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大提琴-Vol.1-P.14 (上) D大調Perpetual Motion

鈴木大提琴-Vol.1-P.14 (上) D大調Perpetual Moti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請點此收看教學影片。

今天要解說的是這首D大調的常動曲(Perpetual Motion)。

這首練習曲分為A段(主題)與B段(變奏),先來說說A段(主題)的重點:

上圖紅色框框中的意思是:

在中弓拉奏,使用非常短的弓來拉,每個音拉完後要停頓,一開始要慢慢的練習,熟練後再把速度慢慢加快到Allegro的速度(每拍約120左右)。

對於連續分弓的樂曲,我們通常會把弓擺在中弓的地方,那是因為弓的重心其實不是在弓根,也不是在弓尖,而是距離手握處約三分之一的地方。

連續分弓的時候,在重心的地方拉奏較為省力、放鬆,音色也較好。

至於為什麼要每個音拉完都停頓呢?這是因為連續分弓時,右手容易不自覺地加快速度,然而左手還未跟上,此時就會產生左右手不協調的問題。建議可以回過來閱讀我之前所寫的這篇,來改善這個問題。

這首的A段(主題)看起來音很多,但大多由音階構成,讀譜時多把音階的音形抓出來,像是以下所示:

紅色圈圈可以當作是Re-Mi-Fa的音階;
藍色圈圈可以當作是Re-#Do-Si、#Do-Si-La、Si-La-Sol的三組下行音階;
綠色圈圈可以當作是D大調當中#Fa到高音Re的上行音階

背誦時,可以將樂句劃分為每四小節一句,全首共四句,每句的每兩小節相似。

運弓時,手肘要稍微帶動弓拉動,手腕適度放鬆將施力集中在右手食指來扣住弓桿,讓音色更為集中。

總結:

連續分弓的曲子,左右手協調是重點,請務必遵照紅色框框中的指示來練習,聽聽看每個音的音色是否集中、紮實,速度是否穩定。

由於B段(變奏)是建立在這段的成熟基礎上的,因此請務必練習到放鬆、滾瓜爛熟。下篇將繼續講解B段(變奏)的重點。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5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第一種擴張指法撐得很辛苦,可以先使用第二種「移動把位」方式。要注意不論是使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後方的拇指是否跟著前方的2指移動,擺在2指正後方,千萬不要留在原地,造成手指運動困難。 如果想更快速、詳細地了解擴張指法的練習方式,請觀看我們的教學影片。
第一冊即將進入尾聲,我們終於要來練習音樂史上最具有份量的作曲家—巴哈的作品,C大調小步舞曲(Minuet in C )。這首出自於巴哈的g小調鍵盤組曲(Suite in G minor, BWV 822)當中的其中一個樂章,原為G大調,但這裡鈴木為了教學方便而改為C大調。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第一種擴張指法撐得很辛苦,可以先使用第二種「移動把位」方式。要注意不論是使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後方的拇指是否跟著前方的2指移動,擺在2指正後方,千萬不要留在原地,造成手指運動困難。 如果想更快速、詳細地了解擴張指法的練習方式,請觀看我們的教學影片。
第一冊即將進入尾聲,我們終於要來練習音樂史上最具有份量的作曲家—巴哈的作品,C大調小步舞曲(Minuet in C )。這首出自於巴哈的g小調鍵盤組曲(Suite in G minor, BWV 822)當中的其中一個樂章,原為G大調,但這裡鈴木為了教學方便而改為C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