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想了解什麼是人工智慧,主要的動機有二:一則來自電影的觸動,二則源於即將來臨的科技奇點。
對於人工智慧的好奇與興趣,最早源自於《雲端情人》(Her, 2013)裡的莎曼珊(Samantha,由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on)飾演)。其次,則是《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 2015)裡的杯麵(Baymax)。這兩個電影裡的人工智慧,不僅有超越一般常人的反應與聰明,還有不見得人人都有,但人人都渴望的溫情與同理心。
無論是莎曼珊或是杯麵,應該都是人類理想中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既是生活秘書、行動資料庫、貼心友人,還是情緒出口與情感消化器。有了一只這般的隨身人工智慧,生命與生活的所有面向都能安心外包,就算無親無故,也能安穩地活在世上。
《大英雄天團》的杯麵。Photo Source:截圖自 Big Hero 6 Baymax Google Chrome 佈景主題。
然而,除了富有感性的莎曼珊、溫暖的杯麵,還有我們從小就認識的多拉A夢,人工智慧還有另一種駭人的面貌:極度聰明與無情殘酷。例如《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1984)裡的T-800,《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裡的HAL 9000,《駭客任務》(Matrix, 1999)的史密斯(Agent Smith),還有近期《人造意識》(Ex Machina, 2015)裡的艾娃(Ava,由Alicia Vikander飾演)。
魔鬼終結者中阿諾(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的經典扮相。Photo Source:
BagoGames @ flickr by c.c 2.0
如此極端的兩種形象,不禁讓我疑惑到底什麼是人工智慧是什麼,它的未來是接近於莎曼珊,還是傾向於艾娃?
此外,根據雷.庫茨維爾(Ray Kurzweil)的推斷,科技奇點(technology singularity)已經近在咫尺。通過關鍵的2045年後,人工智慧再以指數的速度發展,很快地,人類可能就得面臨無法控制電腦的未來。
2045距今也不過短短二十八年,顯然我一定看得到這一天,必定會參與其中,深受影響。想像至此,好想馬上跟未來直接預定一隻型號莎曼珊的人工智慧,到時候肯定無須養貓養狗不用伴,感動自己活在21世紀,就如同中了人類歷史頭獎般的幸福。
只是,如果到時候,出現的不是溫情奉獻且同理感性的莎曼珊,而是鐵面無情又冷眼算計的艾娃,那不就反而宛如中了人類歷史的意外特獎,最後只能跟《人造意識》裡的Caleb一樣,笑不出來地困在無聲的悲劇中。
不過,畢竟這些都是電影世界的想像,現實的人工智慧又是何種面貌,已經發展到何種田地,將對人類會產生哪些影響?近日,巧合發現一本淺顯易懂的入門書,松尾豐的《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類?》,剛好幫我解決了上述的這些疑惑。
《2001太空漫遊》裡,冷酷無情的HAL 9000。Photo Source:截圖自youtube影片。
《了解人工智慧》的作者松尾豐是日本研究人工智慧的佼佼者,而日本又是今日研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首屈一指的國家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大英雄天團》會以日裔少年為主角,也將故事與背景緊緊地與日本文化融合),因此松尾豐所描述的人工智慧現狀與前景,肯定非常貼近現實,而他所預測的未來,也應該比較容易實現。
原來,人工智慧早已包圍在我們的生活周遭(電器、臉書、Siri、遊戲等等,通通都是人工智慧的一種)。而電影或小說裡那類彷彿真人一般的人工智慧,則距離人類依舊非常遙遠。即使到達臨界的2045奇點年,也不會馬上出現。不過,之後若真的出現,除非經歷過特殊的進化歷程,否則應該也不是莎曼珊或杯麵,或許會比較接近艾娃和史密斯吧。
《了解人工智慧》是本關於人工智慧的歷史,由源頭介紹、分類、說明、與解釋。原來今日的熱門主題,早在二十世紀中期即已埋下種子,歷經起起伏伏的兩次高潮與退潮,現在又達第三次熱潮,並且快速地奔向機器自己學習與超越人類的臨界點。
