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亞瑟
0
位追蹤者
追蹤
大衛亞瑟的沙龍
0
會員
6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大衛亞瑟的沙龍
2021/11/12
如何讓計畫更有效率?
經過良好訓練的你,總會記得在進行一項沒經歷過的任務進行事先的研究並做良好的計畫。為此你花了大量的時間上網進行研究,看其他人的經驗,也為預想的問題尋找答案,這很好。只是,有沒有更有效率的方式呢? 還真的有。 你可以在進行研究及計畫到一個階段後,先進行一個與你的任務類似,但規模較小的嘗試。這類似於你或
3
留言
大衛亞瑟的沙龍
2021/10/25
我們與環繞在身邊的事物,有著陳腔濫調式的連結?
書房中的事物,可以說是除了家人之外,我所喜愛活動的總和。佔滿三面牆的三個大書架,承載了許多記憶與未知。這些書架是由一格一格的空間所組成,嚴格來說,是由一堆有兩面開口的立方體所堆疊,每個立方體皆由各自不同的主題事物所填滿,例如:圖像思考、策略故事、心智力量、身體奧秘、禪的世界、關於真相等等的書籍。然而
4
留言
大衛亞瑟的沙龍
2021/10/12
靜靜坐著的你,比起忙碌做事的你,哪個比較有生產力?
我們很容易依據人們進行的「活動」多寡,來判斷積極與否,甚至是生產力的高低。例如這條產線一天可以生產幾個零件、這個業務一天可以拜訪幾個客戶、這一季單位裡總共辦了多少活動、或者是自己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工作等等。這些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很常見、也很普遍,但卻不一定真確。如何判定,就看你的「目標」是什麼。
3
留言
大衛亞瑟的沙龍
2021/10/11
為什麼我們的自我評價總是失準?
「我覺得你這件事做得很好耶!你應該多試試...。」若你身邊的人對你這麼說,你會真的去繼續嚐試嗎? 依照理論來說,你應該是會的,人受到了肯定或是鼓勵的行為,再次出現的機會是很高。然而這件事若是和你的「天賦」有關,很奇怪的,真的會持續去做的人並不多。可能的原因或是說詞有千百種,其中有一個最具具影響力的,
3
留言
大衛亞瑟的沙龍
2021/10/10
為什麼你的人生可能性是在「提問」中,而不是答案裡?
我們總是想追尋答案,甚至是標準答案,這是人的天性。當我們聽到一個問題,不管我們最後有沒有說出口,我們總是會在心裡想個自己的答案。其實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有時我們會因為這樣的天性而落入了思考上的盲區。 大腦一接收到提示,很自然地就會做出反應,而問題就是一種提示,它會框出一個方向或是範圍,引導我們
1
留言
大衛亞瑟的沙龍
2021/10/08
往日的資料,該拿來做什麼呢?
「往日的資料,不應拿來當做現在真理的基礎…」 我們往往一不小心,就會被往日的資料所困,這些資料可能是你的經驗、也可能是你聽到學到的種種。我們以為我們的環境或是過去是這樣這樣,所以接下來也應該就是那樣那樣,這樣的推論的確是自我可能性的一種,但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複雜系統,不是線性的
3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