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傷口照護這樣做,幫助癒合、預防疤痕,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醫師,我的傷口越來越嚴重!」老伯指著膝蓋抱怨,「本來只是跌倒擦傷,我就自己換藥,結果越搞越糟糕…」老伯的膝蓋上貼了一大塊紗布,沾滿了滲液與血漬。

醫師小心移除紗布後,發現患者原本的傷口大約只有2X2公分,但是傷口周遭的皮膚發紅、起疹,還有幾處明顯是在撕膠帶時造成的破皮,皮膚損傷的範圍已是原本傷口的好幾倍。

臨床上常會遇到一些患者,在居家傷口照護的過程中,遇到皮膚過敏、搔癢破皮,而產生很多問題。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喬浩禹醫師說,當時請患者使用低過敏性敷料、矽膠型膠帶,在小心照顧後,才漸漸痊癒。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小傷口,例如做菜時的切割傷、燒燙傷,或是跌倒、碰撞造成的擦傷、鈍挫傷等。喬浩禹醫師指出,雖然是小傷口,但依然要好好照顧,才能降低感染的機會。

建議要每天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並以敷料覆蓋,請盡量保持乾淨、避免沾濕。喬浩禹醫師說,針對感染風險較高的傷口,可以使用優碘妥善消毒。

raw-image

過去大家常用紗布覆蓋傷口,現在有很多人會使用人工皮覆蓋傷口。喬浩禹醫師說,人工皮能夠吸收傷口滲液,在剛受傷的前幾天,傷口滲液較多,可能需要增加更換頻率,避免過度潮濕。

換藥時,要仔細觀察傷口,如果出現發紅、腫脹、發熱、疼痛等感染跡象,便要盡快就醫。

善用進階人工敷料

傳統紗布的可及性高,也被廣泛使用,不過較容易乾掉黏在傷口上,而在換藥時造成不適。

目前有很多種進階人工敷料被用來照顧傷口,喬浩禹醫師解釋,進階人工敷料能夠吸收傷口滲液,形成濕潤的凝膠體保護層,提供良好癒合環境。

raw-image

為了避免傷口遭到汙染,通常會請患者避免沾濕敷料,以減少感染的風險,但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很難完全不碰到水。喬浩禹醫師說,若有需要時,可以使用具有防水外膜或防水黏邊的敷料,提升日常的便利性。

在傷口癒合期間給予妥善照護,對傷口預後非常重要。提供良好癒合環境、避免感染都有助於減少疤痕的形成。

在照顧傷口的同時,也要留意傷口周邊的皮膚,喬浩禹醫師提醒,因為人工皮在吸收滲液後形成水凝膠,若滲液較多,會讓傷口附近的皮膚也浸潤得很嚴重。除了增加更換頻率之外,也可以考慮使用皮膚保護的噴劑、塗層,避免傷口附近的皮膚持續浸潤。

小心預防黏膠相關皮膚損傷

因為需要使用膠帶、黏膠固定敷料,所以得小心預防黏膠相關皮膚損傷,常見的問題包括過敏、破皮、水泡、撕裂傷等。

在固定敷料時,要盡量減少膠帶與皮膚的接觸面積。如果皮膚已經有發紅、過敏的現象,便要盡量避開,以免狀況惡化。

raw-image

若希望降低過敏的機率,可以使用低過敏膠帶、矽膠型膠帶。喬浩禹醫師說,患者對矽膠發生過敏的機率較低,有助減少黏貼膠帶造成的搔癢不適。

移除敷料的時候,請一手輕輕固定皮膚,一手慢慢撕除膠帶,不可快速撕除膠帶,以避免造成破皮或撕裂傷。

癒合不良、慢性傷口是健康警訊

多數的表淺小傷口可以在家裡照顧,但是如果發現傷口經過2、3禮拜仍然沒有癒合,或沒有明顯縮小,便得盡快就醫,讓醫師評估是否有感染、是否需要進一步介入治療。

部分患者的慢性傷口是因為糖尿病、周邊動脈阻塞、靜脈阻塞、或壓瘡,必須矯正背後的原因,才有辦法讓傷口癒合。慢性傷口是健康警訊,若沒有妥善處理,恐怕會出現更多棘手的併發症。

