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Go PC」行銷策略有效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raw-image

這是一部由Intel製作,邀請幾位「Apple迷」來見識「PC界創新產品」、並且贏得驚喜讚賞的影片:

我先前在這三篇文章中,已經陸續討論過「Intel用造型因素打Apple」這樣的策略究竟是否有效:

這一點上,我個人認為效果是很有限的;只是Intel在目前主要產品(處理器)碰到瓶頸、又被最大單一客戶之一(Apple)放棄之後,不得不靠幫合作夥伴(使用Intel處理器製造這些創新產品的廠商)推廣產品來維持動能。

Apple產品當然有缺點,型態(翻面平板兩用等等)變化較少、配置彈性較小(相對於無數PC廠商的無數規格)、能玩的遊戲較少等等,都是已經存在的事實;但Intel在大張旗鼓在「Go PC」系列行銷活動中採取這樣的戰術時,至少要考慮的是:

  • 需要這些「造型變化」的顧客有多少(我在前面的文章中統計過,實際購買這類電腦的用戶約佔不含Apple的PC出貨量15%);
  • 會需要「玩57,000種遊戲」的顧客原本就不會買Apple;
  • 相對於這個戰術,Intel對應的產品(或生態系)計畫是什麼?
  • 這樣打會不會幫到競爭對手?

而從這部影片在YouTube上的反應來看,可以看到跟同一策略在其他社群媒體(如Twitter)上幾乎完全一樣的結果:下方留言幾乎一面倒支持Apple和AMD(當然發聲的不能代表所有人,但可以觀察風向)。

這支影片目前為止的「按讚」數是5.4K,但「按爛」數是17K,它本身的成效如何應該很明顯了。

我相信Intel的行銷主管當然不是傻瓜,但我也相信花大錢製作的這支影片、以及相關的社群媒體廣告,都是不在乎現在這些結果的宣示性質、主要是跟PC合作夥伴「搏感情」的用途。

如果純粹要打產品的話,這陣子Intel會有點累。要比效能的話,原本AMD就相當出色、前兩天Apple發表的M1 Pro/Max更是把標準又再拉高了一些;Intel大概得等到下次大改架構的時候,才有翻身的機會。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想Intel還會繼續走這種路線一段時間。但如果問我的話,我還是會建議Intel在「對自己有利的效能數字」上、以及當年十分成功的「Intel Inside」(無關效能的品牌認同訴求)這些方面另闢戰場。一來避開競爭對手的鋒頭、二來也為自家的次世代產品把行銷的路鋪好。

raw-image

Apple M1 vs Intel – 哪款處理器適合您」這個網頁,是Intel從技術角度對Apple M1處理器的比較和反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Intel的角度分析一下他們的訴求重點。如果你有行銷或產品經理的經驗,應該可以從中看出很多眉角。

不過,在這個網頁上還是從「多種外觀及使用模式」的起手式開始打起:

raw-image

至於「全螢幕觸控」在筆電上是不是能當作賣點,原則上當然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對於使用者體驗的影響如何,請參閱我昨天寫的〈對於新款Apple MacBook Pro,我關心的其實不是處理器〉這篇文章的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15
HTC前兩天以線上虛擬發表會的型態,介紹了新的「Vive Flow」VR眼鏡產品;本文則從行銷角度分析了這次發表會的形式和標語,並且提供一些簡單的想法。同時也回顧了一下過去幾年對HTC行銷策略、以及產業觀察的評論,跟讀者分享。
Thumbnail
2021/10/15
HTC前兩天以線上虛擬發表會的型態,介紹了新的「Vive Flow」VR眼鏡產品;本文則從行銷角度分析了這次發表會的形式和標語,並且提供一些簡單的想法。同時也回顧了一下過去幾年對HTC行銷策略、以及產業觀察的評論,跟讀者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傳說中Apple會配備在14吋和16吋MacBook Pro筆電上的「M1X」處理器,在答案揭曉之後原來是功能更強的「M1 Max」與「M1 Pro」處理器。雖然Intel支持者們的反應並不令人意外,但在料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了非常中肯的評論。
Thumbnail
傳說中Apple會配備在14吋和16吋MacBook Pro筆電上的「M1X」處理器,在答案揭曉之後原來是功能更強的「M1 Max」與「M1 Pro」處理器。雖然Intel支持者們的反應並不令人意外,但在料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了非常中肯的評論。
Thumbnail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Apple新推出的第一代Apple Silicon處理器「M1」單晶片系統處理器,加上搭配的新版「Big Sur」作業系統,即將入侵PC市場,蠶食原本不動如山的Intel寶座。Intel該開始擔心了嗎?
Thumbnail
Apple新推出的第一代Apple Silicon處理器「M1」單晶片系統處理器,加上搭配的新版「Big Sur」作業系統,即將入侵PC市場,蠶食原本不動如山的Intel寶座。Intel該開始擔心了嗎?
Thumbnail
蘋果發表最新 ARM 架構 M1 CPU 的 Mac 電腦,無疑地在電腦產業造成了一股風暴。低功耗高效能的新世代 Mac,是否能夠撼動已經稱霸三十年的 X86 王朝呢?
Thumbnail
蘋果發表最新 ARM 架構 M1 CPU 的 Mac 電腦,無疑地在電腦產業造成了一股風暴。低功耗高效能的新世代 Mac,是否能夠撼動已經稱霸三十年的 X86 王朝呢?
Thumbnail
台北時間今天凌晨兩點,Apple發表了Mac電腦系統近年來最重要的轉型機種:配備ARM系列處理器(稱為「Apple Silicon」)的桌機和筆記型電腦,揭櫫了Apple離開Intel系統的第一步。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新機種的標語、和它們的中譯版本。
Thumbnail
台北時間今天凌晨兩點,Apple發表了Mac電腦系統近年來最重要的轉型機種:配備ARM系列處理器(稱為「Apple Silicon」)的桌機和筆記型電腦,揭櫫了Apple離開Intel系統的第一步。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新機種的標語、和它們的中譯版本。
Thumbnail
在Intel的處理器業務中,其實Apple只佔利潤最少部分之中的一小塊;所以即使Apple改用了自己的處理器,Intel暫時還是沒什麼好擔心的。不過長期來看,不僅僅是Apple,連微軟都可能影響到Intel的x86處理器生意。
Thumbnail
在Intel的處理器業務中,其實Apple只佔利潤最少部分之中的一小塊;所以即使Apple改用了自己的處理器,Intel暫時還是沒什麼好擔心的。不過長期來看,不僅僅是Apple,連微軟都可能影響到Intel的x86處理器生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