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要進入尾聲了,最後這一首是巴哈的小步舞曲第二號,出自於巴哈的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達蓮娜(Anna Magdalena Bach)的手抄稿(Minuet in G major, BWV Anh 116)。其實這首作品在手抄稿中是第七號,不知為何在這裡變成了第二號;手抄稿中的某些作品被懷疑並非巴哈所作,在之後的第二、三冊我們還會再提到。
Minuet in G major, BWV Anh 116
看起來很長,但是不要被嚇到。第一個流程就是先看曲式、段落結構:
前四行到反覆記號為止是第一段 ;第五行到最後是第二段 ; 第一段包含A1和A2 ,第二段則是由一個新的B段再加上A2 所組成; 這樣的第一段(A1、A2)、第二段(B、A2)的曲式稱為「二段體」 。
二段體是小步舞曲的基本曲式,這樣的結構後來也影響到許多龐大作品,因此是很重要的曲式之一。有時二段體的第二段會是(B1、B2),如果有遇到這類樂曲我們會再說明。
另外練習這首之前,要先看看樂譜最下方有一個提醒:
Before playing this piece see diagrams and pictures on pages 22 & 23. 請在演奏此曲前詳閱第22、23的圖片範例。
上圖第22頁照片中的第一把位1~4指,是我們已經學會的正常指法,也就是每個手指之間相隔半音、1指與4指為小三度,4指是還原的音符。但是在巴哈的這首作品中會演奏到#G,也就是D弦上的4指,因此現在來看看我們如何處理4指升半音。一般會有兩種方式:
1.使用擴張指法:
藍色指法是正常的指法,紅色指法則是變化指法。要注意紅色指法當中:
1指原地不動, 2指要張開來按在原來3指的位置, 3指要移下來案在原來4指的位置, 4指則被推下來了一格,多了半音。
紅色指法中,1指與2指間的X代表擴張指法時沒有手指按在這裡;3指加上了括弧(3)意味著雖然我們的3指會按在這裡,但實際上不會用到它,你仍然需要注意它的位置是否正確。
2.使用移動把位:
上圖第23頁照片中的左半邊使用移動把位方式。照片上方的紅色框框可以看到指法由原先的正常1234,平均向下移動一格,成為新的1234指,而這些新的指法,音高都高了半音,因此4指就可以在很輕鬆的狀態下按到#G。
而右半邊的照片以及上方指法則是上述的第一種「擴張指法」。如果第一種擴張指法撐得很辛苦,可以先使用第二種「移動把位」方式。要注意不論是使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後方的拇指是否跟著前方的2指移動,擺在2指正後方 ,千萬不要留在原地,造成手指運動困難。
如果想更快速、詳細地了解擴張指法的練習方式,請觀看我們的教學影片:
VIDEO
在下一回,等到我們的特殊指法練熟後,就要來詳細解說這首巴哈的小步舞曲。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 讚賞公民 」,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