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頂尖創意人,都有拖延症?

為什麼很多頂尖創意人,都有拖延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你心目中的充滿原創性的成功人士,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想像力中,他們應該是活蹦亂跳、很有效率、很有條理,滿腦子都是比別人精明的好點子吧?

事實上,恰恰相反。

根據華頓商學院知名學者亞當.格蘭特的研究,許多有原創性的成功人士,經常拖拖拉拉。不僅面對一個任務時會拖延進度;甚至做決定時,一點也不明快。

他的研究揭露,原來許多成功人士真實的樣貌,也不是那麼天縱英才,他們的內心世界甚至充滿自我懷疑與挫敗。比如,以下是許多頂尖創意人,在發想出厲害的點子時,背後真正的完整內在心路歷程,我們姑且稱之為「絕妙點子發想的六個階段」,它經常是這樣的:

階段一:棒透了

階段二:不太妙

階段三:這是垃圾

階段四:我是廢物

階段五:還可以

階段六:棒透了!

看到這個,真是令人感到療癒。原來有創意的人的心理狀態根本就糟透了啊,哈哈!

他們不僅經常自我懷疑,還經常在「死線」前垂死掙扎,甚至常常拖過期限。推出產品時,他們甚至常常錯失先機,不一定是市場上最早推出產品的,不過他們卻會是成功的!

因為對你來說他在「拖延」,但對頂尖創意者來說他是在「思考」。

他們之所以遲遲不出手,是因為他還在腦中整理、歸納、自證、改善,不到整個透徹通達,他出不了手!

當然,並非所有拖延症患者都是頂尖創意人。不過,相信經歷過這種「醞釀」之苦的人,都情願自己只是愛拖拉廢人,因為拖拉的人挺愜意的,而陷入「苦思」的人,其實是超級悲慘的啊!

avatar-img
半熟大人身心地圖/米娜的沙龍
21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經看過一段藝術家的影片,介紹她所做的一個行動藝術,讓我印象深刻。這位藝術家因為母親過世,開始對於死亡有很多感觸。於是她在自家附近一個廢棄空屋做了一面留言牆,題目是「在我死之前,我要____」整面牆像考券一樣,重複列出這一個問題。附近的鄰居,可以自由地來這裡填空,寫下自己的遺願。
「好像應該要減肥」「好像應該要運動」「好想把韓文學得更好」......每天忙於手上應該要做的事之餘,腦中是否同時也充滿許多願望等待完成,卻遲遲沒有進展? 為什麼明明想做的事,卻一直做不到呢? 最近看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讓我恍然大悟。 原來,人很容易會因為某件事情做起來沒有明顯成果,而選擇乾脆不要做。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
曾經看過一段藝術家的影片,介紹她所做的一個行動藝術,讓我印象深刻。這位藝術家因為母親過世,開始對於死亡有很多感觸。於是她在自家附近一個廢棄空屋做了一面留言牆,題目是「在我死之前,我要____」整面牆像考券一樣,重複列出這一個問題。附近的鄰居,可以自由地來這裡填空,寫下自己的遺願。
「好像應該要減肥」「好像應該要運動」「好想把韓文學得更好」......每天忙於手上應該要做的事之餘,腦中是否同時也充滿許多願望等待完成,卻遲遲沒有進展? 為什麼明明想做的事,卻一直做不到呢? 最近看到一個學者的說法,讓我恍然大悟。 原來,人很容易會因為某件事情做起來沒有明顯成果,而選擇乾脆不要做。
「最近怎麼樣?忙不忙啊?」 「就老樣子,一樣忙啊!」 這樣的問答,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忙碌,似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不可避免的負擔。我們的生活忙於工作;而我們在工作上則忙於會議、溝通、等待、執行任務、解決問題。 1.彰顯地位 2.對抗不確定性 3.麻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