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臺文天文臺】陳令洋:綠豆糕棋盤稿紙+莒光日臺灣文史——林衡道口述/宋晶宜筆記《臺灣夜譚》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雖然說有圖不一定有真相,但這本書圖真的很多。
(藏品/李魁賢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件藏品】
1. 雖然說有圖不一定有真相,但這本書圖真的很多。
2. 「莒光日古蹟仙」+「三十年國中國文第一課作者」聯手鉅獻,不看可惜(?
3. 「你知道安平壺的由來嗎?吃檳榔的習慣是怎麼開始的?以前的人蓋房子有什麼規矩?童乩扶鸞是什麼人?劍潭和鄭成功有何關係?元旦為什麼不能吃稀飯?牛也要過『牛生日』?田頭田尾土地公是什麼意思?『哭路頭』的風俗是怎麼的?景美、公館、古亭這些地名有它的由來嗎?林投是人還是樹?愛玉冰也有個有趣的傳說嗎?你懂風水嗎?何謂螞蟻穴?何謂蛤蟆穴?」——這段是我從序文裡頭摘出來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有點興趣,這本書裡面都有答案。但還是查證一下比較好,因為這本書有點老。

小時候聽『天方夜譚』津津有味,如今聽『臺灣夜譚』也同樣入迷……
-噢!你是說李立群那個嗎?
-不是,你說的那個是臺灣怪譚。而且這段話也不是我說的,是宋晶宜說的。
-宋晶宜是誰?
-「啊好像棋盤似的我看倒有點像稿紙真像一塊塊綠豆糕……」
-停!我知道!衣料就是衣料,雅量的那個稿紙……不是啦,雅量的那個宋晶宜嗎?
——正是!
1979年1月起,《民生報》上開始連載「臺灣夜譚」專欄。
(藏品/李魁賢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說起宋晶宜,三十年來在臺灣受過國中國文教(ㄊㄨˊ)育(ㄉㄨˊ)者,人人都可以背上兩句稿紙綠豆糕。但他除了國文課本名篇〈雅量〉之外,到底還寫過什麼文章、做過些什麼文化事業?恐怕沒幾個人說得出來。如果你國中國文有在上課的話,可能還是不會記得課本上有寫,他任職過《民生報》,後來還當到總編輯。
  所以,今天就來說一件他在任職《民生報》時期做過的事情。
  1979年1月起,《民生報》上開始連載「臺灣夜譚」專欄。這個專欄原先是直接邀請林衡道先生(1915-1997)撰寫,希望系統性地介紹臺灣的民俗風土——說起林衡道,相信在那個年代當過義務役的男性長輩們應該都不陌生,因為當時的林衡道經常在軍中的「莒光日」電視節目上向阿兵哥們講述臺灣古蹟,同時進行政治教育——1979年的林衡道,時任臺灣省文獻會(現在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委。由於當時的臺灣省文獻會位在臺中市東區,林衡道得經常往返奔波於臺北、臺中兩地,無法靜下來寫作。於是幾經商量之後,這個專欄決定由林衡道口述、宋晶宜進行文字紀錄。
內容無所不包,舉凡臺灣各地的傳統生活風俗、傳說掌故、特產名勝等冷知識。
(藏品/李魁賢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但事情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宋晶宜原本預期他只要把錄音的內容文字化便可,殊不知林衡道不喜歡錄音機,他說那會打斷他的靈感,於是宋晶宜只好純以筆記的方式完成紀錄,再由林衡道本人親自修改。據說他的要求很嚴格,每篇文章務求有條不紊、詳實、完整;他們更一起針對這個專欄,設想讀者的角度,調整寫作方向,讓文章在嚴謹之餘,更顯生動有趣(簡直就是臺灣民俗版的「拾藏」計畫嘛)
  林衡道認為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好。原本宣稱自己忙碌的他,從這個計畫開始之後,反倒表現得積極異常。宋晶宜平均一週得去拜訪他兩到三次,即使遇到國定假日、週末、休假他都不肯休息,依然事先敲定訪問時間。就這樣,他們只花了兩個月不到,就完成了原本預期十萬字的目標,並隨即在《民生報》陸續刊載了約半年的時間。內容無所不包,舉凡臺灣各地的傳統生活風俗、傳說掌故、特產名勝等必須花費大量心力調查搜羅的冷知識,在他們的敘述下,都像是信手拈來、娓娓道出。而專欄的文章也在一年後(1980年7月)由眾文圖書公司集結出版,更在書前以九十多頁的篇幅,排列了兩百多張照片,作為文章內容的佐證。當然,作為政府文獻部門的首長,林衡道的民俗論述自然符合當時政府的立場。《臺灣夜譚》一書中經常透過明示、暗示,強調臺灣文化直接受到大陸影響,兩岸文化不可分割,而這也是他在當時從事各種臺灣文化推廣時的一貫宣稱。
當然,作為政府文獻部門的首長,林衡道的民俗論述自然符合當時政府的立場。
(藏品/李魁賢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林衡道並非嚴謹定義下的歷史學者(他自己也堅決反對被稱作歷史學者)。他早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大學經濟科,後來受到日本民俗學泰斗柳田國男的影響,才投入民俗方面的研究。林衡道出身板橋林家,父親是也曾任職過臺灣省文獻會主委的林熊祥,但家學淵源卻未必全是他知識追求的助力,他對記者說過:「我父親最看不起民俗調查,他說做學問就是要治經史,他罵我和調查客家山歌的王金連,是文獻會最不爭氣的兩個人。[1]」但他依然長時間投入臺灣鄉土田野調查。1952年進入臺灣省文獻會後,陸續編寫過《臺灣歷史百講》、《臺灣寺廟大全》、《臺灣公路史蹟名勝之導遊》、《臺灣勝蹟採訪冊》等數十部著作。1970年代起,他經常在「臺灣史蹟源流會」的主辦或協辦下,參訪、介紹臺灣各地古蹟,他的知識與史觀才開始直接對台灣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近年來常針對時事發言的警政名人葉毓蘭,早年就因這層淵源跟著林衡道先生,遍訪過臺灣各地的古蹟名勝,才認識到「臺灣和大陸血濃於水的關連」[2]。
  就在「臺灣夜譚」這個專欄推出的前後,宋晶宜正開始於《民生報》上寫作大量的藝術文化報導;而林衡道正開始投入「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訂定工作,日後也將開啟一連串古蹟維護運動,成為臺灣「文化恐怖份子」[3]的先驅。所以在此之後,宋晶宜還採訪過林衡道,寫過幾篇倡議立法保護文化資產的報導。
  這是多久之前的事情呢?提供大家一個時間座標。《臺灣夜譚》出版8年後,宋晶宜才會出版一本書叫《看星斗的夜晚》(1988),那本書裡的〈雅量〉才會在隔年被政大的董金裕教授選入國立編譯館的課本中,成為你我都愛嘴個幾句的典故。
  比典故還早的事兒,你看多久。
 
