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偏見與汙名

2019/05/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幾何時,「宅男」在我們心目中,成為了一個令人恐慌的存在 ?

在談到宅男以前,我們可以先想想想看有什麼樣類似的字眼,由別人套用在你身上時,會讓你渾身不自在?有一種可能,這個詞代表的形象跟你想像中的自我形象不符合。就像你在早餐店時,老闆娘總是「帥哥、帥哥」的叫著,對我而言(雖然自認沒有很醜,但也不符合廣義上的帥),這會是種令我感到尷尬,但也不至於羞恥的稱呼;另一種可能,是這個詞確實符合了你的特徵,卻具備了負面的意涵,一旦別人辨認出來,會讓你感到顏面盡失。就像同儕間總是「胖子、胖子」的叫著你,雖然自己確實符合胖子的標準,但因為以社會性的概念角度思考肥胖這件事,將與諸多負面特徵相連(懶惰、不健康等),也會讓自己因為與這些特徵有所連結,而感到蒙羞。
汙名化(Stigma)最具代表性的論述是由高夫曼(Erving Goffman)提到:

當陌生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有跡象顯示出他具有某種屬性,使他在他可
能符合的人群類別中有別於其他成員,並且該屬性又是比較不好的那
種……如此一來,他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會從一個完整普通的人,降級到
一個受汙染且貶低的人(高夫曼,2010)。

而Link & Phelan(2001)也提出了四個污名化的具備要件,分別是
(一)辨別及標籤差異
(二)與主流負面特徵連結
(三)能夠區分「我者」與「他者」
(四)具有地位喪失與歧視的效果。

該四項要件加上對整體權力結構運作的依賴,便形塑了社會中污名的概念。

仔細想想,除了上文提到的肥胖,社會中也有許多案例帶有汙名的成分,諸如近期引人注目的電視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對於帶有心理健康問題的角色,是如何受到普羅大眾與媒體看待的刻劃與描寫,也是可以從汙名探討的案例。

焦點回到宅男上,宅男一詞在台灣的原初使用,是取了日本的御宅族(おたく,Otaku)的宅一字,它原指涉了府上、貴府等敬語用詞。而1980 年後,該詞亦指在特定領域專精,但在其他領域和社會性較弱的族群(引自日本 goo 國語辭書),例如鐵路宅、模型宅、動漫宅等稱謂。80年代中後期,曾因為連續誘拐女童殺人案的罪犯,是位社會認知上的動漫宅,歷經了一陣受汙名的時期,諸多新聞以「御宅=犯罪者」的先驗條件進行報導。

這樣的歷史案例,讓人聯想到了北捷隨機殺人事件(2014)中,鄭捷也因隨身攜帶的一張遊戲王卡,被貼上了宅男的標籤,也因此將宅男與社會問題連結到了一塊。這確實是個有力的案件,指稱了宅男因此受到了以偏概全的對待,然而,這卻不能說明這位少年的大學時光(2010-2014)為何會因為對宅男的刻板印象而感到不自在,或許我們應該追溯回更早的時光,看待台灣對於宅男一詞的使用及想像。

--改自牛志瑋(2017)<宅男的污名: 台灣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
RockNiu
RockNiu
1992年生的厭世佛系男子,曾經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個說好故事的人—卻發現得先從好好說話練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