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不過,這是對於我個人而言,至於學生,我還是建議應該可以到現場去感受一下氛圍,參觀本身就是對大師的致敬,也是表達對藝術的憧憬,甚至因為社會上願意去參觀的民眾很多,才能支持主辦單位繼續籌劃這些藝術展演,同時也能激勵更多本土的藝術創作,長期來說對台灣社會整體的文化水準也會有幫助的。 參觀展覽有人會很感動,也有人覺得很枯躁,這中間的差別,主要不是來自於作品或主辦單位,而是牽涉到自己的準備夠不夠。當對作品的背景、主題或作者在歷史裏的意義都還不清楚時,收獲當然就很有限了,我建議參觀之前,先到圖書館借相關的書,到了現場盡量預約專人導覽解說或租借自導式解說錄音,因為任何藝術創作一定不是憑空蹦出來的,所以會跟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或世界或時代有關,同時每個藝術領域也有各自不同的技巧與表現手法,這些知識了解的愈多,對作品的領略也會愈多的。 不過,這種欣賞還都只是在知識或理解的層次,若能進入到情感或生命的體會,那就更棒了。比如一個人一輩子著迷於陶瓷藝術,他可以飛越千里去看一個剛出土的古代陶器,當他見到數十年來朝思暮想的真蹟時,心中或許會浮現「死而無憾」的快樂,但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或許只是很高興的可以拍一張相片,當作他未來演講的素材;至於對一位不懂也沒興趣的人來說,真要把那件古陶器送他,搞不好都嫌太重呢! 因此,不管我們欣賞一件藝術品,看一場表演,聽一場音樂會或到一個名勝古蹟,人會不會感動,有沒有收獲,絕對不是我們看到什麼,而是取決於我們內在的記憶或感官有多少準備。 這些準備,必須來自於我們平日的生活經驗,來自於我們心之所嚮或生命有所追尋有所憧憬的長期累積。 甚至對於美的欣賞與學習也是如此,曾經有人請教畢卡索:「如何欣賞藝術?」他回答:「為何不先試著去了解鳥兒的歌聲?去愛這朵花,這個夜晚,去愛圍繞身邊的一切事物,試著了解它。」 我們所說的美,或「美」化為可以表現的藝術,通常包括了繪畫、音樂、舞蹈與戲劇等等,藝術故名思義,包括了藝與術,都有很濃厚的技術的成分在裏面,但是一個技能高超的工匠與藝術家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有思想與創新的表現,超越了實用功利的價值。就像是德國大哲學家康德說的:「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換句話說,若是所作所為都考慮到最現實的「目的」時,就喪失了美的可能性。 野蠻與文明區分的關鍵,就來自於對美好的感懷與讚歎,這種美可以是大自然,也可以是生命的感受!就像蔣勳老師所說的:「美是記憶,是感謝,是關懷,是很多的懷念,沒有這個部份,絕對沒有美,不管對自然,對人,還是對土地都是如此。」 因此,美是一種累積,是一種思想的習慣,技術與表象只是美最膚淺的部份,而不是美的核心。所以,懷抱著感恩謙虛的心情認真生活,就是最好的美學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