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少爺的江湖闖蕩:關於溺愛與教養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古時候大官人家的少爺,養尊處優慣了;一方面抱怨被養在家裡吃好、喝好、被伺候好,卻失去自由。另一方面又總想逃離這樣的牢籠,出去大展拳腳,以顯示自己是優秀的,不是只能靠家世庇蔭的蠹蟲。

然後,憑藉著話本所寫的江湖傳奇,逃家去闖蕩了;逃家帶了書僮、還帶了萬貫銀兩,尤其還帶了『某某大官是我的xxx』的官威,這樣行走江湖,可有公信力?

劇情截圖

劇情截圖

一離開府邸,少爺就像個失能的生活白癡,更像個『撒幣聖誕老公公』,不僅不低調,反而高調宣示他是有錢人;書僮一旁急著制止,反遭他怒罵摳搜。小書僮卻是個機靈鬼,什麼都懂、什麼都會,他更知道,少爺把錢花光的話,他不僅會被罵,慘遭毒打都有可能!一句護主不利就能要了他的小命!但少爺偏偏方方面面都犯蠢!那麼少爺的書讀到哪裡去了?原來現實生活與人情是在書本裡學不到的!

狀況一、不懂得『財不露白』的道理,更且經常當眾『炫富』。

狀況二、嘴上抱怨家裡管他太嚴,出外又總是將『我是總督府的少爺』掛在嘴邊兒。不知道高官的家世,有時的確讓人『尊敬』,但更多的是讓人『避諱』與『覬覦』的嗎?

狀況三、不懂得『個資不得外洩』,所以讓老鴇在頭牌姑娘的《梳櫳禮》後,設計一齣《李代桃僵》戲碼,準備對這位官少爺騙財又騙色。

狀況四、使了小手段想要報復弱小的胥吏,刻意帶著他買了白米、農具、燒餅、穀子…一些對他而言是無用的,卻是足以壓垮胥吏的重物;誰知,一轉頭,胥吏早已雇了輛拖車。沒有整到胥吏讓少爺惱羞成怒,胥吏安撫他說要帶他去真正的『江湖』體驗。原來胥吏早有盤算,將少爺和這一車物資,帶到貧民窟;看到這些貧民瘋搶物資的情況,少爺敞開笑顏,說:『我終於做到劫富濟貧了』。(所以少爺的養成教育可想而知)

狀況五、衝著這份成就感,少爺還想再去買幾車物資來放送,胥吏勸他今天錢花很多了,改天再來。他竟大聲說:『我有的是銀票,怕什麼!』這話讓懶躺在路邊的遊民聽到,眼睛發亮,連哄帶騙,就將他們帶到了鬥雞場!

狀況六、剛開始學其他玩家(其實全都是鬥雞場的遊民)放碎銀玩,莊家當然讓他贏;第二次他便掏出懷中的元寶,元寶一押,莊家向旁邊使了個眼色,換了隻弱雞上場,少爺的元寶立刻變成莊家的。第三次下注前,胥吏在旁提醒他,莊家會看你的投注而換雞,他才意會過來,卻又衝動地往前去拆人家的台,當場被惡意敲詐,他還是只會說:「不就是要錢嗎?我身上有銀票。」唉,這是不是早晚會被綁票或撕票呢!

明明請的是最好的老師授業,卻連基本的成語都用錯!

明明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卻像逃離牢籠般的迫切!

這樣的對比其實是非常諷刺的;大人常喜歡說:我都是為了你好!但是為了孩子好的背後,所做事情的真正意義是正確的嗎?這樣的劇情值得我們養兒育女時,多多琢磨!

