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西時期──漢人女性

荷西時期──漢人女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荷西時期的漢人女性

  荷西時期為台灣在1624~1662年間被西班牙、荷蘭統治時期。那時台灣人口以原住民為主,但已有少數漢人來台。這裡的漢人的服飾參考,皆出自達佰的《第二、三次出使大清帝國》,是荷西時期難得的漢人資料。

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

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

  這張版畫是一張描繪他們居家的生活畫面,在沒有相關文字解說時,總被人認為是描述男耕女織其樂融融的景況,然而經過翻譯後,與原來想像有所落差。據書中描述,當時台灣漢人以男性為主,女性稀少,因此許多海盜便從中國東南沿海擄掠女子來台販賣。

  在居家景況裡,男女地位也是極不平等,女性甚至不能與男性同桌吃飯,雖然版畫中並沒有太多情緒表露,但實際上背後富含著許多時代故事。

◆漢人女性服裝

raw-image

  此時的服裝與明朝中後期的漢人女性服裝相對應,衣飾主要參考版畫中左上角女性服飾。

raw-image

  從圖中可見上衣領口為圓領,內有中衣;頭髮梳起髮髻,下身穿著布裙並在腰繫一條布帶。

  同一張圖中有另一女子著「交領短衫」與布裙,在這邊先暫時不提,但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裹巾子& 包頭]

  頭髮上梳,最主要是以免髮絲落下妨礙勞動,通常是簡單的髻或是包裹布巾,是明中期民間婦女常有的髮型打扮。

清初耕織圖

清初耕織圖

〔圓領襖(衫)〕

圓領衫

圓領衫

  「圓領襖」是明制漢人服裝的一種,由於是民間穿著,台灣又遠在邊疆,不一定會按照《大明會典》中規定穿著,但服裝大致的特徵在領口部分是圓領,露出領口與袖子的中衣。而外衣圓領襖為右衽,袖子則受明中後期流行影響,較為寬大。

袖口中衣

袖口中衣

[單裙+布帶]

  下裙圖中不甚明顯,但就該年代經濟環境與人物階層判斷,應為單層布裙;腰繫布帶是為了方便工作,也有人是直接將上衣扎進裙裡,或是圍上圍裙。

◆隱沒在時代裡的女孩

  在一般的教科書裡大多描述,在缺乏女性人口的年代,「羅漢腳」多和平埔族女性通婚。但往往忘記了在海盜猖獗、黑市貿易頻繁的年代,人口販賣的也是一個帶來女性的可能。

  那些女孩飄搖過海來到這個遙遠的小島,也許有些成了大家族的一支血緣,也許有些就這麼消逝在異鄉。但不管如何,他們都難以在史書上留下記載,彷彿除了這幅版畫,沒有人記得她們的存在。

  在這個年代裡,人口買賣仍然時常發生在許多角落嗎?如果可以,希望世界上這樣的事情能越來越少,也希望讀到這裡的人,能夠記得這些沒有名字的女孩。

合作繪師:Kari Chen(喀哩)

參考資料:《第二三次荷蘭使節出使大清帝國》、文化部資料庫、《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大明衣冠圖誌》


avatar-img
台灣服飾誌的沙龍
268會員
78內容數
台灣歷代服飾誌與繪師合作,重現各年代的官員、名人、士農工商服飾,搭配細部分解與介紹。   我們會在初期每個年代各發布四到八張,結束後再逐漸依年代資料不同增加補充,期望能讓大家在找尋資料時更為方便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灣服飾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立繪重現-荷西時期,在台灣的荷蘭女性穿什麼?
荷西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穿什麼?
立繪重現-荷西時期,在台灣的荷蘭女性穿什麼?
荷西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穿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