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的閱讀分享.Part XVII

原子習慣的閱讀分享.Part XV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20章 建立好習慣的壞處

習慣為精通創造基礎。然而,當習慣變得自動化,你對回饋就變得比較不敏感,錯誤就比較容易趁虛而入。

事實上,某些研究顯示,一旦精通某項技巧,隨時間過去,表現反而會有些微退步。

想要讓潛能最大化,追求菁英級的表現,就需要更細膩的做法。你需要的是:

自動化習慣與刻意練習的組合。

習慣+刻意練習=精通



raw-image

如何讓自己覺察和變得更細膩?-->建立一套反省與複查的系統。

1986年萊里帶領的湖人隊因為爭西區冠軍失利,萊里為湖人隊打造了「生涯最大努力」計畫(Carreer Best Effort, CBE)。重點在於球員要「在身心靈層面都付出最大努力」。他要求每個球員在球季中讓CBE成績至少進步1%。

每個禮拜,萊里都用粗體字把聯盟頂尖表現球員的名字寫在白板上,以他們的分數來衡量自己陣中同樣位置的球員。

反省與複查讓所有的習慣都能有長期的改善,因為這會讓你意識到錯誤,並幫助你思索可能的改善途徑。

---肯亞的長跑名將埃利烏德.基普喬蓋,在每次練習後會寫筆記檢視自己當天的訓練,尋找可以改善之處。

---有些商業主管與投資人會做「決策日誌」,在裡面記錄每週做的重要決定、做決定的原因,以及期待產出的結果。

詹姆斯的年度反思三問

●今年什麼事很順利?

●今年什麼事情不順利?

●我從中學到什麼?

詹姆斯的夏季誠實報告:

1 驅動我的生活與工作的核心價值觀為何?

2 我現在如何誠實地生活與工作?

3 未來如何設定更高的標準?

不要讓身分的任何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

因為如果你這麼決定了,當你失去人生的這個面向,便會從此一蹶不振;你會馬上面臨身分認同危機。把一個身分抓得太緊,你就會變得脆弱易碎。

當無常的人生使你喪失某個身分時,關鍵是:

重新定義自己。

●我是運動員-->我是那種心理強悍且熱愛體能挑戰的人

●我是執行長-->我是那種創造與建立東西的人。

有效地選擇後,身分認同可以富有彈性,而非脆弱易碎。

道德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缺乏自我覺察是毒藥,反省與複查則是解藥!


戴爾.卡內基先生的人際關係一書中,提到郝威爾先生就是在每週六晚上,會利用一本手冊來反省每週所做的決定的人。我想,大家都可以採用這個習慣試試看!

反省與複查!讓我們一起來做!!!

avatar-img
Peilin Tsai的佛法、醫者與育兒生活分享
23會員
90內容數
匯集了島內和島外的各種旅行心得,分享各地值得一遊一探的事物,帶給大家輕鬆悠閒的愉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各位朋友們好: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必然要先有計畫。正如中庸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就是預備計畫的意思。這計畫,不是用筆寫,不是用嘴說,是先在腦中思考形成。因此,自古至今的思想家們發明了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愛德華.德博諾為補強垂直思考法而發明的「水平思考法」、托尼.博贊為促進動態處理訊息而發明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發趣品第二十: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菩薩摩訶薩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第九地的菩薩應具足十二法: 一、受無邊世界所度之分:十方無量世界中眾生,如諸佛法所應度者而度脫之。 二、得如所願:因為六波羅蜜具足。 三、知諸天、龍、夜叉、犍闥婆語:因為具有辭辯力。 四、胎生成就:菩薩的「胎生」,亦即從母胎中出生,只是看起來的現象。實際上菩薩是化生。 五、家成就:常在大戶
各位朋友們好: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必然要先有計畫。正如中庸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就是預備計畫的意思。這計畫,不是用筆寫,不是用嘴說,是先在腦中思考形成。因此,自古至今的思想家們發明了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愛德華.德博諾為補強垂直思考法而發明的「水平思考法」、托尼.博贊為促進動態處理訊息而發明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發趣品第二十: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菩薩摩訶薩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第九地的菩薩應具足十二法: 一、受無邊世界所度之分:十方無量世界中眾生,如諸佛法所應度者而度脫之。 二、得如所願:因為六波羅蜜具足。 三、知諸天、龍、夜叉、犍闥婆語:因為具有辭辯力。 四、胎生成就:菩薩的「胎生」,亦即從母胎中出生,只是看起來的現象。實際上菩薩是化生。 五、家成就:常在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