[1] 〈林衡道 為古蹟請命˙聲嘶力不竭 向年齡挑戰˙臨老做學問〉,《民生報》07文化新聞版,1982.04.30。
[2] 邱秀堂,〈懷思感念臺灣古蹟仙 林衡道教授〉,《人間福報》電子版2016.01.31,網址: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28630
[3] 典出中華臺北市長柯文哲2015年11月對文資團體的批評。

★作家小傳
林衡道(1915-1997),生於日本雜司谷(今東京都),風土民俗學者。林衡道8歲回臺灣,就讀臺北樺山小學(今臺北市政府),後再去日本。1974年擔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調查、研究臺灣的古蹟,因而被人尊為「古蹟仙」。
林衡道創作文類包括論述、小說、傳記及兒童文學。題材以歷史、民俗為主,獻身於臺灣史蹟研究,致力於民俗文化的尋根工作,也被譽為「臺灣史料百科」、「臺灣活字典」。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陳令洋 清大臺文所碩士,興趣是詩與書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0605 台文系分享會逐字稿:我與我的奇幻漂流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avatar
    Hsuan
    2024-06-18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12:本土論/成大台文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avatar
    阿好的奴僕
    2024-06-01
    雙城記與台文館的抄襲醜聞大文豪狄更斯的生平與台灣一些作家類似,早年當記者,之後編雜誌,他主編「一年四季」週刊,連載自己與其他作家的作品。這本周刊曾刊出美國淘金時期大西部見聞,第一篇開宗明義就說了:每個大西部小鎮都有報紙,至少兩份,一份專挺共和黨,一份支持民主黨,各有擁護,也互不相讓。
    Thumbnail
    avatar
    日記與日記之間
    2024-05-22
    台文寫到這馬的感想/有人佇諍漢字佮拼音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avatar
    吳淑姿
    2024-04-26
    心-台文歌詞這是阿跨面專輯《心》第六首歌曲,內有歌詞台文(漢字+羅馬字)、詞彙整理。
    Thumbnail
    avatar
    阿東的哩哩叩叩
    2024-02-28
    臺文所/文跨所上榜經驗分享雖然都是文學相關研究所,但北藝大文跨所的型態和傳統「學院印象」的文學研究所有滿大的差異,主要原因在於文跨所不是以研究論文畢業,而是以「文學創作作品集」畢業,而且授予的學位是Master of Fine Art(MFA),也因此在選擇目標、考前準備上,最好要有明確的認知。
    Thumbnail
    avatar
    林宇軒
    2022-02-09
    台文詩無題一等袂著的向望 成做一段一段的數念
    avatar
    風鳴夜
    2021-05-18
    台文館玩起來!換展後的常設展心得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avatar
    我是文案
    2021-02-11
    【台文日記】香瓜仔鬚#香瓜仔鬚 (Hiunn-kue-á-tshiu) = 龍鬚菜 今仔日煮飯,我leh炒菜个時陣,問阮大家(Ta-ke, 婆婆) 龍鬚菜台語欲按怎講? Ta-ke講:「香瓜仔鬚。」 閣學著一个新的字,感覺歡喜。 想起,細漢的時,逐擺食飯,桌頂攏有喝(Huah)袂出名的菜、佮魚仔。我會問阿媽:「這菜/魚
    Thumbnail
    avatar
    黃彎盧
    2020-04-08
    「台文寫作」ê建議前言 無論是一般性的台文寫作,或是在寫作的技藝上已經可以稱之為「台(語)文文學」的作品,都要牢記一件事:沒有台語,就沒有台文。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說,如果一篇文章不具有台語該有的特色,該篇文章即使可以被以「台語」讀出來,它仍然不是台文(或者,不是好的台文)。 何謂台文? 曾有個有名的「台文作家」在自己的
    Thumbnail
    avatar
    凝心
    2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