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牠,請不要斷了牠的生路

愛牠,請不要斷了牠的生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全台最先出現獼猴頻頻傷人、搶奪食物的案例,應是高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柴山登山步道。

raw-image

柴山原本是軍事用地,1989年陸續開放後,才讓山友們有機會欣賞到獨特的生態:原生林相、珊瑚礁石灰岩地形、蟲鳴鳥叫、盤根錯節的老榕樹、蓊鬱的樹林、飛躍的松鼠以及成群的台灣獼猴。

就因為人類的愛心氾濫,開始有了餵食的習慣,讓原本與人類保持距離的野生松鼠與獼猴,漸漸地將群居地往下移,加上從人類手中獲取食物,比自己在山林間覓食輕鬆多了,漸漸地,牠們疏於獵食的本能訓練,反倒是掠取人類食物的本領,日漸增長與兇悍。

raw-image

有些人具備不記取教訓的特性,一直在拉近野生動物與人類的距離。溪頭也出現遊客,不顧禁止餵食野生動物的告示牌提醒,讓松鼠、山鳥、獼猴的覓食範圍一直接近平地!惡性循環的結果,全台幾已陷入獼猴肆虐範圍。

2019年雲林縣林中國小、淵明國中遭到台灣獼猴入侵。

2020年林內鄉龍過脈步道的猴子,入侵校園挑釁學生,搶食學生早餐。

2022年公誠國小也有猴子爬進校園教室二樓破壞。

2023年獼猴成群出沒汐止逛大街。

2023年苗栗縣台灣獼猴「侵門踏戶」,破壞屋頂瓦片、搶吃民眾栽種的蔬菜與水果。

raw-image

有篇文章《鴿子的啟示》,頗具啟示意味,其中有一段郭台銘董事長的話;

郭董說:「在美國的那幾年,我們每年夏天全家到黃石公園玩,我女兒最喜歡的就是餵鴿子。有一年,突然看見禁止餵鴿子的牌子,覺得很奇怪,就問管理員為什麼不能餵食?」

管理員說:「前一年冬天,一場大雪之後,鴿子全都死了;原因是寒冬沒有遊客或居民餵食鴿子,已經習慣被人類餵養的鴿子,失去了自我覓食的能力,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全都沒有辦法渡過冬天。」

raw-image

重點是,在美國,那個禁止餵食的告示牌,能起到禁止作用,但在台灣呢?一再展現自己的愛心,分享食物給動物的大有人在;一再享受餵食樂,讓松鼠與山鳥取悅自己,這些野生動物,因著人類的餵養,漸漸失去野外覓食求生的興趣與本能;這也意味著,走過、路過,卻不餵食的人,將來恐怕會直接被松鼠與鳥類搶劫!

怎不令人擔憂?

raw-image

猴群本是居住深山裡,如今卻在各地頻頻發生猴子當街搶奪食物、破壞住家與校園的案例;想遏止猴群下山的最好辦法,就是不再主動餵食,減少猴群下山覓食的行為。特別是在山區或林區的遊客,愛牠,千萬不要再餵食牠!

avatar-img
蒔緣的沙龍
119會員
674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蒔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