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歌條例大逆無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呢個不義嘅政府,最近諗住喺一早已經殘缺不堪嘅立法會,幫凶殘嘅中國政府立中國國歌條例,迫香港人向惡劣嘅中國國歌敬禮。但係,點解香港人要尊重中國嘅暴政象徵物呢?呢個不義政府咁做,好明顯就係橫蠻無理。

「……開始組織同實際組成任何政治社會嘅,祇不過係一啲可以服從大多數而結合同組成呢種社會嘅自由人同意。咁樣,而且祇有咁樣,先會或者先可以創立世界上任何合法嘅政府。」[1]約翰·洛克(John Locke)覺得,政府係要經過民眾同意,先可以管治民眾,而政府冇經過民眾同意,就係違反自然法。中國喺一九九七年開始,擅自殖民香港。中國殖民香港,係冇經過香港人同意。中國祇係,暴虐無道,橫蠻咁迫香港人受制於中國,殘暴咁將香港人置於中國惡劣嘅意志之下,完全係侵害緊香港人嘅自然權利。顯然,中國一啲都唔尊重香港人。

中國喺殖民香港期間,又不斷侵佔香港人嘅土地,侵犯香港人應有嘅自由,阻礙香港人實踐民主,諸如此類。既然中國不斷踐踏香港人,香港人唔通係要尊敬中國?唔通係要向中國嘅暴政象徵物獻上敬意?

但係,呢個不義政府,最近竟然就想立中國國歌條例,喺「奏唱中國國歌嘅場合」,迫香港人「肅立」同「並無不尊重中國國歌」,又禁止香港人「侮辱」中國國歌,例如唔俾以「侮辱」方式改中國國歌歌詞。中國國歌條例顯然係迫香港人恐懼中國國歌,禁止香港人自由表達有關中國國歌嘅觀點,又阻礙香港人二次創作。但係,法律係應該用嚟侵擾民眾咩?約翰·洛克講過:「……法律除咗爲民眾謀福,呢一個最終目的之外,唔應該再有其他目的。」[2]法律祇應該用嚟爲民眾謀福,而唔應該用嚟損害民眾福祉。中國國歌條例,完全就係惡法,唔單止冇增加民眾福祉,反而仲侵害民眾幸福。呢個不義政府咁做,顯然係嚴重騷擾緊香港人。

如果呢個不義嘅政府以為,立咗中國國歌條例,就會令到香港人更加尊重中國,咁我要講,呢個觀點係大錯特錯,結果係啱啱好相反。不義政府諗住立中國國歌條例,迫香港人尊重中國嘅暴政象徵物,呢個令人憎恨嘅情況就猶如,一個盜賊攞住把刀指住人條頸,迫人向佢致敬,迫人多謝佢偷走人嘅財物。就算有人迫於無奈,爲咗保護生命,而向個盜賊敬禮,個盜賊唔單止唔係受到人尊重,反而仲係自取其辱,更加展示到個盜賊係窮兇極惡。中國就係盜賊。中國唔會因為有咗中國國歌條例,而吸引到人尊重。相反,咁祇係會令人更加厭惡中國。

宜家中國係殘暴咁殖民香港,香港人係唔需要敬重中國,亦都唔需要尊重中國嘅暴政象徵物。呢個不義政府諗住立中國國歌條例,好明顯就係大逆無道。

註:

