航海王真人版

含有「航海王真人版」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影集【航海王】2023 一句話短評:寫文章的過程,都常常不自覺把【航海王】打字成【海賊王】。 【GT:跨界玩家】2023 一句話短評:拍到這程度才叫爽片!
Thumbnail
問看過《航海王》漫畫、動畫及真人版的小友,直接看真人版會否看不懂,得到趣怪回應,〝更好,沒比較沒傷害,今次Netflix很有誠意。〞好奇去試看早期原著及看了3集動畫,果然不是自己杯茶。
Thumbnail
真人版航海王劇情濃縮了漫畫前100話的東方藍篇內容,節奏明快、脈絡清楚,且重現原作中的經典人物及場面,沒有看過動畫和漫畫版的新手觀眾(我就是)也不用擔心看不懂,因為每一集的起承轉合交代得很清楚,第一次看也能馬上進入航海王的冒險故事裡!馬克樂透客推薦分數:★★★★☆(4.5/5)
Thumbnail
當真人版《航海王》一上Netflix,我當天就跟家人一起追完了,看完之後覺得:雖有美中不足,但還不錯吔。甚至還去找了原版動畫來看,然而補完動畫之後,我的想法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為什麼會拍成這樣呢?
Thumbnail
2. 釐清他人後,也得回頭問問自己的「創作動機」是什麼?無論是寫書評、影評劇評乃至政治社論都一樣,可以從「深度」與「廣度」兩面向去探討。深度與廣度並不是字面般含意,只是種我自己認知上粗略分類的代詞。為了方便理解,舉例如下:【深度面】創作動機有……-我想藉著文字探求真理-我想尋求認同與歸屬-我認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有存在意義,應該勇敢發聲-我想要藉著寫作挖掘自己的感知或潛能-我寫作只是因為爽或想要紓壓如果妳的創作方向比較偏向這種,而且思考後也不想改變文風,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只是必須考慮未來發佈的「形式」。例如選擇觸擊率不一定這麼高、但同好者眾的平台發表,尋找偏向自己類型、文青風的粉專或討論版發佈交流。或如妳所說的別開分享轉載給媒體業去擷取之類的。雖然往各種專業領域鑽研可讓觀點更有價值,用認真與公正的態度評論也能越接近真理。但無法避免的是這麼做也會遠離人群。優點是如果妳本人比起廣泛迴響更樂見深度交流,那麼參與討論者少一點、筆鋒自我暢性點,也不影響妳達成目的。而【廣度面】創作動機有……-我想要流量-我想要被更多人看見-我想要創造價值-我想要建立楷模-我想要影響人群如果妳創作是因為想接近人群,那就必須把一些「原則上的堅持」做修正。比如這篇Netflix航海王真人版影集,就不能再著墨在「是否還原與尊重原作」、「暢談自己對改編優劣上的定義」,而是「必須再考量其他人與自己的異同,用更大的心力去同理他人」。比如妳的評論觀點是建立在:【過去沒深追航海王,因為看完真人版改編再回去補動畫版(到東海篇)】的話,妳也必須考慮其他人的狀況,如:【本身是海賊王迷、漫畫/動畫/劇場版都追,在漫長的連載過程,從期待每一集去書店搶買單行本到覺得拖戲失望棄追、從十幾歲的少年少女追到三十幾歲的叔叔阿姨、某天因為真人版爆紅才來回溯的感動】。試想當這兩類型觀眾看完同一部作品,很好想像會有不同的看法吧?那麼妳要如何在妳的評論中,消除之中的隔閡歧異又能言之有物?當然,妳也或許發現對於某些創作者來說,她們的作品內容同時涵蓋我所提的深度與廣度面向,且追隨者眾、批評者寡。重點就在於去蕪存菁的能力。如何轉化統整自己過於複雜的思維,又不時去照顧觀眾的心情,讓不同類型觀眾在閱讀時都有所收穫,我想,這就是每位創作者的必修學分吧。
Netflix真的獻上了滿滿的誠意,據說海賊王真人版影集的每一集預算高達1700萬美元,超越了權力遊戲每集1500萬美元製作的紀錄。 直到確定推出的一個月前,尾田才終於讓海賊王放行。而從尾田的聲明稿中,也能感受到他對於這部影集非常有信心,他說從這部真人版的演員、服裝、世界觀都下了不少功夫!
Thumbnail
「痛苦會昇華成藝術,而藝術會揭露事實」 _小丑巴其《海賊王真人版》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馬許桑
耶~頭香
克比本來是一艘海賊船上的打雜工,但長期受到霸道船長的虐待、囚禁和控制。直到魯夫拯救他之後,他雖然獲得了自由,卻也在某個夜晚陷入茫然的說:「但那時候我知道我是誰,現在反而不知道了」。他說不知道自己是誰,其實說的是「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子穎
真人版克比這個角色蠻吸睛的,我也覺得魯夫那當頭一拳非常有愛呢!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