喬浩禹醫師叮嚀,各種傷口都不能大意,請依照醫護人員的指示妥善照護,才不會讓小傷口變成大麻煩!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居家傷口照護這樣做,幫助癒合、預防疤痕,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8會員
726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何謂慢性傷口 皮膚如果產生傷口,從受傷到癒合的過程中,皮膚組織會歷經發炎期、增生期與重組期,但如果傷口造成皮膚缺損,且超過四週以上未癒合,即稱為慢性傷口。 臨床上,常見病人的慢性傷口動輒歷經3個月至半年仍不見癒合,因而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不便,且增加感染的風險。
Thumbnail
何謂慢性傷口 皮膚如果產生傷口,從受傷到癒合的過程中,皮膚組織會歷經發炎期、增生期與重組期,但如果傷口造成皮膚缺損,且超過四週以上未癒合,即稱為慢性傷口。 臨床上,常見病人的慢性傷口動輒歷經3個月至半年仍不見癒合,因而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不便,且增加感染的風險。
Thumbnail
皮膚受傷想必是每人必會遇到的問題,但你知道不同的傷口狀況要選擇不同的敷料嗎??進去藥局又看到一堆不同的品項,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用對敷料不僅能加速傷口癒合,又不易留疤
Thumbnail
皮膚受傷想必是每人必會遇到的問題,但你知道不同的傷口狀況要選擇不同的敷料嗎??進去藥局又看到一堆不同的品項,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用對敷料不僅能加速傷口癒合,又不易留疤
Thumbnail
探索皮膚修復的奧秘與傷口護理的科學,本文為您提供全面指南。從皮膚的自然癒合過程到專業的傷口處理技巧,再到敷料選擇的智慧,我們深入分析了人工皮使用的正確時機與常見誤區。此篇部落格將裝備您以最佳實踐,確保傷口照護既安全又有效,引導您遠離迷信,向科學致敬。透過專業建議,讓傷口照護不再是一件艱難之事。
Thumbnail
探索皮膚修復的奧秘與傷口護理的科學,本文為您提供全面指南。從皮膚的自然癒合過程到專業的傷口處理技巧,再到敷料選擇的智慧,我們深入分析了人工皮使用的正確時機與常見誤區。此篇部落格將裝備您以最佳實踐,確保傷口照護既安全又有效,引導您遠離迷信,向科學致敬。透過專業建議,讓傷口照護不再是一件艱難之事。
Thumbnail
燙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它可能在生活中的各個時刻發生。無論是小燙傷還是較嚴重的燙傷,妥善的護理和照顧都是關鍵,以確保傷口迅速康復並最小化潛在的併發症。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燙傷的分級、日常照護方式,以及人工皮在燙傷康復中的重要角色。無論您是遇到燙傷或是想要更了解如何應對,這些知識都將對您有所幫助。
Thumbnail
燙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它可能在生活中的各個時刻發生。無論是小燙傷還是較嚴重的燙傷,妥善的護理和照顧都是關鍵,以確保傷口迅速康復並最小化潛在的併發症。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燙傷的分級、日常照護方式,以及人工皮在燙傷康復中的重要角色。無論您是遇到燙傷或是想要更了解如何應對,這些知識都將對您有所幫助。
Thumbnail
從術後離開醫院也有半個多月。所以在離開醫院後,基本上,傷口的照護就只能靠自己來照顧了。 因此,這篇文章就此誕生。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在我離開醫院時,醫師並沒有仔細說明傷口照護外的相關處理方式,除非你有想到可能遇到的問題而去詢問護理師。不然,當下護理人員還是會以基本的衛教方事做說明。 也
Thumbnail
從術後離開醫院也有半個多月。所以在離開醫院後,基本上,傷口的照護就只能靠自己來照顧了。 因此,這篇文章就此誕生。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在我離開醫院時,醫師並沒有仔細說明傷口照護外的相關處理方式,除非你有想到可能遇到的問題而去詢問護理師。不然,當下護理人員還是會以基本的衛教方事做說明。 也
Thumbnail
大家好,教導大家如何正確清潔傷口,以避免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
Thumbnail
大家好,教導大家如何正確清潔傷口,以避免感染和促進傷口癒合。
Thumbnail
在家換藥不求人,這裡教您應該要得知識與技術。
Thumbnail
在家換藥不求人,這裡教您應該要得知識與技術。
Thumbnail
「醫師,我的傷口越來越嚴重!」老伯指著膝蓋抱怨,「本來只是跌倒擦傷,我就自己換藥,結果越搞越糟糕…」老伯的膝蓋上貼了一大塊紗布,沾滿了滲液與血漬。 醫師小心移除紗布後,發現患者原本的傷口大約只有2X2公分,但是傷口周遭的皮膚發紅、起疹,還有幾處明顯是在撕膠帶時造成的破皮。
Thumbnail
「醫師,我的傷口越來越嚴重!」老伯指著膝蓋抱怨,「本來只是跌倒擦傷,我就自己換藥,結果越搞越糟糕…」老伯的膝蓋上貼了一大塊紗布,沾滿了滲液與血漬。 醫師小心移除紗布後,發現患者原本的傷口大約只有2X2公分,但是傷口周遭的皮膚發紅、起疹,還有幾處明顯是在撕膠帶時造成的破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