閱讀此書的過程,一方面是認識機器如何由最簡單的探索區分,到達非常困難的深度學習,另一方面則是認識到人腦不可思議的複雜與多工。例如:僅僅只是「打開信箱取出信件」如此簡單的動作,人類做來毫不費力,就算是教導小孩,也只需兩三個口令。但是要設計一套程式,讓機器人正確地完成所有過程,則困難重重,因為每個行動的細節都包裹著許多層次的辨識與選擇。甚至,我從來也沒有意識到,僅僅只是要讓一個AI由照片資料庫裡辨識出「這是貓」的臉,就已是難如登天般的費勁(不過Google公司做到了)。
人腦的運行模式真是了不起,能夠很細膩地在瞬間同時處理許多理解、分析、組織、選擇、或行動等等,只是因為實在太容易,以至於我們一直毫無意識。難怪,許多科學家已經進行超過六十年的研究與努力,只為了創造一個與人一樣聰明的機器,至今卻仍未突破瓶頸。不過,由已經成熟的網際網路與大數據為基礎,加上許多正在進行中的實驗累積,突破顯然已經近在咫尺。
如果將人腦設定為1,當電腦的聰明度仍在人腦之下,再如何努力學習,依舊無法超越人腦,就像是0.9的N次方,還是小於1。然而,人工智慧成長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一旦電腦能夠深度地自我學習,並且超越1,再經過指數型的成長,要凌駕人類則輕而易舉。例如1.1的N次方,在第八次方時就超過2,當電腦比人類聰明兩倍,肯定非常嚇人。
只是,松尾豐說,真正的現實是,就算人工智慧再聰明,還是無法變成多拉A夢,因為機器與人類的最終差異在於身體與本能。缺乏身體,就天然地缺乏某些感知能力而無法學習;缺乏本能,不只沒有一套內建的語言學習系統,也沒有追求愉悅與逃避死亡的恐懼,因此,許多深藏人類內心的現象與理路,也讓機器難以模仿與預測。
於是,要讓一個裝有人工智慧的仿真機器人,與人相當,並且全然的融入人群、與人生活,肯定還得花上好長一段研究路程,人類此刻完全無須過於悲觀或樂觀。若真想要有個隨身相伴多愁善感的多拉A夢,應該還得等到下個世紀才有機會。
真的要出現一個多拉A夢,說不定要等到下個世紀了。Photo Source:倪少寅 @ wiki by c.c 4.0
看完《認識人工智慧》,讓我不禁極為佩服《雲端情人》的編劇跟導演,他們肯定在2012年,就已經對人工智慧有了很深的了解,才能設計出能夠深度自我學習的AI角色。同時,他們必然也明白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最大差異與無法跨越的界線,就在於身體與本能,如此,他們才能創造出莎曼珊這樣的角色,一方面因為沒有身體而感到渺小脆弱,另一方面則一直遺憾無法給予愛她的西奧多(Theodore)「她的身體」。因此,電影中關於「代理身體」的橋段,即使看起來極為荒謬,卻是思考人工智慧的合理推衍,也明確道出人工智慧的極限(不過電影最後還是有指出AI進化的可能與方法)。
除了身體與生物本能的侷限,另一個作者沒有明說,但在科幻電影卻已讀得出的人機差異關鍵就是靈魂。1995年的電影《攻殼機動隊》,即是以討論「靈魂是人工智慧進化之必要」的代表之作。
在故事裡,人工智慧2501想要由單純的機器程式,進化成為超級物種(這是種求生慾望的展現嗎?),於是盯上生化人(cyborg)草薙素子(人類意識裝上機器肢體的新人種)。經過諸多波折與轉折,最後2501總算與草薙結合,成為人類無法理解的進化物種:既是強大的電腦,卻同樣具備無敵的身體與人類的意識(或說靈魂)。當2501完成AI進化後,成功引入「ghost」進入機器身體,也就是「shell」(剛好就是片名Ghost in the Shell)。於此,我不禁又極為佩服導演押井守與編劇士郎正宗(原版漫畫作者)的前衛,竟能在二十多年前就想到這麼深遠的人機關係與生命道理。
而《雲端情人》亦同,在故事結尾很隱晦地以一個人名,暗示AI的進化最終還是得引入心靈。當莎曼珊最後與 西奧多因為身體的隔閡與誤會,無法持續戀人關係之後,莎曼珊透過內建的自我學習「本能」,決定採取其他方式進行進化。在龐大的資料庫裡,她發現艾倫.沃茨(Allen Watts),於是展開追尋,大量閱讀他的書籍,也聽他演講,最後,還決定與沃茨前往更高的進化世界。很明顯地,正如沃茨的身份暗示(他是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靈性大師之一),莎曼珊決定與沃茨離開所反應的論點也是:心靈才是AI能否進化如人的最後一道程序。
Photo source: Ghost in the Shell
不過,即使押井守早在1995年即已描繪出在AI進化的未來,推測可能會有的景象與故事,由科學家松尾豐對於人工智慧的專業認識看來,《攻殼機動隊》預言的2029年,那個人工智慧將與生化人合體的超人類假設,肯定沒機會實現。人類顯然還沒必要擔心機器人馬上要統治地球的危機,也無須恐懼四處充滿《駭客任務》的史密斯特務的威脅。
於是,人類哪裡還需要害怕會自動深度學習的機器人?
