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的另類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篇文字不是談論有關十一的冷知識,只是想找一個藉口不去「歡度」國慶假期。

十一臨近,日後也許「人人要表態,個個要交心」,若果我表現得不夠感恩戴德,會否惹禍上身?本來兩制底下,正反兩派各自表述,罵人罵黨罵國又何妨?鄧小平曾經豪氣地說:罵共產黨都可治港(1)!只是形勢急轉直下,這類敏感日子,可否有理有節地冷漠無感,甚至理直氣壯地展示另類意見?

筆者提出自己的想法,謹供參考,若果有任何人期望冷漠另類地渡過國慶假期,還是低調一點吧。筆者的觀點也非原創,早年在東網撰寫文章的博客王思想,經常討論這類問題(2),筆者只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

首先要問:十一是甚麼日子?有甚麼值得慶祝?

1949年10月1日之前,國共內戰大局已定,有人勝出,可以進駐北京成立新政府;有人崩盤,敗走台灣一角負隅頑抗。技術上而言,內戰仍未結束,國土仍然分裂,和平統一仍然遙遙無期。這種狀況,延續至今,作為中國人,是否應該多一點悼念戰爭亡魂,少一點自得其樂?我強調戰爭亡魂,因為國共內戰緊接抗日戰爭爆發。抗戰剛結束,國家上下死傷枕藉,各方不偃旗息鼓,反而乘勢逐鹿中原,能不愧對同胞?故此唯一值得慶賀的,是內戰暫時結束,但不能因此把「白事」當作「紅事」辦。至於透過大型閱兵宣示國威,就更等而下之。何出此言?可以引述幾段《老子》曰: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故此,戰勝一方不為國傷愁,反而張燈結綵、敲鑼打鼓、向全世界展示「凶器」,對照先賢留下的智慧,不詳、不妙,亦不敬。乘著國慶向對岸兇巴巴地閱兵、示威,就更更更等而下之。

怎麼辦?也許可以仿傚歐洲各國及美加兩地的Remembrance Day(3),並對兩次世界大戰的紀念方式。既然要悼念,蟻民黑衣素樸,遠避歌舞昇平,非常合宜。當然,近年國勢昌盛,即使真的以悼念取代鼓樂喧天,亦難保官爺們心癢難耐,想辦大事奪功勳,白事當作紅事辦,就連大家夠不夠悲哀,也要「正視、干預、糾正」一番。

另一個問題是:中國有「生日」嗎?

先不談政見,談祖國壽辰這回事。這段日子,幸好沒有人傻傻的附和「祖國70歲壽辰」。國慶宣傳文稿用字頗為準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祖國為何只有70歲,而不是常常掛在口邊的5000年?難道70年前在祖國大地上營營役役的群眾,原來是有家無國的遊牧民族?祖國早己存在,縱使沒有準確的出生年月日,一樣可以讓人記念關心。我十分討厭那些鶯歌燕舞的國慶文藝晚會,卻會記掛讚嘆家鄉的青磚祠堂,並回味在瓦房裡吃過的粗菜糙飯。我的家國認同關懷,難道會因此被視作低人一級嗎?

「沒有確鑿生日日期」不是拒絕「歡度」國慶的好藉口,不過可以提醒一些還願意思考的人:我們的祖國認同,單純是依附政治組織而生,還是擁有一個更為廣闊、悠久、多姿多采的文化鄉土根源?頭腦如此轉一轉,涼下來,就不能那麼「熱」烈慶祝了。

說到底,筆者不欲「歡度國慶」,主因都是不喜歡給人操控情感。國家只求黨運昌隆,蔑視黨外人民異見,卻又期望人人在十一自動喜氣洋洋,那有如此無賴?

註:

(1) 《前途談判尾聲:鄧小平稱中共守信,罵共產黨都可治港》 https://medium.com/recall-hk/f-f302f014baaa

(2) 《網絡時代還說「祖國生日」?》 (東網 3/10/2015) https://hk.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51003/bkncn-20151003000313341-1003_05411_001.html

(3) 《Remembrance Day》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membrance_D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關間聞的沙龍
29會員
133內容數
關間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華民國國慶日】 今天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亦稱雙十節、雙十國慶、辛亥革命紀念日等,日期訂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
Thumbnail
【中華民國國慶日】 今天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亦稱雙十節、雙十國慶、辛亥革命紀念日等,日期訂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
Thumbnail
父親節在中華民國和蒙古都是在8月8日,這與1945年上海的倡議有關。瞭解這個特別日子的由來,以及為何這一天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文章探討了對於父親節的各種慶祝方式,包括與其他中文使用國家(如香港及中國大陸)之間的差異。透過歷史脈絡,深化我們對於這一節日的認識。
Thumbnail
父親節在中華民國和蒙古都是在8月8日,這與1945年上海的倡議有關。瞭解這個特別日子的由來,以及為何這一天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文章探討了對於父親節的各種慶祝方式,包括與其他中文使用國家(如香港及中國大陸)之間的差異。透過歷史脈絡,深化我們對於這一節日的認識。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