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影有《復仇者聯盟4》可等,藝術電影有何值得期待?”
“商業電影破影史紀錄,藝術電影創歷史新低”
台灣藝術片市場近期真的很慘,以前台北市單部電影票房還有很多破百萬,現在北市票房能破50萬就很了不起,首映前三天票房通常難得能過10萬票房。
藝術片觀眾大部分都認真跑影展,過了影展也懶得去戲院看片,所以常常幾家藝術片戲院首映三天加總的總票房,還不敵一場影展放映的人數。
但是奇特的是,藝術片商卻超級多,老藝術片商繼續買片,新片商雨後春筍般搶買片,還有不管什麼片都買的統包型片商,造就台灣一年上映超過700部新片,大概有一半都可以算是藝術片。
然後就會看到美金4萬元買的片版權,可能首週末票房只是4萬元台幣,7千元美金版權的片票房不到1萬元台幣。不知道藝術片市場什麼時候泡沫會破滅。
專營藝術片(或是廣一點的藝文影片)的電影院,有可能是產業變化中最快陣亡的角色。
以前假日藝術電影院可以到六七成滿座率、平日還可以達到三成滿座率,現在都是用幾個人頭來算的,一百多人的影院廳,假日單廳總人數已經不奢望破百人,能夠超過50個人已經非常驚豔。
一部片排很多場次,但滿座率低;排很多片,每部只有少場次,但滿座率一樣很低!現在很難碰到一部可以大賣座的藝術片,3個廳可能同時放映12部片,以為是各有所好,哪知常是無人聞問......。
然後碰到台灣的影展放映期間,整個藝術電影院就是空城了,很多場次觀眾數不是掛蛋就是個位數,工讀生都可以休假了。 所以純藝術電影院的明天在哪裡呢?
---- by 台灣知名藝文電影院與電影公司操盤手
2019台灣藝術電影市場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影行者的沙龍
15會員
18內容數
台灣 ∕ 全球 OTT串流影音平台 影視作品 賣座、收視率 數據報告
影行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5
14家 台灣在地串流隨選影音OTT/VOD平台 (~2021/6) :

2021/06/25
14家 台灣在地串流隨選影音OTT/VOD平台 (~2021/6) :

2021/03/03
製作成本最高的韓劇 (韓幣):
1. 阿斯達年代記 (2019) 540億韓元 / 18集 (30億 / 90分鐘集)
2. 太王四神記 (2007) 430億韓元 /24集 (18億/60分鐘集)
- 主要演員 2.5億韓元
3. 屍戰朝鮮 S1 (2019) :200億韓
2021/03/03
製作成本最高的韓劇 (韓幣):
1. 阿斯達年代記 (2019) 540億韓元 / 18集 (30億 / 90分鐘集)
2. 太王四神記 (2007) 430億韓元 /24集 (18億/60分鐘集)
- 主要演員 2.5億韓元
3. 屍戰朝鮮 S1 (2019) :200億韓
2021/02/16
能成功 ”出國比賽 ”攻佔全球排行榜的作品不多,
且仍以 東南亞 最捧場台灣影視作品,尤其是 香港 & 新加坡
電影《女鬼橋》 目前惟一例外,除亞洲外,還成功跨足到西語系國家

2021/02/16
能成功 ”出國比賽 ”攻佔全球排行榜的作品不多,
且仍以 東南亞 最捧場台灣影視作品,尤其是 香港 & 新加坡
電影《女鬼橋》 目前惟一例外,除亞洲外,還成功跨足到西語系國家

你可能也想看
















武漢肺炎徹底的改變了這個世界,當然也徹底改變了電影還有電影的觀眾,從2019到2023,這篇文章會紮實的帶你看看這幾年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讓我們從政治時事還有電影文本來看這之間透漏了什麼樣的趨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不會再說「我不知道XXX到底在紅什麼」因為一切都有理可循,而且越來越清晰

武漢肺炎徹底的改變了這個世界,當然也徹底改變了電影還有電影的觀眾,從2019到2023,這篇文章會紮實的帶你看看這幾年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讓我們從政治時事還有電影文本來看這之間透漏了什麼樣的趨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不會再說「我不知道XXX到底在紅什麼」因為一切都有理可循,而且越來越清晰

有限的是電影院的影廳空間,無限的是每週都有新電影上映。
身為影城工作者,假設現在有2部電影需要安排影廳,而此時你知道A電影滿座率高達80%,B電影只有A電影的一半不到,你會把空間排給誰?而為什麼你會知道A電影的滿座率比較高呢?

