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投資理財,就該用佛系的態度

更新於 2021/11/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投資理財非常艱深、非常難懂,因為市面上有這麼多書、有這麼多財經媒體、有這麼多投資課程,還有那麼多專業術語要懂。有人因此非常認真,努力學習,也有人因此完全放棄,乾脆不理不睬。
認真學習的人,就一定會賺錢嗎?不必然,所以他們就認為是自己笨,沒有學到透徹,只好繼續廢寢忘食地鑽研。結果呢?還是賠錢居多。
完全放棄的人,絕對不會賠錢,但一來被通貨膨脹率不斷侵蝕自己辛苦存下來的錢,二來只看重當下的享受,認為生活上有小確幸就心滿意足。長此下去,不一定就比認真學習的人更好,因為他們注定會成為「下流老人」。有準備的長壽是福氣,但沒準備的長壽就成了詛咒。
我希望大家不要認真學習,也不要完全放棄,這豈不就是時下很夯的生活態度「佛系」嗎?
沒錯!面對投資理財,「佛系」才是正確的態度。以大叔的理解,佛系是無所作為,但仍然相信人生有希望。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學習,但不要放棄賺錢。
理財專家有兩個拿手絕活:第一個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讓大家很難理解,才能彰顯他們的學問。第二個是說一些百分之百正確的話,但可行性卻趨近於零。不要再被他們綁架了!
投資理財說穿了,就是「買低賣高」四個字,關鍵也只有兩個:「買什麼?」和「什麼時候買?」其實就是這麼簡單,難的是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有一個可以用實績驗證勝率很高,因此值得信賴的紀律,不就簡單多了?
做判斷當然要具備很紮實的學理基礎,但也不保證會正確,不是嗎?遵守紀律只要執行就好,有需要任何基礎嗎?紀律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確,但可行性卻很高,而且如果勝率超過八九成,那就just do it吧!
很多人想儘早財務自由,希望在短時間內就能累積巨額財富,這樣當然會伴隨高風險,而高風險的投資就很容易讓人一直生活在焦慮的情緒中。各位讀者無論現在是受雇或創業,工作和事業都該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汲汲營營於追求高報酬,很可能因為心情焦慮而影響到生活、工作或事業。
特別是上班族,如果要靠固定薪水,就想要累積到日後足夠可以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必須透過投增加一些收入,但絕不能本末倒置,因為投資而影響到工作的表現,這樣最後很可能會落得兩頭空。因此我希望大家能用簡單不焦慮的方法,賺到一些額外的投資財,然後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工作或衝刺事業,讓自己的生活能更安定。
除此之外,也能多花時間經營婚姻關係、關注親子教養、注意身體保健,甚至還有精力去追求你的人生大夢。如果你妄想靠投資迅速翻轉人生,到頭來或許不只錢財沒賺到,還會毀了你應該可以擁有的美好人生。因股票或期貨失利而導致家庭破碎,甚至賠上性命的新聞也屢見不鮮。我認為「安心賺錢」才能比「賺大錢」賺到更好的人生。
很多人認為,只要成為有錢人,就能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也更能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有錢人畢竟是少數,真的不要每天催眠自己「別人能,我為什麼不能?」
「人生」的重要性,當然遠遠高於「財富」,我相信大家都能認同,因為財富是來成就人生的,但財富絕對不該是人生唯一的成就。
最後,歡迎大家來購買我的最新著作《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看完之後,希望大家都能投資安心,人生無惱,樂活自在,美夢成真。
博客來連結:https://reurl.cc/N0y1m
誠品連結:https://reurl.cc/Eo3Gn
金石堂連結:https://reurl.cc/M8aRX
(全文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1K會員
    387內容數
    小資族群看過來,我是最「樂活」的理財專家,要用最簡單的方法,教你輕鬆投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積電絕對是台灣最標竿的企業,但張忠謀退休後,台積電出了兩個大狀況,前次是機台中病毒,最近是必須報廢10萬片的晶圓,到底台積電還能買嗎?  
    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不進場」。為什麼不進場?因為想要完全清楚可能存在的風險,所以一直在評估。因為想要買在最低點,所以一直在等待。  
    每年春節都有十天左右的假期,很多投資人都怕台股這段休市期間,國際股市會不會有劇烈波動?所以大家都很焦慮,要抱股過年嗎?   
    0050將在1月22日除息,每股可配2.3元,只要在1月21日(含)以前買進,就可以領到股息。還有不到三天可以買,現在該買嗎?還是該除息後買?   
    最近看到一位知名財經部落客在文章中寫道「小資族存股,以後只能去吃土」。我完全不能認同這個觀點,特以本文來勸告小資男女千萬不要想迅速致富,而忽視投資的風險。  
    昨天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有必要做個檢討。去年你的投資順利嗎?我用「順利」二字,不是用「賺錢」二字,因為就算「賠錢」,只要心情篤定,都可以算「順利」。  
    台積電絕對是台灣最標竿的企業,但張忠謀退休後,台積電出了兩個大狀況,前次是機台中病毒,最近是必須報廢10萬片的晶圓,到底台積電還能買嗎?  
