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長輩的笑容長久綻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讓長輩的笑容長久綻放
居家環境安全是基本功
尤其長輩更是沒有跌倒的本錢
預防勝於治療、避免勝於補救
健康時期,家裡就需要改善,因為意外何時發生沒有人知道
與其臥床時子女繳醫療費,
不如健康時子女給修繕費。
⋯⋯⋯⋯⋯⋯⋯⋯⋯⋯⋯⋯⋯⋯⋯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讓父母能健健康康、避免失能也是孝敬的一部分,如果還來得及就改善吧)
你們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家裡環境該改善就是改善,不要跟子女爭執要不要安裝,因為神的旨意是要我們盡本份)
神難道不顧念我們嗎?乃是顧念我們,不願我們一人跌倒。
願平安,仁愛,信心,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姊妹們。
並願所有誠心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蒙恩惠。
在台灣每三個長輩就有一人跌倒,長輩跌倒一旦長期臥床,至少照顧7年,照顧費用超過 300萬。龐大醫療開銷,鯨吞蠶食整個家庭的經濟以及照顧心力。但只要改善三個地方:扶手、防滑、高低差,就能減少55%以上的跌倒機率,讓爸媽活得更好,為何不做呢? 我曾經沒有一個美滿的家,但我希望幫你打造一個完美的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婆婆說她的孩子中就目前照顧她的這個兒子最沒有成就 我半開玩笑跟她說,不少父母孩子很有成就,但生病時沒幾個回來探望,這樣的成就是妳要的嗎? 再多的成就,都比不上家庭關係的破裂 婆婆後來也開懷了,原來內心
今天聽到一對老夫妻說:「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感覺不快樂。」 然後就問:「那為什麼要在一起?」 老奶奶很有智慧的回答:「因為沒有在一起,我們會更不快樂~」 語畢這對老夫妻開朗而笑、笑聲感染周圍的人 我
「100年後人們還能安全的環境,就是我想做的環境。」 「我內心可能一直很嚮往安全、方便的環境。」 住宅改修士的心靈世界裡面,究竟充滿著怎樣的「環境」呢?在雜亂障礙的世間,他們看到了什麼?又如何從萬物百
人都會變老,也可能遭逢意外造成行動不便。隨著年紀增長,老年人的體力、平衡力、視聽力等都慢慢退化中,居家環境若沒有配合長輩的生理能力加以調整,使用上是容易產生跌倒等危險的喔!尤其是臥室、樓梯走道等空間,
婆婆說她的孩子中就目前照顧她的這個兒子最沒有成就 我半開玩笑跟她說,不少父母孩子很有成就,但生病時沒幾個回來探望,這樣的成就是妳要的嗎? 再多的成就,都比不上家庭關係的破裂 婆婆後來也開懷了,原來內心
今天聽到一對老夫妻說:「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感覺不快樂。」 然後就問:「那為什麼要在一起?」 老奶奶很有智慧的回答:「因為沒有在一起,我們會更不快樂~」 語畢這對老夫妻開朗而笑、笑聲感染周圍的人 我
「100年後人們還能安全的環境,就是我想做的環境。」 「我內心可能一直很嚮往安全、方便的環境。」 住宅改修士的心靈世界裡面,究竟充滿著怎樣的「環境」呢?在雜亂障礙的世間,他們看到了什麼?又如何從萬物百
人都會變老,也可能遭逢意外造成行動不便。隨著年紀增長,老年人的體力、平衡力、視聽力等都慢慢退化中,居家環境若沒有配合長輩的生理能力加以調整,使用上是容易產生跌倒等危險的喔!尤其是臥室、樓梯走道等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Thumbnail
總是,家教的可貴之處,就是上樑正、下樑也正,家風德養,這樣的家庭地基穩固,可耐得住七級地震,甚至能匡扶一旁搖搖欲墜的建築物。我們總是羨慕好家庭出身的人,好家庭代表有好的教養、好的修養、好的知識水平、好的心性,與這樣子的人相處如沐春風,百般舒心。 比如,一位老醫生,假日義診就帶著孫女一起見習,十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