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樂
吳曉樂,寫過書評若干、散文若干、小說一本,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征服言情小說。我始終深信,以作品的日常遠近,來區分一位作者的宏觀或深邃與否,均屬無效分類。廚房裡的刀具雖比不上槍砲彈藥,但作殺人用,也應是得心應手。我所盡的大小嘗試,就是為了談這樣一個信仰:所有的里程碑,都從日常生活小小的歪曲與扭斜開始。
吳曉樂
吳曉樂,寫過書評若干、散文若干、小說一本,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征服言情小說。我始終深信,以作品的日常遠近,來區分一位作者的宏觀或深邃與否,均屬無效分類。廚房裡的刀具雖比不上槍砲彈藥,但作殺人用,也應是得心應手。我所盡的大小嘗試,就是為了談這樣一個信仰:所有的里程碑,都從日常生活小小的歪曲與扭斜開始。
8
篇文章
0
專題
92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釀影評|金馬 58|《美國女孩》:媽媽愛妳,妳要誠實
她是否明白她就像自己的母親,苦苦地哀求生命回應她的願想;甚至,再更煽情地想,她是否明白到她就是母親的Splash ──原本你們合而為一,向前馳騁,如今分散的你們,只能獨自面對接踵而來的考驗?導師一句「愛與恨往往是一體兩面」,為觀眾揭開梁芳儀的心事,她必須抵制母親,不為什麼,抵制比臣服更能感受到存在。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1-11-23
19
釀影評|金馬 58|瀑布聲是不會停的,不管你情不情願
很多影評以「溫柔」來形容鍾孟宏導演在《瀑布》的轉進,我個人認為「溫柔」這個詞的覆蓋率稍微不足(溫柔這個詞因頻繁出現而被稀釋到不代表什麼,又,當我們以溫柔形容一部電影,我們究竟指的是什麼?),《瀑布》跟之前鍾孟宏導演的作品相比,多了一種顏色,而創作者行至中年,還可以給讀者一點顏色瞧瞧,總是可貴。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1-11-04
15
釀選劇|影集《返校》:文學少女們攜手鋪展她們的救贖之路
方芮欣這位文學少女,在劉芸香內心,勢必扮演比沈華更重要的角色。張明暉形容方芮欣「握筆如槍」,她具備以文字碰觸他人心靈的本事,感動許多人,也犯下深重的罪孽。跟沈華不同的是,方芮欣這顆玲瓏七巧心,前半生用來寫作,後半生用來拷問自己。她的遺忘,她的妄想、執念與再次憶起,何嘗不是另一種藝術裡「求真」的表現?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0-12-28
12
釀專題|世界上沒有誰會需要誰到最後一秒鐘
跟朋友相聚時,一個普遍的發言是,「父母沒有自己的重心,只能頻繁地關心我的生活,相當苦惱」,有時試圖暗示父母:「要嘗試發展出一些興趣嗎,像我朋友的爸媽,最近也有參加……」,父母焦急地打斷,反問,為什麼要影響他們,他們很滿意現在的相處模式。總不能直白地開口,再這樣下去,子女難免有感到窒息的一天⋯⋯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19-09-15
15
【釀電影 2018 年 10 月號專題】客座主編的話 by 吳曉樂
起初我只是好奇,最後收到的稿件卻令我欲淚,這些作者都交出了他們內心的恐懼與震懾,衰微或敏弱。透過閱讀這些文字,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維度,同了此心,同了其理,於是當初作者們被影像所鑿穿的部分,也透過文字的轉譯,在我內心穿了一個孔。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18-10-16
4
釀專題|是枝裕和:日常生活的魔術師
我猜,導演想說的是:並不會因為是家人,所以相知相惜、無話不談,或相互撫慰;很多時候,正因為是家人,所以彼此拖累、互相傷害,正因為是家人,一出言便擊中軟肋,令對方心底微微滲血,正因為是家人,所以有些話,千萬不能託付,只得拼命埋藏。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18-06-10
21
釀專題|「贏了笑一頓,輸了不要哭」——青春女神吳君如
博人眼淚很難,博人歡笑更難,而讓人笑中有淚花,不正好像在做滿記號的星圖上,忽地指出一顆前所未聞的小行星——這難道就不值得我們在大笑過後,復對此人肅然起敬嗎?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17-11-06
5
釀專題|恐懼上菜:那些攝人的女孩們
「死亡」在一般的設定中,多半表示終結,但在恐怖片中我們卻可見到:女性若想要控訴、發聲、對這個世界有所表示,死亡反而是一種進化,是取得能量的途徑。不問生前活得多暗啞微小,只要經過死亡的銳變,成為怨靈,就能得到生前始終求不得的珍寶,那就是:「旁人對我的感受,嚴肅以對」。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17-08-31
0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