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身旁的每一天,是旅行也是回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是啟程、還是歸途?
我們對城市、對食物、對音樂有所依戀,常常不只是因為其特色和風格,那些眷戀往往是因為愛,有愛過的痕跡、有愛人的蹤跡、有被愛的美好記憶,更隨著時間的推移,讓這些曾經增添了歲月的韻味;過去的酸澀如泡茶般早已流逝,留下來的記憶都是甘甜,讓人難以忘懷。
曾經我以為的旅行,是走遍名勝古蹟、大山大海、留下足跡才不負此生的自己;然而,走過歐洲將近十國,多數人的蜜月景點都自行成就解鎖的我,卻明白了,旅行的重點不在於去了哪裡,而是帶著什麼樣的自己、跟哪些人相遇、感受了些什麼,才能留下了值得眷戀的記憶。
現在的我沒有特別想要去的國家和城市,因為每個地方都有屬於它的美好,我只任宇宙帶我隨風飄逸,若蒲公英般時而停泊、時而飄蕩,我知道我累了始終有地方可以休憩。
那可能是我爸媽的家、我的租屋處、我朋友的小窩、一間風格民宿或五星飯店,我感受到只要我能安然在自己的身旁,以花草為伴、以河為床、以天為幕、以大地為家,因為有完整的自己相知相伴,歸屬感俯拾即是,無處不是家。
對我來說,能有一個地方將身心都安放,大概就像是家了吧,所謂旅行,就在真實的生活與感受之間,那慵懶的賴著,也全然的愛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64內容數
走過、聽過、看過、覺察的感受,都是生命經驗,讓我漫漫透過書寫,紀錄這些生活點滴和心理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1月29日,踏上回家的旅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出國對我來說不再只是探索新天地的冒險,而是帶著一種倒數的心情,期待著回家的那一天。每次踏上返程的航班,我心中總是滿滿的安心感,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與親人、朋友的相聚,這種感覺,比起任何風景,都更讓我珍惜。尤其是能夠開著自己的車,駛過熟悉的街道,這一切
練習自己去旅行聽起來好像是一件事,但其實裡面可以拆分出好多東西喔~ 好啦,我想這是獨旅的最後一篇文章了,這趟旅程老實說到現在我都沒什麼實感,彷彿從來沒去過?就像去的人不是我一樣。 想自己去旅行有很多出發點、想出發的原因,但當我到東京後發覺一切都與我的想像不同,一個人吃飯不難、一個人逛街不難、獨自
Thumbnail
於遙遠的旅程中,我溯洄而歸, 尋找那片心靈的淨土, 我最初的家。   那裡,雲朵織就天空的夢, 如糖般甜蜜, 清風,是大自然的輕拂, 喚醒歲月沉睡的笑語, 與純真共舞。 然而那無憂的國度, 如今只剩記憶的微光, 我們曾經踏足的地方, 已被時間輕輕塵封,
寫遊記如果沒有一口氣寫完,很容易就被回來以後的各種事物分心,此時此刻心思都在接下來六月初的釜山行。下訂釜山機票的時候,是因為東京行太美好了,某部分的自己妄想複製那美好的旅行經驗,即使知道環境、遇到的人都不會一樣。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有人這麼說過,每個旅行都是有意義的。對於我而言,我明顯感受到旅居的開始,就是讓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梧棲是,雲林也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對我都有這特別的意義,也似乎是在給我和自己一次的和解機會,要我放開所有,去創造新的自己,而一路下來也似乎是如此,直到自己旅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在遙遠的雲林小鎮,僑美國小是我們成長的據點。每逢回家過年,這片土地都彷彿是一首懷舊的歌,唱出我們對故鄉深深的思念。 回家過年,不僅是一場回憶的旅行,更是心靈的根歸。即使跨越山河,漂泊在異鄉,回家的呼喚聲卻如悠揚的歌聲,引領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 故鄉的年味是濃郁而深沉的,如同一瓶陳年老酒,滿溢著濃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生活如同一場旅程 每當夜深人靜,當我獨自坐在窗前,看著窗外星光閃爍,就會不由自主地沉思:生活,究竟是什麼?許多人說,生活如同一場旅程,而我深感同意。這場旅程充滿了起起落落、風景變換,但最重要的,卻是那趟旅程本身。 困難與挑戰 每一段旅程都有其困難與挑戰。這些挑戰或許是我們的失敗、是我們的迷茫、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1月29日,踏上回家的旅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出國對我來說不再只是探索新天地的冒險,而是帶著一種倒數的心情,期待著回家的那一天。每次踏上返程的航班,我心中總是滿滿的安心感,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與親人、朋友的相聚,這種感覺,比起任何風景,都更讓我珍惜。尤其是能夠開著自己的車,駛過熟悉的街道,這一切
練習自己去旅行聽起來好像是一件事,但其實裡面可以拆分出好多東西喔~ 好啦,我想這是獨旅的最後一篇文章了,這趟旅程老實說到現在我都沒什麼實感,彷彿從來沒去過?就像去的人不是我一樣。 想自己去旅行有很多出發點、想出發的原因,但當我到東京後發覺一切都與我的想像不同,一個人吃飯不難、一個人逛街不難、獨自
Thumbnail
於遙遠的旅程中,我溯洄而歸, 尋找那片心靈的淨土, 我最初的家。   那裡,雲朵織就天空的夢, 如糖般甜蜜, 清風,是大自然的輕拂, 喚醒歲月沉睡的笑語, 與純真共舞。 然而那無憂的國度, 如今只剩記憶的微光, 我們曾經踏足的地方, 已被時間輕輕塵封,
寫遊記如果沒有一口氣寫完,很容易就被回來以後的各種事物分心,此時此刻心思都在接下來六月初的釜山行。下訂釜山機票的時候,是因為東京行太美好了,某部分的自己妄想複製那美好的旅行經驗,即使知道環境、遇到的人都不會一樣。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有人這麼說過,每個旅行都是有意義的。對於我而言,我明顯感受到旅居的開始,就是讓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梧棲是,雲林也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對我都有這特別的意義,也似乎是在給我和自己一次的和解機會,要我放開所有,去創造新的自己,而一路下來也似乎是如此,直到自己旅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在遙遠的雲林小鎮,僑美國小是我們成長的據點。每逢回家過年,這片土地都彷彿是一首懷舊的歌,唱出我們對故鄉深深的思念。 回家過年,不僅是一場回憶的旅行,更是心靈的根歸。即使跨越山河,漂泊在異鄉,回家的呼喚聲卻如悠揚的歌聲,引領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 故鄉的年味是濃郁而深沉的,如同一瓶陳年老酒,滿溢著濃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生活如同一場旅程 每當夜深人靜,當我獨自坐在窗前,看著窗外星光閃爍,就會不由自主地沉思:生活,究竟是什麼?許多人說,生活如同一場旅程,而我深感同意。這場旅程充滿了起起落落、風景變換,但最重要的,卻是那趟旅程本身。 困難與挑戰 每一段旅程都有其困難與挑戰。這些挑戰或許是我們的失敗、是我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