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案辦
19
位追蹤者
追蹤
疑案辦
19
位追蹤者
立足台灣,關注世界,疑案辦探求隱藏在歷史懸案背後的真相。透過縝密的資料爬梳,直視恐懼埋葬的殘酷記憶,我們期待往日疑雲揭開真相的那一天。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37
會員
100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立足台灣,關注世界,疑案辦探求隱藏在歷史懸案背後的真相。透過縝密的資料爬梳,直視恐懼埋葬的殘酷記憶,我們期待往日疑雲揭開真相的那一天。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10/14
【專訪】電影《泥娃娃》的恐懼後座力:解導演出色的恐怖敘事手法
疑案辦PODCAST專訪解導演 你瞇著眼、別過頭或側過臉,想盡辦法要躲開下一個恐怖畫面,你觀影經驗豐富,猜得到什麼時候會有鬼出來,可是導演不理你,應該塞一隻鬼的地方,變成一段空景,害你平白無故自己嚇自己。你差點奪門而出,但你更想知道劇情全貌,你想知道主角們最後有沒有成功解除詛咒或驅散惡靈,所以你用
4/5
泥娃娃
#
恐怖
#
導演
#
詛咒
5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9/02
中元普渡誰來吃?兩種非典型的鬼界旅遊團
今年的8月1日,恰逢農曆七月初一(編按:原文於2019年發布),也是鬼門開的日子。在這個「好兄弟」、「好姊妹」們結伴出型的旅遊旺季(?),各地宮廟的歡迎餐(普)會(渡)可說連綿不斷,為的就是希望陰間的前輩們可以吃得開心玩得盡興。 這些餐會歡迎的對象,主要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比如天災、戰爭、械鬥、
#
中元
#
中元節
#
習俗
3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8/08
【27歲詛咒】戛然而止的終曲,搖滾樂手的魔性死亡
你聽過「27俱樂部」這個說法嗎? 對於搖滾樂迷來說,「27歲」這個數字真是充滿魔性──它奪走許多搖滾樂天才的性命,將他們的成就與年華都封印在創作力巔峰的那一刻,27歲。為什麼這麼剛好,偏偏是27這個數字呢? 冥冥之中,說不定有甚麼超自然力量,在阻止這些偉大的創作者⋯⋯
#
疑案辦
#
27魔咒
#
搖滾樂
2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7/30
鬼屋也拚都更轉型!盤點台灣鬼屋(下)
「鬼」和台灣的傳統信仰、歷史契合,一個又一個的傳說逐漸成為文化的一部份。作為恐懼和想像的集合體,「鬼」的神秘性成了謎團的解答、情感的歸屬,偶爾甚至是生活的調適劑。 層出不窮的各類靈異小說、鬼片、靈異節目代表人們喜歡鬼,也需要誕生「鬼」的場所,那就是「鬼屋」了。
#
疑案辦
#
真實案件
#
鬼屋
2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7/30
【塔曼舒德命案】Tamam Shud:無名的死者,缺頁的詩集
一對住在澳洲南部的情侶,在盛夏時分攜手到阿德萊德(Adelaide)附近的索莫頓海灘(Somerton Beach)遊玩。在遠處的海堤旁,靜默地坐著一個中年男人,一動也不動,被蚊子叮也沒反應,情侶打趣道,大概是死掉了吧。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那番不經意的玩笑話竟然是正確的。
#
疑案辦
#
真實案件
#
海灘
3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7/30
鬼屋也拚都更轉型!盤點台灣鬼屋(上)
面對未知、面對不曾想像的一切,縱使感到恐懼依然細細窺探,無法自拔…… 台灣擁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提供了怪談的土壤。複雜的人性、性命的悲劇,在廢墟、洋房中誕生了靈異,抑或是建築本身就是靈異? 關上燈、打開手電筒,一同引領進全台十大最兇惡的幽谷之地。
#
疑案辦
#
真實案件
#
鬼屋
2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7/30
鯛民祖先的日常:「徐進來還我牛!!!」
「台灣鯛民」一向是出名的刁,不過你是否有想過,「鯛民」是怎樣練成的呢?疑案辦調查員戴維森,將以【台灣鯛民訴訟疑案專題】,帶大家回到清代台灣的鯛民社會,從訴訟檔案中看我們的鯛民祖先,如何把官府刁得不要不要!
#
疑案辦
#
真實案件
#
訴訟
2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7/30
【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祕客】D. B.庫柏劫機事件
受夠領死薪水當奴工的日子了嗎?有沒有考慮去大幹一票快速致富呢?──噓,我們可不是在教唆你犯罪,我們只是隨口聊聊,可別真的心動啊。 因為事實上,犯下重大劫案還能安然脫身的人,比例上真的極少。絕大多數的罪犯若不是當場被警方擊斃,就是不義之財到手沒幾天,就慘遭黑吃黑的命運⋯⋯
#
疑案辦
#
真實案件
#
1970s
1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7/30
鬼月墓園巡禮特輯【壹】:牡丹社事件的淮軍義塚與昭忠祠
就20年左右,甲午戰爭爆發,乙未割台,清朝政府實質掌握台灣全島主權的年份,連日本殖民時期的一半都不到。重新回顧文獻,思辨歷史事件,才能尋求真正的台灣價值與台灣定位。
#
疑案辦
#
真實案件
#
清領以前
2
留言
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2025/07/26
【通往絞刑架的一張名片】帝銀事件
男子的看起來相當專業,也拿出「醫學博士」的名片,還報上GHQ的名號,在場眾人便聽任其安排。 醫學博士拿出小瓶藥物,分裝給在場眾人。「藥分兩種,請大家服完第一種一分鐘後,再服第二種。」博士如是說,自己也當場示範喝下兩種藥物。 在場的銀行職員,與一位職員的小孩,共十六人照做,喝下了藥物。
#
疑案辦
#
真實案件
#
博士
2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