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大提琴-Vol.1-P.22、23-#G的預備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冊要進入尾聲了,最後這一首是巴哈的小步舞曲第二號,出自於巴哈的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達蓮娜(Anna Magdalena Bach)的手抄稿(Minuet in G major, BWV Anh 116)。其實這首作品在手抄稿中是第七號,不知為何在這裡變成了第二號;手抄稿中的某些作品被懷疑並非巴哈所作,在之後的第二、三冊我們還會再提到。

Minuet in G major, BWV Anh 116

Minuet in G major, BWV Anh 116

看起來很長,但是不要被嚇到。第一個流程就是先看曲式、段落結構:

前四行到反覆記號為止是第一段;第五行到最後是第二段
第一段包含A1和A2,第二段則是由一個新的B段再加上A2所組成;
這樣的第一段(A1、A2)、第二段(B、A2)的曲式稱為「二段體」

二段體是小步舞曲的基本曲式,這樣的結構後來也影響到許多龐大作品,因此是很重要的曲式之一。有時二段體的第二段會是(B1、B2),如果有遇到這類樂曲我們會再說明。

另外練習這首之前,要先看看樂譜最下方有一個提醒:

Before playing this piece see diagrams and pictures on pages 22 & 23.
請在演奏此曲前詳閱第22、23的圖片範例。
藍色:正常指法;紅色:擴張指法

藍色:正常指法;紅色:擴張指法

上圖第22頁照片中的第一把位1~4指,是我們已經學會的正常指法,也就是每個手指之間相隔半音、1指與4指為小三度,4指是還原的音符。但是在巴哈的這首作品中會演奏到#G,也就是D弦上的4指,因此現在來看看我們如何處理4指升半音。一般會有兩種方式:

1.使用擴張指法:

藍色指法是正常的指法,紅色指法則是變化指法。要注意紅色指法當中:

1指原地不動,
2指要張開來按在原來3指的位置,
3指要移下來案在原來4指的位置,
4指則被推下來了一格,多了半音。

紅色指法中,1指與2指間的X代表擴張指法時沒有手指按在這裡;3指加上了括弧(3)意味著雖然我們的3指會按在這裡,但實際上不會用到它,你仍然需要注意它的位置是否正確。

2.使用移動把位:

演奏#G的兩種方法

演奏#G的兩種方法

上圖第23頁照片中的左半邊使用移動把位方式。照片上方的紅色框框可以看到指法由原先的正常1234,平均向下移動一格,成為新的1234指,而這些新的指法,音高都高了半音,因此4指就可以在很輕鬆的狀態下按到#G。

而右半邊的照片以及上方指法則是上述的第一種「擴張指法」。如果第一種擴張指法撐得很辛苦,可以先使用第二種「移動把位」方式。要注意不論是使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後方的拇指是否跟著前方的2指移動,擺在2指正後方,千萬不要留在原地,造成手指運動困難。

如果想更快速、詳細地了解擴張指法的練習方式,請觀看我們的教學影片:


在下一回,等到我們的特殊指法練熟後,就要來詳細解說這首巴哈的小步舞曲。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6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0/02/04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Thumbnail
2020/02/04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Thumbnail
2019/12/24
第一冊即將進入尾聲,我們終於要來練習音樂史上最具有份量的作曲家—巴哈的作品,C大調小步舞曲(Minuet in C )。這首出自於巴哈的g小調鍵盤組曲(Suite in G minor, BWV 822)當中的其中一個樂章,原為G大調,但這裡鈴木為了教學方便而改為C大調。
Thumbnail
2019/12/24
第一冊即將進入尾聲,我們終於要來練習音樂史上最具有份量的作曲家—巴哈的作品,C大調小步舞曲(Minuet in C )。這首出自於巴哈的g小調鍵盤組曲(Suite in G minor, BWV 822)當中的其中一個樂章,原為G大調,但這裡鈴木為了教學方便而改為C大調。
Thumbnail
2019/10/28
「化繁為簡」,是未來遇到長篇幅或艱深樂曲的重要觀念。希望藉由本篇摘要式的說明,能讓你在分析樂曲結構後,進而了解練習重點與方法,並且消彌對複雜樂曲的排斥與恐懼感。
Thumbnail
2019/10/28
「化繁為簡」,是未來遇到長篇幅或艱深樂曲的重要觀念。希望藉由本篇摘要式的說明,能讓你在分析樂曲結構後,進而了解練習重點與方法,並且消彌對複雜樂曲的排斥與恐懼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第四冊的尾聲,要來練習一個非常特別有趣的技巧,而且是鈴木教材少見的重要練習之一:單一手指把位移動練習。
Thumbnail
第四冊的尾聲,要來練習一個非常特別有趣的技巧,而且是鈴木教材少見的重要練習之一:單一手指把位移動練習。
Thumbnail
學習大提琴的朋友,我們終於要來練習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囉!不過目前只能先學習第一號組曲當中的第五樂章-小步舞曲。 總結:
Thumbnail
學習大提琴的朋友,我們終於要來練習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囉!不過目前只能先學習第一號組曲當中的第五樂章-小步舞曲。 總結:
Thumbnail
我們要重申一次,這首並不是巴哈所作,而是同時期的Christian Petzold所作,只因為樂譜出現在巴哈第二任妻子安娜的手抄記事本裡,就被誤認為是巴哈的作品。
Thumbnail
我們要重申一次,這首並不是巴哈所作,而是同時期的Christian Petzold所作,只因為樂譜出現在巴哈第二任妻子安娜的手抄記事本裡,就被誤認為是巴哈的作品。
Thumbnail
第一冊我們學習到第一種擴張指法,在第二冊,則學習到第二種擴張指法。這兩種指法都是大三度,因此手指要花一段功夫練習,才能撐到準確的音準。但是練起來後,往後的大三度指法都難不倒你!
Thumbnail
第一冊我們學習到第一種擴張指法,在第二冊,則學習到第二種擴張指法。這兩種指法都是大三度,因此手指要花一段功夫練習,才能撐到準確的音準。但是練起來後,往後的大三度指法都難不倒你!
Thumbnail
這段「*」練習應該要擺在樂曲的最開始,除了這些段落以外,其他其實都是第一把位,也沒有太複雜的弓法或指法。因此請針對僅有的幾個第二把位段落好好地練習!
Thumbnail
這段「*」練習應該要擺在樂曲的最開始,除了這些段落以外,其他其實都是第一把位,也沒有太複雜的弓法或指法。因此請針對僅有的幾個第二把位段落好好地練習!
Thumbnail
移動把位時,後方的拇指需要放鬆地移動,同時也要注意手型是否跑掉了。這裡的第二把位只列出兩種最常見的指法,如果這兩種都練完了,歡迎你收看我們針對完整的第二把位所做的教學影片。
Thumbnail
移動把位時,後方的拇指需要放鬆地移動,同時也要注意手型是否跑掉了。這裡的第二把位只列出兩種最常見的指法,如果這兩種都練完了,歡迎你收看我們針對完整的第二把位所做的教學影片。
Thumbnail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Thumbnail
這首可說是第一冊的期末考。在初學階段裡該學會的第一把位、擴張指法(4指升半音)、連弓、基本音階與琶音等技巧與練琴觀念,在此必須建立起來。而我們也開始學到較為複雜的曲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