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筆電斷代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he Verge 這篇講十幾年前以「社會企業」形式推出100美元電腦、希望嘉惠開發中國家小朋友的OLPC計畫,非常詳盡,這才是科技媒體該有的寫法。

OLPC's $100 laptop was going to change the world - then it all went wrong
The $100 OLPC laptop was supposed to revolutionize education and close the digital divide. But in just a few years it…www.theverge.com

OLPC(One Laptop Per Child,給每個小孩一部筆電)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引文中有詳細說明),但卻因為在研發低價化設計(出廠價格約30美元,甚至更低)的過程中驗證了可行性,同時也發掘了低價位、低年齡層(理論上)的潛在市場,因而意外引發了2000年代末期的「低價位小筆電」風潮。

關於這一點,請參閱我的舊文:

Ultrabook能有多ultra?
fredjame.com

在2000年代末期,各家主要筆電廠(國內以華碩、宏碁為主)都推出了採用主流Windows作業系統和Atom處理器、價位在200到300美元不等的小筆電,讓執行客製Linux系統、甚至硬體架構也還沒有得到實際驗證的OLPC在市場上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不過,小筆電由於執行效能不佳、也因為低價化造成一些缺陷、以及使用上的問題,在市場上並沒有流行太久的時間。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價位天差地遠、而且目標客戶定位也不一樣,但某方面來說,當時的整個小筆電風潮是被高階定位的Apple MacBook Air給打倒的:原來高階筆電(相較於小筆電)也可以更薄、質感更好、而且更輕。

(雖然早期MacBook Air的效能、以及變成速度瓶頸的1.8吋硬碟還是被許多用戶詬病,但整體來說還是比一般小筆電強,但價格當然也高很多就是。)

所以,即使這兩者不是同一個等級的競爭者,但小筆電風潮在2010年左右就隨著MacBook Air和iPad平板電腦(另一個強勁競爭對手)的問世而逐漸消退;即使Windows陣營之後推出許多方面模仿MacBook Air的UltraBook產品,也因為品質追不上持續降價的MacBook Air而難成氣候。

如果對Ultrabook這個類別產品的演進有興趣,也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舊文:

Ultrabook - 石墨工房8.0

前兩天剛好前同事發表了一篇關於小筆電的文章,又勾起了一些討論:

上面這幾篇加起來,就是一段十幾二十年前的小電腦斷代史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