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旅行家和傳教士
1860年後,台灣由於天津條約的簽訂,迎來了清朝統治以來首度的開港。不只貿易有了新的風貌,一些傳教士與旅行家,也帶著才剛被發明的照相機,來到台灣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
雖然當時的照片數量不多,且因為不是官方資料而散落各地,但寫實的紀錄特質,使得當年代的樣貌能夠更好的被後人想像。
像我們這次參考的就是清領後期的外國人攝影作品,原圖是一男一女農民使用鼓風機的照片,不過因為該圖沒有正面,所以我們也參考了馬偕牧師於武暖平埔教會拔牙的相片,該社雖為噶瑪蘭族部落,但服裝大部份已漢化,並因人物清晰頗有史料價值。
◆清末農民
一如所有年代的勞動人民,服裝都是方便不妨礙工作為主,台灣農民服裝材質通常為散熱耐磨的麻布、鳳梨布製成(冬天則為棉布)。除此之外,因為台灣天氣潮溼,農作時常有沾濕弄髒褲子的情況,因此有「水褲」(短褲)的設計。
[辮子]
不同於清初時期大部分看到的工人畫像將餘髮綁成「椎髻」,清領後期的人民已將辮子留起來了,為了防止辮子在工作時妨礙到行動,因此盤至頭頂。
[大襟衫+布帶](短衫)
大襟衫指是開右襟的上衣,徐珂《清裨類鈔》:「俗以右為大手,故名右襟為大襟」,這邊的扣子在襟上呈現ㄏ字形,有一稱為「ㄏ字領」,清末年間流行的領子大約高一公分。扣子則是傳統的布扣,以繩結串製而成。
以防衣服下擺在農忙的時候滑落,會在腰間繫一條布帶。
[水褲]
同樣為大襠褲的一種,襠部寬鬆且易於行動,但為了勞動方便,因此裁織成短褲形狀,被稱為「水褲」。
◆佃農剝削剝起來
清領時期,台灣的土地制度是採三階層的「大小租戶制」,也就是除了直接取得清政府執照的「墾首」以外,還會有下面承租的大租戶、小租戶等,就像現代的「二房東」一樣。這樣層層分割轉租的結果,就是最底層的農民淪為佃農,必須負擔大租、小租、田賦的三層剝削。
而原先擁有土地的平埔族群,也因為清廷開放漢人可以開墾平埔族的領地,使得許多漢人利用入贅、交換或是欺騙的方式來獲得土地,這也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了平埔族群的消逝。
雖然在現代佃農制度已經比較少見了,但在氣候變遷、工業化與全球化的社會下,台灣農業還是面臨許多困境,而且進口的蔬果往往因為龐大的交通里程,製造過多的碳足跡。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本地農產品,知道有什麼好吃的蔬果稻米,就用新台幣好好地地買下去,用實際行為支持台灣農業,農產品吃起來,台灣發大財。
參考資料:蘇旭珺《台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高本莉《台灣早期民間服飾》、夏門攝影企畫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