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avatar-img

joey

14 位追蹤者
大家好,我是【財富樂談】的創辦人 joey。曾經,我也是一個爆肝的軟體工程師,為了賺取薪資,出賣年輕歲月;然而,通過持續記帳、開源節流與理財實踐,我逐步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將在這裡,不斷分享我的財富自由路程,以及如何做到,和該注意的事項,歡迎加入與討論。一起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吧!
avatar-img
joey的沙龍
8會員
5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財富樂談】的創辦人 joey。曾經,我也是一個爆肝的軟體工程師,為了賺取薪資,出賣年輕歲月;然而,通過持續記帳、開源節流與理財實踐,我逐步實現了財務自由。我將在這裡,不斷分享我的財富自由路程,以及如何做到,和該注意的事項,歡迎加入與討論。一起走向財富自由之路吧!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很多人三十幾歲後會陷入兩難:要拚事業還是找生活?要升遷還是換個喘口氣的工作?我今年43歲,沒有走「升官發財」的路,而是選擇了壓低生活成本、穩穩過日子,讓自己擁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選擇權。我現在沒有在工作,但也不算退休。更接近的說法是:「我設計了一種可以不上班也能活下去的生活模式。」
Thumbnail
在資本主義體系中,我們每天都被各種廣告、行銷訊息和社群推播推著「買買買」。商家透過精準投放、限時折扣和網紅推薦,不斷刺激我們的消費慾望。對於立志提早達成財富自由的上班族與小資族來說,避開這些無形的消費陷阱,等於為自己贏得更多可以「存下、投資、增值」的資金,也為自己贏得更多時間自由。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財富自由,常把重心放在投資報酬、儲蓄率、支出控制,卻容易忽略「飲食成本」與「飲食效率」對身心與財務的雙重影響。最近我實踐過「168 斷食法」,每天僅在 8 小時內進食、其餘 16 小時空腹,這不僅收穫健康,還意外省下可觀的飲食開銷,讓我更有餘力朝財富自由邁進。
Thumbnail
在我踏入軟體工程師這個行業的初期,財富自由對我而言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我以為只要努力工作、節省開支,終有一天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意識到,僅僅依靠高薪工作並不足以達成財富自由。這需要更全面的規劃和策略。
Thumbnail
登山是結合有氧運動、肌力訓練與自然療癒的一項活動,是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身心調節方式。科學研究顯示,定期登山可提升心肺功能、強化肌力、降低壓力荷爾蒙,同時改善情緒、專注力與創造力。在樹林間行走,還能促進大腦多巴胺與血清素分泌,達到類似正念冥想的放鬆效果。
Thumbnail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內在的力量」。不是靠外在裝飾或炫耀,而是回到自身,尋求一種平靜穩定的狀態。其中,一個歷久彌新的方法正悄悄流行起來——靜坐冥想。這不僅僅是一種練習身心的方式,更是一種極其低成本、甚至免費的「自我成長工具」。對我來說,冥想更是一條邁向財富自由的加速之路。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實踐極簡自由生活的具體方法與心法: 你能想像一年只花 30 萬,還能吃飽、過得自在、不靠父母補貼,也不感覺匱乏嗎?這不是什麼極端節流挑戰,也不是過苦日子,而是我實際生活的寫照。而我不是什麼高山隱士、苦行僧,而是一個住在家裡、日常外食、用 299 手機資費、照樣偶爾看電影、學東西的人。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常聽到有人說:「創業者的成功,很多是靠家族、靠父母資源,並不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對此,老實說,我認為這句話並沒有錯。在台灣,創業的成功,確實與家庭背景、人脈關係密不可分。但即便如此,我也不認為,這該成為我們放棄奮鬥的理由。
Thumbnail
先前的文章中,我分享了不少自我懷疑的過程。不過這段時間,因為有了足夠的休息、也有時間學習新知,讓我開始能把以前的經驗內化,漸漸地,也有了新的體悟。我必須說,AI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工具,無論什麼問題,都可以先問問它。雖然答案未必總是完美,但至少,它能提供一個方向,讓人不會完全陷在迷霧裡。
Thumbnail
愛因斯坦說過“複利的威力遠大於原子彈”,巴菲特也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越滾越大“。他們都是在講所謂複利的效應,而F.I.R.E財富自由成功的人們,也是在這觀念上發展,才能達到提早退休的目標。我自己最早就是從「72法則」這個簡單心算開始,才估算出複利的威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