    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不進場」。為什麼不進場?因為想要完全清楚可能存在的風險,所以一直在評估。因為想要買在最低點,所以一直在等待。  
    每年春節都有十天左右的假期,很多投資人都怕台股這段休市期間,國際股市會不會有劇烈波動?所以大家都很焦慮,要抱股過年嗎?   
    0050將在1月22日除息,每股可配2.3元,只要在1月21日(含)以前買進,就可以領到股息。還有不到三天可以買,現在該買嗎?還是該除息後買?   
    最近看到一位知名財經部落客在文章中寫道「小資族存股,以後只能去吃土」。我完全不能認同這個觀點,特以本文來勸告小資男女千萬不要想迅速致富,而忽視投資的風險。  
    昨天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有必要做個檢討。去年你的投資順利嗎?我用「順利」二字,不是用「賺錢」二字,因為就算「賠錢」,只要心情篤定,都可以算「順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我同意這句話,因為錢只能夠解決錢能夠解決的問題,像是帳單、食衣住行…等等民生問題。 但是像親情、愛情、時間、陪伴…之類的很多事情,而且通常是人生中相對重要的事情,用再多的錢,也是無法解決的。你能夠花錢買回陪女兒們上學的時光嗎? 你能夠花錢買回與家人晚餐的時間嗎?我想應該是不
    Thumbnail
      疫情之下,心中充滿的除了對於疫情擴散的恐懼外,許多行業受到了影響,面臨到生活、收入的困境之下,究竟現在的我們如何讓自己能夠更好?   理財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能力,這本書從具體的理財方法入手,進而理順生活,讓自己能更好。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企業與人才間的關係像是婚姻的演變:從恆久的承諾,變成了只是生命中的過程,雙方都無法從彼此的關係中獲得長期利益。 但人才未必要藉不斷尋覓機會或創業才得以實現自我價值,企業也可以借由更好的作法維繫與人才之間的關係,雙方都藉由為對方創造價值互蒙其利,讓本書教你如何以突破思維經營新時代聘僱關係。
    Thumbnail
    股票、基金、ETF、定存、儲蓄險等,相信大家至少都對其中的2~3項理財工具都有嘗試了解,甚至是操作的經驗。理論上,隨著理財經驗的增加,對財務的掌控應該越來越上手才是,但為何反倒是常造成財務管理上的困擾呢?
    Thumbnail
            樂活大叔施昇輝說:理財的目的是增加與享受財富,而不是增加煩惱。面對投資理財,⌜無所作為⌟ 才是正確的態度。        
    Thumbnail
    作者 : 蔣竣植 (CFP) 現金存款,投資理財上常被輕忽的項目,卻是日常生活能否順遂的重要來源。但,現金真的那麼重要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我同意這句話,因為錢只能夠解決錢能夠解決的問題,像是帳單、食衣住行…等等民生問題。 但是像親情、愛情、時間、陪伴…之類的很多事情,而且通常是人生中相對重要的事情,用再多的錢,也是無法解決的。你能夠花錢買回陪女兒們上學的時光嗎? 你能夠花錢買回與家人晚餐的時間嗎?我想應該是不
    Thumbnail
      疫情之下,心中充滿的除了對於疫情擴散的恐懼外,許多行業受到了影響,面臨到生活、收入的困境之下,究竟現在的我們如何讓自己能夠更好?   理財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能力,這本書從具體的理財方法入手,進而理順生活,讓自己能更好。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企業與人才間的關係像是婚姻的演變:從恆久的承諾,變成了只是生命中的過程,雙方都無法從彼此的關係中獲得長期利益。 但人才未必要藉不斷尋覓機會或創業才得以實現自我價值,企業也可以借由更好的作法維繫與人才之間的關係,雙方都藉由為對方創造價值互蒙其利,讓本書教你如何以突破思維經營新時代聘僱關係。
    Thumbnail
    股票、基金、ETF、定存、儲蓄險等,相信大家至少都對其中的2~3項理財工具都有嘗試了解,甚至是操作的經驗。理論上,隨著理財經驗的增加,對財務的掌控應該越來越上手才是,但為何反倒是常造成財務管理上的困擾呢?
    Thumbnail
            樂活大叔施昇輝說:理財的目的是增加與享受財富,而不是增加煩惱。面對投資理財,⌜無所作為⌟ 才是正確的態度。        
    Thumbnail
    作者 : 蔣竣植 (CFP) 現金存款,投資理財上常被輕忽的項目,卻是日常生活能否順遂的重要來源。但,現金真的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