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點音和高音的問題

關於點音和高音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關於點音的問題得分成銅管和木管兩大類來說明。

一般來說,我們稱做吐音,又可分成單吐、雙吐、三吐。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氣流在沖出嘴唇時,用你的舌頭頂著上牙的部位。當然,隨著高低音的不同,頂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這樣一來,會擋住氣流,當舌頭往回收時,氣流是通過的,會使嘴唇震動發出「吐」的音。很多人誤會,既然是「吐」,就必須很用力,這是錯誤的觀念。說是點音,就是跟舌頭有關。所以,並不是用力就可以將點音吹好。因為往往你的施力點是在嘴上,不是在舌頭。點音要好,只需要舌頭輕微地動作即可。

試著這麼做吧?!先吹個穩定的長音,在輕輕地用舌頭做伸縮的動作。該放鬆的地方,就都給他放鬆吧!只需要用嘴唇控制你所吹的這個音的鬆緊度。那樣的感覺像是「吐-- 吐-- 吐-- 吐」,聽起來像是不斷地往前。熟練後,再慢慢加快舌頭的速度。

木管樂器的點音比較困難。不過,有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要靈活的運用舌頭。

試著這樣練習看看,以「u」的正確嘴型含著吹嘴,把你的身體盡量放輕鬆,緩緩的將氣吹出,讓氣長久的運作。上面的門牙和下嘴唇保持不要動,只要張開兩嘴角快速的將氣吸進腹部,嘴角合起時,把靠近的舌尖上方頂住竹片,然後舌尖不要動,這時候做吹氣的動作,讓腹部上來的氣集中,突然以唸「Tu」的動作讓舌頭離開竹片(提醒你一點,保持將氣吹出的動作,就像你吹長音一樣,不要受到影響)那麼,你將會聽到吹出來是很乾淨的開頭聲音,這跟只有靠氣的推進所產生的聲音,是截然不同的。

習慣了之後,就是連續的點音練習。其實,那是舌頭反覆的動作,把吹出來的聲音分出間隔,就像是拿一把尺所量出來的刻度一樣,必須平均而確實。

除了換氣之外,點音和點音之間的氣是連續的。點音也有強弱之分,不同的地方就是你點音的力度和用氣量的配合。

稍微多練習幾次,剛開始會不太習慣,吹出來的音會含含糊糊的,表現的不夠確實,可是不能就這樣讓它混過去,找個經驗比較豐富的人幫你聽聽看,這樣會增加點音的正確性。

常聽到有吹小號的學弟妹在問,怎麼樣吹高音才上得去?我個人認為吹高音並不困難,如何吹好高音?這才是真正的重點。高音之所以會上不去,是因為你的身體太僵硬,嘴唇夾太緊。

有時候不用太在意高音的問題。根據我的經驗,如果你的呼吸和嘴型沒有問題的話,接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你倒不如把音往下走,特別注意吹低音時身體和嘴型的感覺,將它牢牢記住,一段時間後,高音的問題就會自然解決了。

很多人的高音聽起來很疲乏的感覺,那就是你的身體和嘴唇在跟你抗議了,這個時候不要勉強自己吹下去,休息一下再吹,或者是練低八度的音,讓你的嘴唇達到適當的舒緩。

當然,高音也是要練習的。它和低音的不同在於氣流的速度,掌握住重點之後,在高音上應該會有進步的。

avatar-img
彼得的自由國度
141會員
1.1K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我本身是學銅管的,那就先來提一下銅管樂器的練習好了。木管有機會的話再說囉! 調音 我發現有蠻多人對於調音這項工作蠻陌生的。調音可不光是合奏時才需注意的。個人暖身和基本練習的時候,就必須要注意到自己的音準。還有就是音色。習慣做暖身和基本練習的朋友,在耐力以及對樂器的掌控上都會好很多。所以,將這樣的
大家都知道爵士是一種即興的演出,個人的色彩是很重要的。不是只有呆板的吹出譜上的音,要讓人有一種自由跳動的感覺。 要詮釋出跳動的感覺,就是盡量把音吹短一點,假如譜上的拍子是半拍的話,吹出來的感覺恐怕要比
 The functions of the left and right hands (左右手的功用) 以功能來說,右手是用來掌控拍子和節奏的,也就是穩定拍子的進行與變化,比較不會用來做大幅度及過於花
序論 在音樂這門學科裡頭,指揮算是需要特別花時間去養成的一項。不幸的是,在亞洲僅有少數的中等學校和大專院校有正式的指揮訓練課程。大多數是沒有,他們僅是從工作中去學習,憑著帶團經驗的累積,或其他指揮的口
 【五度圈】是所有樂理的書籍都會提到的一個名詞,它的作用就是推算所謂的升降記號。
樂譜上面有許多音樂用的術語是很值得討論的,先從簡單的來好嚕! Dynamics and Accents 力度和重音記號。比較常用的力度符號大概有以下幾種: 其實,在力度的表現上,並沒有說一定要
我本身是學銅管的,那就先來提一下銅管樂器的練習好了。木管有機會的話再說囉! 調音 我發現有蠻多人對於調音這項工作蠻陌生的。調音可不光是合奏時才需注意的。個人暖身和基本練習的時候,就必須要注意到自己的音準。還有就是音色。習慣做暖身和基本練習的朋友,在耐力以及對樂器的掌控上都會好很多。所以,將這樣的
大家都知道爵士是一種即興的演出,個人的色彩是很重要的。不是只有呆板的吹出譜上的音,要讓人有一種自由跳動的感覺。 要詮釋出跳動的感覺,就是盡量把音吹短一點,假如譜上的拍子是半拍的話,吹出來的感覺恐怕要比
 The functions of the left and right hands (左右手的功用) 以功能來說,右手是用來掌控拍子和節奏的,也就是穩定拍子的進行與變化,比較不會用來做大幅度及過於花
序論 在音樂這門學科裡頭,指揮算是需要特別花時間去養成的一項。不幸的是,在亞洲僅有少數的中等學校和大專院校有正式的指揮訓練課程。大多數是沒有,他們僅是從工作中去學習,憑著帶團經驗的累積,或其他指揮的口
 【五度圈】是所有樂理的書籍都會提到的一個名詞,它的作用就是推算所謂的升降記號。
樂譜上面有許多音樂用的術語是很值得討論的,先從簡單的來好嚕! Dynamics and Accents 力度和重音記號。比較常用的力度符號大概有以下幾種: 其實,在力度的表現上,並沒有說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