附註

梳櫳禮:舊時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妓院中處女只梳辮,接客後梳髻,稱梳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蒔緣‧鹿角腓腓的沙龍
121會員
751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2025/03/02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Thumbnail
2025/03/02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Thumbnail
2024/12/31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Thumbnail
2024/12/31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Thumbnail
2024/12/27
圍巾當然是圍在脖子,幫忙取暖;但,在小小孩心中所想,可不是這樣喔!它可能是一個工具、可能是其他玩具的配飾,或者它只是一個『漂亮的擁有』!
Thumbnail
2024/12/27
圍巾當然是圍在脖子,幫忙取暖;但,在小小孩心中所想,可不是這樣喔!它可能是一個工具、可能是其他玩具的配飾,或者它只是一個『漂亮的擁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遇見自以為是的貴人的文章,描述了長輩遇見後對主人公進行種種指責和批評,引起主人公情緒起伏和不快。最後文章強調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輕易指點他人,更不會把自己看成是貴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遇見自以為是的貴人的文章,描述了長輩遇見後對主人公進行種種指責和批評,引起主人公情緒起伏和不快。最後文章強調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輕易指點他人,更不會把自己看成是貴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20-孫立 「朋友是拿來出賣的!」——要特別加引號 老衲常常吹牛說俺自小「闖蕩江湖」,其實這「闖蕩江湖」四個字,遠遠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麼浪漫,而是一堆狗屁倒灶的鳥事、爛事、下流事所組成。 舉個例子: 老衲十五歲就離家出走 當時外邊也有一群壞朋友 教老衲怎麼
Thumbnail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20-孫立 「朋友是拿來出賣的!」——要特別加引號 老衲常常吹牛說俺自小「闖蕩江湖」,其實這「闖蕩江湖」四個字,遠遠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麼浪漫,而是一堆狗屁倒灶的鳥事、爛事、下流事所組成。 舉個例子: 老衲十五歲就離家出走 當時外邊也有一群壞朋友 教老衲怎麼
Thumbnail
景耀從不避諱讓他知曉父母不睦,親緣寡淡,對此周森說不出什麼「百善孝為先」、「沒有父母不為孩子好」之類的勸慰,畢竟後生仔要比他精明,況且少小離家的他最不夠格教人如何為人子女。這讓他有時想,世人見鎂光燈下的他們英姿煥發,嘴上頭頭是道,現實裡卻連漂亮話裡的尋常道理都辦不到。
Thumbnail
景耀從不避諱讓他知曉父母不睦,親緣寡淡,對此周森說不出什麼「百善孝為先」、「沒有父母不為孩子好」之類的勸慰,畢竟後生仔要比他精明,況且少小離家的他最不夠格教人如何為人子女。這讓他有時想,世人見鎂光燈下的他們英姿煥發,嘴上頭頭是道,現實裡卻連漂亮話裡的尋常道理都辦不到。
Thumbnail
有一名男子,生在一個重女輕男的家庭,家族中不缺男丁,就缺女生,百年來,這個家族當中只要有人生女兒,就會收到長輩豐厚的獎勵。這一名男子,在家排行老大,底下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父母特別偏愛妹妹們,對男孩明顯放牛吃草,尤其對這位長子,從來沒有給他好臉色看,討罵挨打都算他一份,好事從來沒他的份。
Thumbnail
有一名男子,生在一個重女輕男的家庭,家族中不缺男丁,就缺女生,百年來,這個家族當中只要有人生女兒,就會收到長輩豐厚的獎勵。這一名男子,在家排行老大,底下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父母特別偏愛妹妹們,對男孩明顯放牛吃草,尤其對這位長子,從來沒有給他好臉色看,討罵挨打都算他一份,好事從來沒他的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表弟在英國讀很好的私立寄宿中學,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發生暴力打架事件,還有兩次被學校停課的紀錄,又被同學舉報他有言語霸淩……,後來被學校開除,不能再上學了。這件事對小表弟及舅舅、舅媽打擊非常大,我作為旁觀者,覺得此事讓人很感嘆。我總結了幾處讓我覺得教訓深刻的地方,在教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表弟在英國讀很好的私立寄宿中學,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發生暴力打架事件,還有兩次被學校停課的紀錄,又被同學舉報他有言語霸淩……,後來被學校開除,不能再上學了。這件事對小表弟及舅舅、舅媽打擊非常大,我作為旁觀者,覺得此事讓人很感嘆。我總結了幾處讓我覺得教訓深刻的地方,在教
Thumbnail
『尺度』是人與人相處很難拿捏好的分寸;『適度』卻是人與人相對待,必須拿捏準確的情感。
Thumbnail
『尺度』是人與人相處很難拿捏好的分寸;『適度』卻是人與人相對待,必須拿捏準確的情感。
Thumbnail
仔細想想,世上大部分人都在鼓勵學壞。他們似乎相信,只要沒學壞,就不會在社會上成功;偶爾看到一個正直又純真的人,就說對方是大少爺、是小鬼頭,雞蛋裡挑骨頭,瞧不起人。既然這樣,小學和中學的公民老師又何需教孩子「不准說謊」、「為人要正直」呢?乾脆直接在學校傳授「說謊的技巧」以及「不相信人的方法」……
Thumbnail
仔細想想,世上大部分人都在鼓勵學壞。他們似乎相信,只要沒學壞,就不會在社會上成功;偶爾看到一個正直又純真的人,就說對方是大少爺、是小鬼頭,雞蛋裡挑骨頭,瞧不起人。既然這樣,小學和中學的公民老師又何需教孩子「不准說謊」、「為人要正直」呢?乾脆直接在學校傳授「說謊的技巧」以及「不相信人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