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avatar-img

joey

27 位追蹤者

joey

27 位追蹤者
大家好,我是【財富樂談】的創辦人 joey。曾經,我也是一個爆肝的軟體工程師,為了賺取薪資,出賣年輕歲月;然而,通過持續記帳、開源節流與理財實踐,我逐步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將在這裡,不斷分享我的財富自由路程,以及如何做到,和該注意的事項,歡迎加入與討論。一起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吧!
avatar-img
joey的沙龍
36會員
131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財富樂談】的創辦人 joey。曾經,我也是一個爆肝的軟體工程師,為了賺取薪資,出賣年輕歲月;然而,通過持續記帳、開源節流與理財實踐,我逐步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將在這裡,不斷分享我的財富自由路程,以及如何做到,和該注意的事項,歡迎加入與討論。一起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吧!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憂鬱症這個名詞,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甚至接觸過。但 躁鬱症,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還很陌生。我的家人原本是憂鬱症,後來轉為躁鬱症,這段過程帶給我極大的痛苦與壓力。雖然不是第一次經歷,但每次面對,仍然像是一場身心煎熬。
Thumbnail
有一個經典故事,許多人在談財富自由時都會提起。 一天,商人遇到一位早早收工的漁夫,好奇地問: 「為什麼不多打一些魚呢?」 漁夫回答:「今天的魚已經夠吃,也足夠賣了。」 商人便說:「可是如果你多打魚,就能賺更多錢啊!」 漁夫問:「然後呢?」 商人解釋:「你可以買更多的船...
Thumbnail
已經有三天沒有更新文章了。除了因為面試帶來的緊張壓力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家人的憂鬱症再次轉為躁鬱症,讓我心情難以平靜,也很難專注下來寫文章。
Thumbnail
我其實一直很關注政治,但不論在網路上還是親友之間,我很少主動表達立場。原因很簡單—政治常常會讓人陷入口水戰,而不是理性討論。但近年來的台灣局勢,讓我越來越覺得,如果大家都選擇沉默,台灣真的可能走向深淵。今天我想談的,不是特定的政治人物,而是從健身房起家的網紅—館長。
Thumbnail
隱熊居-avatar-img
5 天前
綠共之下,有時候新聞看看就好,不見得是事實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死亡」這件事。記得在幼稚園時,我曾經問父母:「死亡了,不就什麼都沒有了?那不是很可怕嗎?」當時的父母總說:「別想太多。」但隨著年齡增長,走到中年的我,如今看待死亡,已經是完全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冒冒-avatar-img
7 天前
死亡是每個有生命的物體所必經之路
今天跑去仁愛路的青年局,和輔導老師聊了關於創業的議題。雖然只有短短一小時,卻像是一面鏡子,讓我看清自己長久以來的盲點。
Thumbnail
你可能已經看過許多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故事,但多半是來自美國或其他高收入、高保障的國家。在那裡,薪資高、社會福利完善,F.I.R.E. 相對容易達成。但在台灣,我們薪資普遍較低,勞退保障也有不確定性...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幾乎都活在比較裡。學生時期比成績、比交友、比運動;出了社會,比的是財力、房子、車子、甚至家庭。這種心態並非全然不好,因為我們是群居動物,總會想在團體中找到定位。比較能激發動力,但若陷入比較的陷阱,卻可能讓人迷失,甚至帶來災難。
Thumbnail
AI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智慧型手機中的語音助理、行程提醒,到健康管理APP與智慧家電,AI已經融入日常,幫助我們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然而,對於追求財務自由、可能單身老去的人來說,AI在醫療與長期照護領域的應用,能帶來更多潛在的價值。它或許能降低晚年的生活成本、改善健康管理...
Thumbnail
許多人不相信在台灣能實現財富自由,理由很簡單:薪資收入不高,物價與房價卻節節攀升,65 歲退休前恐怕連生活都勉強,何來自由?其實,問題在於我們對「財富自由」的想像過於單一,總認為它是「完全不工作、花錢無節制」的狀態。但這種極端的版本,不僅資金需求龐大,也並非適合所有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