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衰退?!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請容我用這樣的標題來吸引大家對於這個議題的注意,身為一個多年投入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熱血份子而言,看到這樣的情況雖然可預期,但還是感到非常遺憾和憤慨,過去幾年託長官的提攜與恩賜(應該是恩賜吧!),我有機會到一個員工年資都比我年紀還要大的資深品牌:手工業推廣中心投入工藝文創產業的輔導與推廣,在甫上任一週內就改名為“ 國家文創禮品館”,為什麼?
想必知道的人不多,多數的人還是認為可能以前就叫這個名字,但有機會因為史博館這個議題,讓我以現在的一般民眾身份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台灣政府實際推動文化創意產,工藝匠人產業的實際狀況
為什麼要改名?甫上任的 唐國泰董事長看了單位財報,發現每一年的支出,都是這個單位無論是拼死拼活,還是慵懶散漫賺進來的,即使還有一些隱藏的債務和舊制勞工退休金的大問題(只能說好康的工作總不會輪到我 ==”)
原本經營的場域叫做中華工藝館,陳列櫃多年未汰換,櫃子歷史和同仁的年資應該跟我的年紀差不多,燈光昏暗的像是屠宰場,地上的地毯應該可以稱得上古蹟,產品面恐怖到了極點,主管機關棄之不管,ERP系統還停留個別獨立,比EXCEL表單還難用的狀態,一個靠銷售存活不公不私的單位,這樣的實體狀態能有機會做好嗎?!也沒什麼空間後悔,只好興致勃勃,充滿幹勁投入!
於是,唐董事長在大刀改造的原則下,在上任一週內就用了我亂選字後,珍珠板輸出的“國家文創禮品館”七個字作為招牌,象徵重新出發,發新聞稿,創造聲量等等
*這是商業行為,政治含量不高
回過頭來說,手工業推廣中心應該是全台灣唯一隸屬政府自營的“商場”,這麼多年累積近萬個大小廠商,數萬個商品都塞在這個地方,而且靠這樣的商業模式活了一甲子!至今我依然佩服不已!無論是現任或已經離開的同仁們,他們將青春歲月投入在這邊,很多人都是從年輕的第一份工作做到現在,薪水也沒有漲多少,就這樣每天為了推廣這些文創工藝產品,敬業地守護著這個地方!
即使當時環境不堪,但深信一定的過人之處!對這樣充滿時代傷痕的單位,更是充滿尊敬和熱情,否則我還真不知道我要靠什麼撐過那幾年!
一開始,我們對於這個單位其實很陌生,但凡事總是要先挖掘過去脈絡,才有辦法定義現在,決定未來,於是請同仁到處找資料花了一點時間抽絲剝繭,原來這個單位早期是台灣手工藝產業的火車頭,技術中心,也是全台灣工藝展售,教學的重要場域,至今各外國政要使節到台北,總是會帶到這個地方轉轉(其實是因為外交部在旁邊....很近XDD)
好了,關於國家文創禮品館的經驗有機會再說,我想鋪陳的是我在行銷部經理,營業部經理,大陸總監,協理,總經理任內剛好接觸了文化部隸屬各大博物館和文化中心等
故宮在過去沒沒無名的時候,這個地方卻是他們早期少數的展場之一,現在故宮紅了,供貨現實面誰也不會去記得過去相互扶持的情誼,誰能銷貨在眾多渠道中才講大聲講話,誰管你是政府還是民間單位....這是現實!
再來,除了故宮,文化部轄下的 國立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草屯的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國立國父紀念館National Dr.Sun Yat-sen Memorial Hall,各地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甚至外代表處的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等,幾乎都有接觸甚至合作過,大家都有營運上的困難,不是當二房東靠租金收益就是圖像授權的權利金,不管如何每個單位都期待能像故宮一樣能夠自籌比較多的財源,文化部轄下的單位自籌財源比例不一,但通常不會超過20%,因為多數是補助,沒達到不會倒,都是吃政府預算...我在任那幾年真的每次看都眼紅,因為我們連馬桶壞了,都要再三思考,想拉個皮,根本就沒有錢!