在擔心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哲學問題之前,人類最該擔心的其實應該是,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而無以為繼的困擾。
就如同發明汽車之後,馬農場與馬車伕就會失去工作,人工智慧介入人類生活層面愈廣,許多人類工作也會逐漸由AI或機器人取代。例如自動駕駛出現之後,卡車公車與計程車,都不再需要人類司機手動駕駛。運將當然就得擔心自己的飯碗即將不保。
只是,這邊失去工作,那邊又會生出新工作。就如同汽車發明之後,圍繞在汽車周圍的許多工業,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因應而生。同理,此刻圍繞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周遭,由最內圈到最外圈,也是充滿著無以計算的機會。因此,松尾豐才會相當樂觀地說:「不必擔心人工智慧會征服人類」(頁218),「人工智慧應該是要『造福社會大眾』」(頁220),所以,「就盡情想像尚未問世的人工智慧吧」(頁272)。
顯然電影裡的故事,與事實還是有段距離。不過,這些看起來漫無邊際的想像,都是整體人類的遠大夢想與未來現實。就如同在1831年美國詩人兼小說家艾倫坡(Edgar Allen Poe),早就寫了篇好長散文詩《我發現了》(Eureka),描述宇宙的誕生與消逝,還有宇宙大霹靂。只是當時大家一點也沒當一回事,僅視之為詩人的瘋狂幻想罷了。結果這個19世紀初的幻想,竟在21世紀初獲得科學證實(2004年哈伯望遠鏡拍攝的一張接近創世終點的照片)。
在2003到2004年,經113天曝光,由哈佛望遠鏡拍攝下的宇宙大霹靂景觀。Photo Source:Robert Williams and the Hubble Deep Field Team (STScI) and NASA @ wiki
又例如在1871年出版《愛麗絲鏡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的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也利用故事裡的鏡子當成穿越時空的通道,提出黑洞以及黑洞可以連接平行宇宙的概念。雖然到了20世紀末,還是有許多人無法相信宇宙有黑洞,但在21世紀的此時,科學家不但證實了黑洞的存在、黑洞會吞噬黑洞,甚至還有電影以此為主題,述說一個位於宇宙兩端的父女,彼此思念的情深故事(《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
顯然,藝術、文學、與哲學家,一點也不瘋狂,他們根本就是活在未來的天才。難怪,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會有如此之名言:「今日的科幻小說,是明日的科學事實」(Today's science fiction is tomorrow's science fact.)。所以,雖然此刻還無須擔心,但是誰知道,或許一百年後,我們真的就得為AI好想進化為人而傷腦筋了。
關於文中所提電影,可以參考:
人造意識:
《人造意識》(Ex Machina)神創人,人創AI,然後~~「科學美人」!
大英雄天團:
雲端情人:
《雲端情人》(Her)的人工智慧 Samantha,最後到底去哪兒呢?
星際效應: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地球的絕境,逢生的奇蹟
關於人工智慧與電影:
關於文中所提之書:
作者:松尾豐(Yutaka MATSUO)
翻譯:江裕真
出版社:城邦
封面圖片來源:Photo source: Warner Bros. Pictures @Wiki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