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在經過七八年跌跌撞撞的不斷開發!
終究會突破的,一月正式推出的“謎宮如意琳琅圖籍“,完全將文化與互聯網+做了成功的案例,先不論到底好不好玩!
獨特的實體書籍+線上遊戲的解謎體驗,讓體驗被放大最大,讓內容被強調到最大,前幾個月我還在笑北京的故宮開發的產品一成不變,台北故宮的輝煌是用眾人的智慧堆積而成,但北京故宮家大業大,不斷拼命殺出血路,做得再差市場也會買單
這款遊戲是我這幾天感受最深的一個訊息,一個這幾年所傳遞和倡導的,都被一一實現,自己卻依然困在自己的桌子前
雖然他的故事有點八股,有點老套的穿越時空,但從作為讀者的「你」收到了郵寄的一個包裹,打開一看竟是乾隆三十一年宮中一位已經去世的御用畫師,留下了一本名為《如意琳琅圖籍》的遺作。
這本書的一開始建立起困難,挑起90年代好奇興趣,這本書中有諸多難以理解之處,從那一刻起,「你」的命運與這部奇書穿越時空悄然連接在了一起……
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透過APP的遊戲過程,在文化內涵上,把段數拉得很高,調研的時間肯定不短,《琳琅圖籍》中藏著很多謎題。
例如:據傳紫禁城得名於紫微星垣,紫微星居於中天,群星拱衛,有「紫微正中」一說,在書中出現的北斗七星和紫微星垣藏著紫禁城的什麼秘密?
一張乾隆年間的手繪紫禁城地圖,看上去與如今的故宮布局似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些不同之處,又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譬如,宮中錯綜複雜的建築和道路是如何布局的?
乾隆年間的東西六宮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近30多個環環相扣的謎題任務全都包含著故宮歷史文化知識的點點滴滴。
書中的故事情節會引導讀者前來參觀,並對故事發生的主要區域如慈寧宮、東西六宮等產生濃厚興趣。
從一個御用畫師的角度,讓消費者了解其這個全世界最大的網紅過去的點點滴滴!
雖然一月才正式發售,但10月24日上網眾籌開始,10個小時後,眾籌金額過 100萬元RMB,24小時後過200萬元RMB,打破"中國出版業"眾籌24小時最高金額紀錄。
48小時內,打破中國遊戲業眾籌最高金額紀錄;至2018年11月13日,《琳琅圖籍》在摩點網上眾籌金額已達800萬元,銷售約40000餘冊。
我想強調的是,因為市場夠大,事前的調研,設計精美,互動APP還有宣傳的成本才有機會獲利!從台灣出版業的角度,並非沒有先例,也不是做不了,而是受眾和市場性的問題被受限!
雖然目前為止對於北京故宮的其它節慶活動,產品開發,IP整體營銷我還是搖頭,但人家做得開心,有人買單,我也只能在這邊發發文~
一些新聞中提到,北京故宮出版社宮廷歷史編輯室主任王志偉直言,書中情境很多是編撰出來的,但其實是合理的推測和想像,背後是真實的歷史背景,而書裡的人物也是真實存在的。
這是“轉化”,轉化在於拿捏的尺度,這也就是考古學者,博物館專業人員和市場之間的差距!
比如設計團隊翻遍古籍,查找過乾隆年間宮廷的炭檔,看每個月用多少斤炭、什麼時候用炭、用什麼炭、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出、什麼時候燒完了再用。
最後分析,得到答案「乾隆皇帝可能每15天才洗一次澡」,而被寫進遊戲裡。
值得台灣政府參考的是,「謎宮如意琳琅圖籍」的核心設計團隊全是「90後」新生代。也已進展到手機端遊戲設計,同時,也開始著手第二部「謎宮」系列解謎遊戲書。
我只是感嘆,連北京故宮都在大膽跨界創新,我看不到台灣政府新任上首長們的亮點!
近日的一個案例,一群年輕人,受政府委託設計的桌遊,因為跨足不同政府後,卻因為尺寸關係差一公分被要求全部重製,雖然依照政府採購法必須得這麼做,但難道是他們故意的?一紙公文就把所有一切努力抹煞?
如果是我,我會親自向他們說明,解釋,甚至持續推動其他案子,就因為他們是需要扶持的年輕人,是一個新型態的產業,我一直以熱衷於公共事務,投入政治都是為了讓政府的功能能照顧到更多人,如果照顧不到,也要讓人民感受到誠意,但處理得不夠細膩,只是會讓年輕人更無法理解!進而產生厭惡!
有時候很想進入政府,又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能力翻轉整個官僚氛圍,甚至政治之間的權力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