*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隸屬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籌財源達 100%
這個老店,不敢說經營得好,至少打響知名度,增加其他客群,稍微優化,但不會忘記每天看銷售報表的辛苦,要壓榨同仁,在夾縫中求生存,每天都在想明天的營業額能不能補足前一天或前一個月的,不然這個月又達不到標了,可能連薪水都發不出來,任內每年還有近一億的銷售額,當然光在國父紀念館的分店當時就佔了不少比例(當然陸客銳減了之後,整個單位收入硬生生斷了一大半,只能緊縮,裁員,優退等等),怕離題太多,先不講太多單位營運的狀況,現在才要進入正題!!!
我認為文化需要商業作為基礎,才有辦法推廣,延續,滾動,循環,否則只是孤芳自賞,各縣市政府應該推動文化市場化,建立專業經理人管理博物館,設定營運目標,逐步活化硬邦邦的館藏體系,不要因為意識形態而去限制了文化的發展,因為你只能創造文化,但阻止不了的!
文化部這些館方人員不一定有文創通路或市場的經驗,通常只能向外求援,過去在觀光人潮多的時候,哪怕流標,搶都來不及了!這個大環境的問題在這篇就先不論了!
現在政府不敢大開大合面對市場,然後又怕圖利廠商,裹足不前,單位主管保守謹慎不敢動作太大,文化部高層也是只會評估再評估,最後又變成政治考量,這樣的產業是將如何發展?文化產業跟一般的產業特性不同,不是投入預算,把工廠蓋起來,東西生產下去,研發創新,外銷國際,銜接上下游就可以!是前期的籌備和預熱期是可想而知的長!
新聞中提到:“去年4月辦理的機場博物館商店營運標案已6次流標,去年底全數暫時歇業。文化部發布新聞稿表示,史博館原位於桃園國際機場的商店,2017年年中起改由文化部與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轉型為「博物館商店」,目前4家博物館商店仍正常營運中,並未熄燈。”
這種新聞回應我說一句比較不客氣的,這樣的官僚真的是害慘台灣文化的主因
在一個全台灣觀光客最聚集的機場流標,還6次!然後要昇恆昌吞下去,變成昇恆昌支援,讓館持續存在,這種回答覺得義正嚴詞?有人了解為什麼流標?為什麼東西賣不出去?為什麼整體文化授權的東西在這幾年越來越下滑?有人去面對問題的根本嗎?如果開在梨山沒人去標,還另當別論,連國內最大的時藝多媒體都放棄與史博館合作,為什麼?!
*因為沒有商機
文化部轄下的文創園區我認識一半的營運團隊,也幾乎了解這幾年的狀況,先從臺中文創園區來看就知道了,根本就是一個死城,縱然裡面有再豐富的文化,沒有商業結,於是在該處辦公的文資局升級了,變成文資署...然後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改成“文化資產園區”
讓我覺得是因為是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於是用更高的議題蓋過,重新出發,我不反對這樣的操作方式,也不反對文資的重要性,但...到底這個具有歷史背景的產業園區,到底未來要走向何處?在裡頭的廠商沒有一個人因為這個園區蓬勃發展,即使許多文創圈的前輩都在裡頭,我談的不是內容的不足,而是文化部在面對實際載體或空間的時候可否多思考一下商業模式和營運管理,其實能做的很多,要做的也可以很多,投入也不用太多,就能煥然一新,但是由於本位主義太重,造成現今的狀況!
轉型後的文資園區將成蚊子區? 林佳龍:帶動舊區再生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3222624
*因為文化推廣真的不是用喊的,以為是大陸嗎?
