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差異→讓口腔黏膜-傷口癒合快、又幾無疤痕? @MSMF 知識PAR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皮膚傷口,癒合後容易留下疤痕──但明明相同的細胞組織,口腔黏膜-傷口,癒合快、又幾乎不留疤痕──為何?...
raw-image

疤痕vs.傷口癒合5階段

根據研究,不管哪個部位的皮膚組織(口腔黏膜-傷口亦然)──在受傷後,傷口癒合的修復程序,都可分為5個「相異、但時間上發生重疊」的階段(參下圖):

raw-image

(1)止血(Hemostasis)階段──避免血液流失。

(2)發炎(Inflammation)階段──免疫細胞開始清除傷口(e.g.受損的細胞/分子)、消滅外來微生物、同時釋出訊號,招募其他細胞→來參與傷口的癒合修復反應。此階段通常在受傷後24~48小時達到高峰、並可能持續數天之久。

(3)再上皮化(re-epithelialization)階段──緊急重建「表皮屏障」結構,將開放傷口閉合,避免又有外物侵入人體。此階段於受傷後數小時內開始,持續數天~數週內完成。

(4)增殖(Proliferation)階段──填補受傷造成的組織缺陷,包含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s)遷移至傷口部位,大量分泌膠原蛋白纖維(無序堆疊)→以支撐/補強-皮膚結構強度;也作為重建骨架→供其他細胞利用,形成肉芽組織(granulation tissue)。通常此階段啟動於受傷後的4~5天,然後可能持續數週之久。

(5)重塑(Remodeling)階段──將傷疤組織,也就是傷後-緊急狀態下的「修補」構造(e.g.亂序堆疊的膠原蛋白纖維們...),重新拆除重建,產生與周遭皮膚(組織)無異or相近的結構(=淡化疤痕)。此階段耗時最長,從傷後大約第3週開始,並可能持續長達1~2年。(甚至也可能無法完全清理完全,疤痕組織就一直存在。)


不過,一樣的傷口癒合流程──為何口腔黏膜部位的傷口,卻總是難出現疤痕?


口腔黏膜-傷口vs.皮膚傷口──3大差異

根據desJardins-Park HE等人的報告《The Spectrum of Scarring in Craniofacial Wound Repair.》指出「皮膚傷口vs.口腔黏膜傷口」有3大差異:

1.口腔環境不一樣──相對於外部皮膚的乾燥環境,口腔中明顯更濕潤;溫度也相對更高(約36.8℃ vs. 體表約32℃);還有唾液的存在,有利傷口-快速修復癒合。

  • 例如:哺乳動物的唾液中,含EGF(表皮生長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能刺激細胞增生,加速傷口修復──這大概也是為何常見:動物「舔傷口」的行為?
  • 另外,人類的唾液中含有:組氨素(Histatin)──具有「抗微生物(肽)」作用外,也會促進纖維母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keratinocytes)的遷移,加速口腔中的傷口癒合反應,最小化疤痕形成可能。


2.口腔傷口呈現「較弱的」發炎反應──減低了傷口「纖維化(fibrosis)」反應,有利後續的癒合修復-加速傷口癒合-更快/更好。

  • 因為持續的發炎反應(e.g.慢性發炎),往往與組織-纖維化(fibrosis)有「正相關」──所以口腔傷口:弱化了發炎反應→較不嚴重的纖維化(組織結構)→結果=減少癒合後,疤痕殘留的機率。


3.口腔傷口出現「較少的」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反應──與皮膚傷口相比,口腔粘膜者:減低了「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含量水平,對傷口處的血管生成反應更為緩和──不過此對「傷口癒合/疤痕」的意義,仍不明?

  • 而令人好奇的是:在健康/未受傷的口腔粘膜,往往呈現比皮膚更豐富的微血管網絡──所以為何口腔粘膜傷口在癒合時,反而呈現相矛盾的反應?對此「減少-血管新生反應vs.傷口癒合/傷疤形成」之間的生理學關聯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釐清。


MSMF觀點:

疤痕是美容的大敵──除了醫美手段(e.g.雷射手術、化學換膚or除疤藥物......等)的「事後補救」方法──「事前預防」減低疤痕殘留的機會?更是保養品(領域)更加關注的重點,尤其痘痘患者「基數」巨大,連帶「痘痘→痘疤」的可能,也很高!