1. (英)約翰·洛克(John Locke)著,葉啓芳、瞿菊農譯:《政府論次講》(臺灣:唐山出版社,1986年),頁61。

2. (英)約翰·洛克(John Locke)著,葉啓芳、瞿菊農譯:《政府論次講》(臺灣:唐山出版社,1986年),頁8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康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劉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24
Credit:黎彩燕 七月四號,我上訴成功。  上訴成功,有賴於星火同盟、李柱銘資深大律師、文浩正律師、黃之鋒,同埋其他幫我處理呢單案件嘅人。佢哋辛勤咁付出咗大量珍貴嘅時間,無私咁冇收我任何錢,仲慷慨咁貼錢幫我。我衷心咁感激佢哋。  上訴成功,係證明咗,呢個不義政府,所作所爲,大錯特錯。呢個不義政
Thumbnail
2019/07/24
Credit:黎彩燕 七月四號,我上訴成功。  上訴成功,有賴於星火同盟、李柱銘資深大律師、文浩正律師、黃之鋒,同埋其他幫我處理呢單案件嘅人。佢哋辛勤咁付出咗大量珍貴嘅時間,無私咁冇收我任何錢,仲慷慨咁貼錢幫我。我衷心咁感激佢哋。  上訴成功,係證明咗,呢個不義政府,所作所爲,大錯特錯。呢個不義政
Thumbnail
2019/06/14
圖:湯惠芸 六月十二號,黑警喺金鐘做咗一大堆窮凶極惡嘅事。黑警向香港人開槍,向香港人發射催淚彈,向記者襲擊,諸如此類。黑警所作所爲,實在凶惡無比。 黑警窮凶極惡,係因爲黑警係屬於呢個不義嘅政府。任何政府,如果要管治民眾,咁就應該經過民眾同意。如果有政府未經過民眾同意,就擅自運作,咁個政府就係不義。呢
Thumbnail
2019/06/14
圖:湯惠芸 六月十二號,黑警喺金鐘做咗一大堆窮凶極惡嘅事。黑警向香港人開槍,向香港人發射催淚彈,向記者襲擊,諸如此類。黑警所作所爲,實在凶惡無比。 黑警窮凶極惡,係因爲黑警係屬於呢個不義嘅政府。任何政府,如果要管治民眾,咁就應該經過民眾同意。如果有政府未經過民眾同意,就擅自運作,咁個政府就係不義。呢
Thumbnail
2018/12/30
「……喺唔乾淨嘅環境度,我會死……」[1]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覺得,處於污糟嘅環境,係難以忍受 。身處污糟嘅環境,的確係唔好受。污糟嘅地方係會折磨我,我好
Thumbnail
2018/12/30
「……喺唔乾淨嘅環境度,我會死……」[1]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覺得,處於污糟嘅環境,係難以忍受 。身處污糟嘅環境,的確係唔好受。污糟嘅地方係會折磨我,我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常在YouTube看"慕芝悠遊世界",這是旅遊視頻。慕芝是位住在日本京都的大陸女孩,是位網紅,2024年(也就是今年),她獨自到台灣多次旅遊。 她到過台北、中壢、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每到一個地方,她就去些景點,也在城市中閒逛。還到一些小吃店、夜市,遍嘗美食小吃。
Thumbnail
最近常在YouTube看"慕芝悠遊世界",這是旅遊視頻。慕芝是位住在日本京都的大陸女孩,是位網紅,2024年(也就是今年),她獨自到台灣多次旅遊。 她到過台北、中壢、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每到一個地方,她就去些景點,也在城市中閒逛。還到一些小吃店、夜市,遍嘗美食小吃。
Thumbnail
中國A股和港股出現「過山車式」行情。此次自9月底以來的暴漲,經常被財經人士拿來類比2014-2015年那輪牛市。那是很多中國「90後」入場超過的初體驗。那次股災後,漫漫熊市一直到9月底的這次暴漲前。這次,「『00後』跑步進場」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問題是—政府會拿出多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撒多少錢?
Thumbnail
中國A股和港股出現「過山車式」行情。此次自9月底以來的暴漲,經常被財經人士拿來類比2014-2015年那輪牛市。那是很多中國「90後」入場超過的初體驗。那次股災後,漫漫熊市一直到9月底的這次暴漲前。這次,「『00後』跑步進場」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問題是—政府會拿出多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撒多少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寧波二中校歌的由來及其旋律背景,指出校歌的曲調源自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並與抗戰精神的歌詞相結合。校歌不僅是校園文化的象徵,也是歷史的見證,文章還介紹了學校的悠久歷史,及其對於學生精神培養的深遠意義。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寧波二中校歌的由來及其旋律背景,指出校歌的曲調源自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並與抗戰精神的歌詞相結合。校歌不僅是校園文化的象徵,也是歷史的見證,文章還介紹了學校的悠久歷史,及其對於學生精神培養的深遠意義。
Thumbnail
中國人不希望生活在民主國家嗎? 作者 : 霍納斯·瓦格納-反對所有假新聞的人,MAGA 麻省理工學院SICP理學學士- 電腦程式的結構與解釋(書籍) 中國很奇怪。 當你研究它的歷史時,你會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古代中國沒有太大區別。因為中國很早就實行*科舉制度*。他們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Thumbnail
中國人不希望生活在民主國家嗎? 作者 : 霍納斯·瓦格納-反對所有假新聞的人,MAGA 麻省理工學院SICP理學學士- 電腦程式的結構與解釋(書籍) 中國很奇怪。 當你研究它的歷史時,你會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古代中國沒有太大區別。因為中國很早就實行*科舉制度*。他們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Thumbnail
線上翻閱日治時期酒樓霸主江山樓出版的導覽手冊(《江山樓案內》)。
Thumbnail
線上翻閱日治時期酒樓霸主江山樓出版的導覽手冊(《江山樓案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人的心態,試圖解釋中國人的奴性如何讓中共統治紥根於中國人之中。同時,它也觀察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看法和態度,以及現行教育如何影響中國人對現況的認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人的心態,試圖解釋中國人的奴性如何讓中共統治紥根於中國人之中。同時,它也觀察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看法和態度,以及現行教育如何影響中國人對現況的認識。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