陳學聖委員過去一直都很關心這類型的單位,他指出,國際間1955年成立非營利組織「博物館商店協會 」(Museum Store Association, MSA),逾1000名會員,是產業間資訊交換及資源交流的平台,反觀台灣文化部一方面說要積極推動文策院,另一方面卻任由文創體消失,卻結束所有通路營運、悖離國際趨勢,真是天大的諷刺,更錯失了透過機場讓外國旅客接觸台灣之美的機會。
很多業者,這幾年都紛紛走避與文化部的合作,也放棄期待,自己組成相關協會,尋求其他單位甚至縣市政府的輔導,到底這是經濟部的工作還是文化部?
在草屯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每年文化部的預算高達三億以上,但這些匠人除了被宣傳之外,最希望的是要賣得出去啊!
但實際呢?每次由政府作東的海外工藝展,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因為像我們要帶廠商去展覽,還要自掏腰包,想一想還真的覺得自己像白痴,但每次屢屢大舉在海外由政府買單的展覽效益呢?不會有人去算,也很難算!
但有人去思考是否有機會在海外落地,形成渠道,在當地投入推廣?!不然到底曝光的目的是為了?趁機出差嗎?
(我沒有要戰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意思,許主任是大前輩)
講到出差,我岔題一下,在國家文創禮品館的那幾年時期,因為只要來參訪的都拿出一堆房舍,預算希望我們去展店協助當地業者發展當地文創等等,跑遍大江南北,無論省委書記,還是街道辦主任,我拿出去的名片就是印“國家文創禮品館”,當時他們有求於我們,不太會過去在意我們印了什麼,因為我們比他們強,最多私下用氣音問一下我們的國家是哪一國,我也只能用氣音回答:中華民國
反正我要講的重點就是文化可以變成穿透每一個人生活的軟實力,也可以像是被關在玻璃屋裡的蘭花,政府可以吸空氣,很清高的活著,但創作者,藝術家,匠人他們需要有支持生活下去的基本,才有辦法創造更高的文化價值,影響著更多人
你知道各縣市中小企業中與文創創意相關的比例在都會區都是大於20%,雖然經濟貢獻GDP不大,但數量不少,當然也因為台灣對於文創產業的定義太廣泛,最後千萬要記得:“文化創意產業”這幾個字中對於政府最重要的是“產業”,不是文化,因為文化是來自於民間每一個的生活,政府毋須把持,而是創造出產業環境,讓這樣的文化在其中產生創意啊!
否則,枉費文創產業這幾年被認為是台灣優於其他國家的產業!
如果有過目的朋友,不好意思!
亂七八糟跳來跳去,一口氣打完,也沒有潤稿!
如有閱讀困難症,歡迎請跳過這一篇!
----------------------------------
喜愛長文閱讀區:
大陸文化產業需要綜合型人才
https://goo.gl/uUVWHD
從+1到10萬的爆炸模式!微商的裂變營銷
https://goo.gl/NeFN7V
2019品牌行銷趨勢
https://goo.gl/zcujf6
淺談兩岸文化旅遊現況與未來
https://goo.gl/jUaDUW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tech #不是資訊人卻談科技行銷 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在互聯網+的時代下,站在同一個行銷起跑點上!MarTech(Marketing Technology)一詞源自美國,但至於是誰真正提出
2016年7月,中國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幾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目標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特色小鎮,自此特色小鎮建設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推開,
從原來灰天黑地的「煤城」蝶變成為如今綠水青山的美麗泉城,每年千萬人次的人潮和優美的環境帶來了人氣、財氣,也讓賈汪的老百姓深切感受到生態文明所帶來的幸福生活。「綠
夢行悟空策劃團隊,一段血淚交織的過程
幾十年來,在許多待人處事,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信念:施比受更有福 #人生不是留下的多少
北京故宮,在經過七八年跌跌撞撞的不斷開發! 終究會突破的,一月正式推出的“謎宮如意琳琅圖籍“,完全將文化與互聯網+做了成功的案例,先不論到底好不好玩! 獨特的實體書籍+線上遊戲的解謎體驗