所以,若按上述研究(報告)的說法──或許未來痘痘相關保養品,可以再朝「抑制炎症(+抗發炎活性)+提供相對濕潤的環境(e.g.痘痘貼片形式?)」的方向強化/精進──不單單只注重:屬於痤瘡問題「前段」的護膚保養策略(e.g.去角質-防毛孔阻塞、控油or對抗維生物等)──讓痘痘相關的保養產品,能照顧更全面的痘痘肌,更近一步免除「痘疤」的夢魘!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ySkinMyForum的沙龍
226會員
412內容數
這份專題,適合什麼樣的讀者訂閱? ●想了解肌膚保養(品)原理/保養知識的人 ●保養品DIY愛好者
MySkinMyForu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研究:將「菸鹼醯胺與泛醇」添加於防曬配方中,能否進一步強化對紫外線造成傷害的防護效果...
Thumbnail
2025/04/19
研究:將「菸鹼醯胺與泛醇」添加於防曬配方中,能否進一步強化對紫外線造成傷害的防護效果...
Thumbnail
2025/04/04
纖維母細胞被認為是皮膚膠原蛋白的主要貢獻者──然而,近期一研究卻可能顛覆這觀點,指出角質形成細胞才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維持肌膚健康的真正關鍵...
Thumbnail
2025/04/04
纖維母細胞被認為是皮膚膠原蛋白的主要貢獻者──然而,近期一研究卻可能顛覆這觀點,指出角質形成細胞才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維持肌膚健康的真正關鍵...
Thumbnail
2025/03/29
透過簡單按摩就能在皮膚上建立成千上萬的傳輸通道,幫助活性成分直達皮膚深處,最大化發揮功效──海綿微針增強經皮吸收之相關研究表示...
Thumbnail
2025/03/29
透過簡單按摩就能在皮膚上建立成千上萬的傳輸通道,幫助活性成分直達皮膚深處,最大化發揮功效──海綿微針增強經皮吸收之相關研究表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何謂慢性傷口 皮膚如果產生傷口,從受傷到癒合的過程中,皮膚組織會歷經發炎期、增生期與重組期,但如果傷口造成皮膚缺損,且超過四週以上未癒合,即稱為慢性傷口。 臨床上,常見病人的慢性傷口動輒歷經3個月至半年仍不見癒合,因而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不便,且增加感染的風險。
Thumbnail
何謂慢性傷口 皮膚如果產生傷口,從受傷到癒合的過程中,皮膚組織會歷經發炎期、增生期與重組期,但如果傷口造成皮膚缺損,且超過四週以上未癒合,即稱為慢性傷口。 臨床上,常見病人的慢性傷口動輒歷經3個月至半年仍不見癒合,因而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不便,且增加感染的風險。
Thumbnail
皮膚受傷想必是每人必會遇到的問題,但你知道不同的傷口狀況要選擇不同的敷料嗎??進去藥局又看到一堆不同的品項,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用對敷料不僅能加速傷口癒合,又不易留疤
Thumbnail
皮膚受傷想必是每人必會遇到的問題,但你知道不同的傷口狀況要選擇不同的敷料嗎??進去藥局又看到一堆不同的品項,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用對敷料不僅能加速傷口癒合,又不易留疤
Thumbnail
探索皮膚修復的奧秘與傷口護理的科學,本文為您提供全面指南。從皮膚的自然癒合過程到專業的傷口處理技巧,再到敷料選擇的智慧,我們深入分析了人工皮使用的正確時機與常見誤區。此篇部落格將裝備您以最佳實踐,確保傷口照護既安全又有效,引導您遠離迷信,向科學致敬。透過專業建議,讓傷口照護不再是一件艱難之事。
Thumbnail
探索皮膚修復的奧秘與傷口護理的科學,本文為您提供全面指南。從皮膚的自然癒合過程到專業的傷口處理技巧,再到敷料選擇的智慧,我們深入分析了人工皮使用的正確時機與常見誤區。此篇部落格將裝備您以最佳實踐,確保傷口照護既安全又有效,引導您遠離迷信,向科學致敬。透過專業建議,讓傷口照護不再是一件艱難之事。