有限的是電影院的影廳空間,無限的是每週都有新電影上映。
身為影城工作者,假設現在有2部電影需要安排影廳,而此時你知道A電影滿座率高達80%,B電影只有A電影的一半不到,你會把空間排給誰?而為什麼你會知道A電影的滿座率比較高呢?

最近《明日戰記》及《飯戲攻心》兩齣港產片票房成績優異,讓部分人士再度高呼港產片復興的聲音。不過,筆者對此反應頗為反感,明顯地把電影業的復興看得非常簡單,以為高票房就代表電影業發展良好,實際香港電影業仍充滿隱憂。
一.不客觀的票房成績
《明日戰記》、《飯戲攻心》,乃至《闔家辣》和《阿媽有咗第二個》也有

最近《明日戰記》及《飯戲攻心》兩齣港產片票房成績優異,讓部分人士再度高呼港產片復興的聲音。不過,筆者對此反應頗為反感,明顯地把電影業的復興看得非常簡單,以為高票房就代表電影業發展良好,實際香港電影業仍充滿隱憂。
一.不客觀的票房成績
《明日戰記》、《飯戲攻心》,乃至《闔家辣》和《阿媽有咗第二個》也有
新浪潮真是無聊!為什麼要以藝術之名,悶到所有人!這些小成本電影,真讓人很煩耶… 我們要的是商業大片!
法國前文化部長,Roselyne Bachelot,談到高達電影
【簡介】
面對後疫情電影危機,今天(2022年十月五日)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以頭版頭條方式,爬梳當今歐洲影業的存亡
新浪潮真是無聊!為什麼要以藝術之名,悶到所有人!這些小成本電影,真讓人很煩耶… 我們要的是商業大片!
法國前文化部長,Roselyne Bachelot,談到高達電影
【簡介】
面對後疫情電影危機,今天(2022年十月五日)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以頭版頭條方式,爬梳當今歐洲影業的存亡

世界影壇盛事-坎城影展,甫風光開幕,然而法國因長達兩年多疫情,對比好萊塢大片回溫大賣,藝術電影卻票房每況愈下,遭遇生存危機,引發業界與文化人士之擔憂。

世界影壇盛事-坎城影展,甫風光開幕,然而法國因長達兩年多疫情,對比好萊塢大片回溫大賣,藝術電影卻票房每況愈下,遭遇生存危機,引發業界與文化人士之擔憂。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好萊塢大片上片數量與市佔率大減,與此同時國片展現出多元化的活力姿態,承接了不少戲院觀眾,票房開出紅盤者不少,且更重要的是新導演與中小成本居多的新生代榜單中,因此票房成功回本、賺錢的比率相當高,這對產業整體發展而言無疑非常值得雀躍。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好萊塢大片上片數量與市佔率大減,與此同時國片展現出多元化的活力姿態,承接了不少戲院觀眾,票房開出紅盤者不少,且更重要的是新導演與中小成本居多的新生代榜單中,因此票房成功回本、賺錢的比率相當高,這對產業整體發展而言無疑非常值得雀躍。

1. 電影票房前十名中只有《小丑》《阿拉丁》全台票房沒達到北市票房 * 3
而《玩命關頭:特別行動》全台票房則是北市票房將近 *4
2.《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除票房一枝獨秀外,OTT平台也幾乎全制霸
3. 話題度高的電影 儘管當年度院線票房沒能擠進前十名,在 OTT平台仍有機會能位居領先群

1. 電影票房前十名中只有《小丑》《阿拉丁》全台票房沒達到北市票房 * 3
而《玩命關頭:特別行動》全台票房則是北市票房將近 *4
2.《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除票房一枝獨秀外,OTT平台也幾乎全制霸
3. 話題度高的電影 儘管當年度院線票房沒能擠進前十名,在 OTT平台仍有機會能位居領先群

2020年疫情侵襲全球,好萊塢電影紛紛延後上映,台灣電影相對獲得更多的關注。
票房最高的十部國片電影,都超過3800萬元,銷售16萬張票。其中更有兩部破億,第一名的《孤味》高達1.88億,吸引81萬人買票進場。

2020年疫情侵襲全球,好萊塢電影紛紛延後上映,台灣電影相對獲得更多的關注。
票房最高的十部國片電影,都超過3800萬元,銷售16萬張票。其中更有兩部破億,第一名的《孤味》高達1.88億,吸引81萬人買票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