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當時歐洲大陸戰雲密布的情況,幾乎路人皆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已經開始戮力備戰,舉全國之力準備即將到來的大戰。所以蘇聯在取得諾門罕戰役的勝利後,並不希望戀戰,繼續將注意力與兵力放在遠東地區,這是蘇聯願意與日本快快簽定停戰協議的原因。而日本也在這場戰役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蘇聯邊防部隊的孱弱,是因為這些邊防部隊並非精銳主力,一旦蘇聯真正調集主力參戰,那將是一個非常難以招惹的對手。特別是在寒帶地區的大陸平原作戰,這那是蘇聯地面部隊的強項,日軍想要在西伯利亞擊敗蘇聯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本的北進派在諾門罕戰役以後聲勢大不如前,南進派開始取得上風。日軍繼續南下佔領東南亞地區,並將美國逐出西太平洋,把英國逐出印度洋,已慢慢變成為日本的新戰略,頭號假想敵從陸上的蘇聯變成了海上的美國與英國。在這樣的政策下,日本必需要確保蘇聯不會在日本與美、英兩國開戰時加入戰局,因此開始想要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而此事正中蘇聯下懷,因為蘇聯也不希望他未來在歐陸戰場與納粹德國作戰時,還要時刻擔心日本從背後偷襲。於是就在雙方都有意願下,日本與蘇聯開始了這個又被稱為「日蘇中立條約」的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