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哈恩先生和狄更斯再度相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92年,我在荷蘭和哈恩先生──或者應該說是小泉先生──第一次相遇;2007年,我寫了一篇文章記述這件事情。昨天,又無意中看到了這本書。

與哈恩先生重逢
(2007年12月13日舊文)我喜歡在旅途中買書,通常喜歡買的是當地出版、關於當地文化或風土的書,比較有紀念性;當然,最好是以我看得懂的語文寫成,以便在路上閱讀,如果是狀況不錯的舊書就更好了。

昨天為了找某套書,到浦城街的水準書局去了一趟,不免又被曾老闆拉住問長問短、月旦人物一番(本日關鍵字是「仁社」);最後的重點是,如果要買他當發行人的某出版集團出的書,拿員工價不如跟他買,他的價格更便宜。

一邊虛心受教一邊嗯啊哈的,我往書架一路逛過去,於是瞅到圖上這本《不為人知の日本面容》;書名看起來有一點點熟悉,一看出版社,又是某一家最近頗有往來的公司。

我在舊文中提過,這本書的日文標題是《日本瞥見記》,是我比較喜歡的翻法。雖然沒有直接翻到「unfamiliar」(不熟悉的),不過「瞥見」已經很巧妙的把原書名中的「glimpse」(一瞥)和「unfamiliar」兩個字一起翻進去了。

反而中文書名中的「面容」是原書名沒有的、而且有些多餘;再加上那個有點假掰的「の」,境界還是和「日本瞥見記」不太一樣。

不過我知道,有時候新書(尤其是老書新翻)的命名方式,不能太照我們這種老人的喜好來做,還是得看起來有賣相才行。另外查了一下發現,這本紙書在2013年就已經出版,是我資訊落後了。

說到這家出版集團,選書的口味算是跟我有那麼一點點巧合。除了《日本瞥見記》之外,我在幾年前取得北京「譯言數位古登堡計畫」授權、以電子書形式出版的《狄更斯講英國史》一書,後來也在這家出版了紙本。

狄更斯講英國史(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
書名:狄更斯講英國史(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原文名稱: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9442541,頁數:700

當年我在這套書上下了很多功夫;全書22萬字除了基本的繁簡轉換、校對、潤飾之外,自己粗估大約有近1/4的內容是經過我改寫的,前後大約花了兩三個月時間。

除了一些小的翻譯錯誤(文字上和參照內容上)之外,主要是因為原書是由四位譯者(義工?)共同翻譯,結果發生兩個主要的問題:

  1. 發生很少數的前後體例和名詞不一;
  2. 由於不同譯者出身地和背景不同的緣故,有些小地方出現了「連對岸人士都沒看過的用法」;例如「可以確定的是」對岸常見的用法是「可以肯定的是」,但書中出現了「可以一定的是」的用法。我請教過幾位對岸人士,他們也說「沒看過這種說法,可能是該譯者當地特有的表達方式」。

所以,我在這類用語上也做了一些改寫和修飾。

這是當時放在網路上的試閱版,連封面美術都是我做的。XD

後來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我還嚇了一跳;不過翻閱一下發現,不是我的版本,算是該書編輯又多做了一次工。雖然編得也還不錯,但看起來是沒有我那麼費事的樣子。

而且,如果連電子版(已下架,但可試閱)一起算進去的話,「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的應該是我這個版本才對。 :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