Thumbnail
燙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它可能在生活中的各個時刻發生。無論是小燙傷還是較嚴重的燙傷,妥善的護理和照顧都是關鍵,以確保傷口迅速康復並最小化潛在的併發症。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燙傷的分級、日常照護方式,以及人工皮在燙傷康復中的重要角色。無論您是遇到燙傷或是想要更了解如何應對,這些知識都將對您有所幫助。
Thumbnail
燙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它可能在生活中的各個時刻發生。無論是小燙傷還是較嚴重的燙傷,妥善的護理和照顧都是關鍵,以確保傷口迅速康復並最小化潛在的併發症。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燙傷的分級、日常照護方式,以及人工皮在燙傷康復中的重要角色。無論您是遇到燙傷或是想要更了解如何應對,這些知識都將對您有所幫助。
Thumbnail
疤痕想必是每個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從剖腹產疤痕,到小朋友成長過程中的磕磕碰碰都可能形成疤痕,這篇針對幾種常見的除疤凝膠、除疤貼片做介紹 疤痕生成的原理,是因外傷或手術,表皮膚受損,在傷口復原的過程中,上表皮已生成但角質層尚未成熟,經皮水分不正常散失,缺水訊息傳遞到角質細胞,角質細胞產生細胞激素活化
Thumbnail
疤痕想必是每個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從剖腹產疤痕,到小朋友成長過程中的磕磕碰碰都可能形成疤痕,這篇針對幾種常見的除疤凝膠、除疤貼片做介紹 疤痕生成的原理,是因外傷或手術,表皮膚受損,在傷口復原的過程中,上表皮已生成但角質層尚未成熟,經皮水分不正常散失,缺水訊息傳遞到角質細胞,角質細胞產生細胞激素活化
Thumbnail
「醫師,我的傷口越來越嚴重!」老伯指著膝蓋抱怨,「本來只是跌倒擦傷,我就自己換藥,結果越搞越糟糕…」老伯的膝蓋上貼了一大塊紗布,沾滿了滲液與血漬。 醫師小心移除紗布後,發現患者原本的傷口大約只有2X2公分,但是傷口周遭的皮膚發紅、起疹,還有幾處明顯是在撕膠帶時造成的破皮。
Thumbnail
「醫師,我的傷口越來越嚴重!」老伯指著膝蓋抱怨,「本來只是跌倒擦傷,我就自己換藥,結果越搞越糟糕…」老伯的膝蓋上貼了一大塊紗布,沾滿了滲液與血漬。 醫師小心移除紗布後,發現患者原本的傷口大約只有2X2公分,但是傷口周遭的皮膚發紅、起疹,還有幾處明顯是在撕膠帶時造成的破皮。
Thumbnail
15修復 修復的用意是,讓肌膚得到完整的休息及幫助。 程序編碼A1+B2+C1+D5+E1+F2+G5+H4+I4+J3 修復要選對成分,才能提升肌膚復原品質,避免留下痕跡提供屏障,主要有兩個方向1.對抗外來刺激因子2.細菌侵擾須加速修復。在修復的課程中,有四大幫手,海藻蛋白、海藻糖、維生素B5、微
Thumbnail
15修復 修復的用意是,讓肌膚得到完整的休息及幫助。 程序編碼A1+B2+C1+D5+E1+F2+G5+H4+I4+J3 修復要選對成分,才能提升肌膚復原品質,避免留下痕跡提供屏障,主要有兩個方向1.對抗外來刺激因子2.細菌侵擾須加速修復。在修復的課程中,有四大幫手,海藻蛋白、海藻糖、維生素B5、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學養生路上的好友。 我大概使用5~6支棉花棒,搽淨所有排泄物,含紅血水+白顆粒+白液體,⋯等,然後,平行的下巴皮膚表面,開始乾燥化+平面化+傷口黏合化。 最後,經過幾天繼續好好睡眠+清水搽淨=等待全面恢復原形喔! 結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學養生路上的好友。 我大概使用5~6支棉花棒,搽淨所有排泄物,含紅血水+白顆粒+白液體,⋯等,然後,平行的下巴皮膚表面,開始乾燥化+平面化+傷口黏合化。 最後,經過幾天繼續好好睡眠+清水搽淨=等待全面恢復原形喔! 結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