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風的北歐紓壓方式怎麼說?

亞洲風的北歐紓壓方式怎麼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äntsdrunk/Kalsarikänni」這個詞如果有中文(或日文)的話,會是什麼?

以下的段落大意來自這個老牌雜文部落格:

最近hygge這個丹麥文單字成為Instagram上的流行語;原本的意思是舒適寫意的人生。在芬蘭也有個類似的字,叫做「kalsarikännit」,意思跟最近英語世界的流行語「pantsdrunk」大致差不多。

芬蘭政府甚至做了一個宣傳網站,上面將kalsarikännit定義為「那種想要在家不出門,穿著內衣自己喝醉的心情」,而且還有專屬的繪文字。

「pantsdrunk」原本是瑞典語「Päntsdrunk」,意思跟用英文看的字面意思差不多,就是「穿著內褲喝醉酒」。

芬蘭記者Miska Rantanen還寫了一本叫做《Päntsdrunk (Kalsarikänni): The Finnish Path to Relaxation》(Päntsdrunk:純芬蘭的紓壓方式)。

看過連結的幾篇文章之後,我不禁在想,這種生活方式由來已久,只是名稱和方式略有不同。在西方世界(尤其是一年有幾個月很難出門的北歐國家;所以前面提到的幾個起源國家剛好都在北歐),自己在家喝酒擋寒殺時間應該十分常見。

但在天氣比較溫和的亞洲,自己在家喝往往會被別人覺得是「喝悶酒」;最好是在暑熱的晚上,幾個人呼朋引伴去蹲在路邊喝啤酒吃熱炒,或是到有冷氣和大螢幕的包廂喝爾虞我詐的烈酒。

總之,比較少在家穿著內褲喝醉就對了。

不過自從經濟景氣轉差,各種宅行為(在家做模型、打電動、看動漫等等)慢慢被視為理所當然,人際往來也可有可無、甚至被內向的人避之惟恐不及之後,或許自己喝酒就不是那麼奇怪的行為了。

廣義來說,寬鬆運動服(尤其對女性而言)大概也可以算是「內衣」的一部分;所以說,如果寬鬆一點看的話,現在的亞洲也開始有了這種文化。

亞洲版的「pantsdrunk」示意圖大概就像這樣:


Source:《ホタルノヒカリ》,日本テレビ

另外一個問題是:「Päntsdrunk/Kalsarikänni」這個詞如果有中文(或日文)的話,會是什麼?

我在寫這些時能想得到的,只有「宅在家喝酒」或「耍廢」、「蠕動」這類說法,但都不算是非常貼切;要不是沒提到喝酒、沒提到穿內衣、就是兩個都沒提到,只能略具其意、有個畫面而已。

還有其他更好的同義詞嗎?(開瓶酒,繼續想)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傅瑞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