#Martech #不是資訊人卻談科技行銷 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在互聯網+的時代下,站在同一個行銷起跑點上!MarTech(Marketing Technology)一詞源自美國,但至於是誰真正提出
2016年7月,中國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幾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目標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特色小鎮,自此特色小鎮建設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推開,
從原來灰天黑地的「煤城」蝶變成為如今綠水青山的美麗泉城,每年千萬人次的人潮和優美的環境帶來了人氣、財氣,也讓賈汪的老百姓深切感受到生態文明所帶來的幸福生活。「綠
夢行悟空策劃團隊,一段血淚交織的過程
幾十年來,在許多待人處事,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信念:施比受更有福 #人生不是留下的多少
北京故宮,在經過七八年跌跌撞撞的不斷開發! 終究會突破的,一月正式推出的“謎宮如意琳琅圖籍“,完全將文化與互聯網+做了成功的案例,先不論到底好不好玩! 獨特的實體書籍+線上遊戲的解謎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自從2021年5月疫情變嚴重,所有市集取消後,終於等到8月解封參與了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場市集!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使用 #後疫情時代 這個詞,我也想跟風使用)
Thumbnail
【遊客中心櫃台人員】 跟昨晚一樣,想睡卻睡不好的我早些起來,我看著兩位打理環境的櫃台人員,再看著眼前依然熟睡的旅伴,覺得此時此刻竟然有些可愛。
Thumbnail
提及「文創」,你會想到什麼?是藝術機構與青年藝術家匯聚的產業園區,還是網紅打卡、餐廳只賣氣氛的高檔美食街?是實用與巧思兼備的特色單品,還是看到價錢就要忍不住痛心的文創商品等於貴?無論是批判或頌揚罷,在做出評論以前,你是否知道「文化創意」的意涵?
Thumbnail
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講到不同的答案,不如簡單看一下日本的例子。一開始手塚治虫畫漫畫時,他是在醫院工作的,漫畫只是興趣和兼職。他畫了好幾年漫畫,都是兼職的。當時產業鏈很簡單,就是報刊那些吃不活人的稿費。戰後日本的處境,比現在的臺灣更惡劣。
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有幾篇文章與台灣文創產業有關,有理性的檢討批判,也有感性的敘述。以下,我列出作者及文章的名稱,大家可以使用關鍵字搜詢功能,自行點閱。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自從2021年5月疫情變嚴重,所有市集取消後,終於等到8月解封參與了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場市集!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使用 #後疫情時代 這個詞,我也想跟風使用)
Thumbnail
【遊客中心櫃台人員】 跟昨晚一樣,想睡卻睡不好的我早些起來,我看著兩位打理環境的櫃台人員,再看著眼前依然熟睡的旅伴,覺得此時此刻竟然有些可愛。
Thumbnail
提及「文創」,你會想到什麼?是藝術機構與青年藝術家匯聚的產業園區,還是網紅打卡、餐廳只賣氣氛的高檔美食街?是實用與巧思兼備的特色單品,還是看到價錢就要忍不住痛心的文創商品等於貴?無論是批判或頌揚罷,在做出評論以前,你是否知道「文化創意」的意涵?
Thumbnail
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講到不同的答案,不如簡單看一下日本的例子。一開始手塚治虫畫漫畫時,他是在醫院工作的,漫畫只是興趣和兼職。他畫了好幾年漫畫,都是兼職的。當時產業鏈很簡單,就是報刊那些吃不活人的稿費。戰後日本的處境,比現在的臺灣更惡劣。
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有幾篇文章與台灣文創產業有關,有理性的檢討批判,也有感性的敘述。以下,我列出作者及文章的名稱,大家可以使用關鍵字搜詢功能,自行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