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還蠻喜歡煮飯做菜的上班族,每天來回通勤花掉兩個小時的時間其實是很心痛的,一是要早起,不大可能在家裡準備早餐,有幾次記得前一晩泡豆子,早上一起床就放進豆漿機,刷牙洗臉整裝好,豆漿也煮好,剛可以坐下來享受一頓營養的早餐,卻左等右等,豆漿還是太燙了,怎麼一口也喝不到,就又匆匆忙忙出門。就算盡量不加班,趕到家也已經七點多,弄個像樣的有菜有湯有飯的晚餐,最快也已經八點半,所以週一到週五的晚上,不是順道買個便當就是速速下一碗湯麵,解決餓意。
也算是常常外食,只有週休二日或是假期,才有時間待在廚房做出些完整的菜餚療癒我的疲憊。因此我總是在週五中午過後就坐立難安,想著週末要做什麼菜,邀請朋友來吃什麼,下班後要去哪採買… 似乎就等著卸下一整個禮拜的忙碌和憂鬱,從食物裡獲得解脫。
喜歡做菜之外,我更喜歡閱讀食譜,偏愛西式餐點,前鎮子某家英文書店清倉,我前去買了好幾本英文食譜,書體厚重內容精采,現在一整落坐在我的床頭,睡前閱讀食譜,也是一種精神上的療癒。
收到這一本試讀的《自然好食小廚房》,正好遇上國慶連假,連夜閱讀書中備料烹調的技巧,儲存食材的方式,還有好多道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即使是偏屬雜食性、仍喜葷腥的我,看了這全素食譜也躍躍欲試。更主要的是書中的食材絕大部分都是”食物”而非加工食品,多食用五穀雜糧類的全食物,充滿原始的養分,而且作者的心意是:在最環保的前提下,吃美味且能滋養身體的食物……利用食物作為接近自然的催化劑。
每當有吃素的朋友來家裡聚餐,我貧乏的想像力只會準備一道生菜沙拉配麵包、南瓜濃湯,不然就是一鍋香菇素火鍋,把大量的青菜豆腐丟進去燙一燙而已,本書中介紹主要的食材卻是穀豆類和堅果類,這和我印象中的素食完全不一樣,也都不是我平常做菜會使用的食材,要怎麼吃?如何搭配?我一面閱讀一面在那些我覺得不太難且看起來頗美味(計算我吞口水的次數)的食譜上貼標籤,然後盤點一下廚房櫃子裡、冰箱裡的食材,決定來試做這一道「冬季味噌湯,佐紅豆、南瓜、生薑」 (p.198),剛好因應漸漸涼起來的天氣,看起來就很溫暖的樣子。
材料中用到在歐美常見的羽衣甘藍菜 (Kale),但是在台灣不易買到,而最近因為颱風風災,葉菜類也價格飆漲,我轉了一圈菜市場,一時找不到適合代替的青菜,本想就免了吧,卻在路邊發現一圓簍中放著兩把圓葉子的不知名蔬菜,坐在旁邊的婦人說一把十元。那是啥?怎麼吃?一問之下原來是詩經裡的「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荇菜,又稱水荷,燙一燙就可以吃了。我想食譜裡的做法,不過是將青菜在起鍋前放入湯裡,那這燙一燙就可以吃的荇菜或許適合喔!
另外,這湯用到兩種不同的味噌,赤味噌和醇白味噌,其實我不識味噌種類,冰箱裡就只有一盒信州味噌,那就這麼用吧!
首先要把紅豆洗淨泡水12~24小時,將浸泡水倒去 (可留著澆花),和乾香菇、昆布一起煮成高湯。香菇則撈起切片備用,昆布可丟棄做廚餘或是切片拌些鹽巴香油醃漬入味當小菜。
另外一鍋則是用麻油熱鍋,拌炒洋蔥、紅蘿蔔、南瓜,炒香了之後,加入高湯和紅豆、香菇,大火煮開再小火續煮到蔬菜軟熟。
加入味噌,溶解拌勻後加入荇菜、薑汁和海帶芽,即可關火,盛入碗中灑點蔥花,上桌。
這一鍋完全沒有加鹽或香料的湯,竟然如此好喝,味噌鹹得剛剛好,紅豆粒粒飽滿,內裡軟熟,南瓜入口即化,紅蘿蔔片香甜入味,微辣的薑味滑進喉頭生出暖意,而荇菜略為濃烈的氣味在湯裡變成清香撲鼻,這意外的搭配倒成一絕。
幾片自己做的地瓜吐司麵包,配著湯,就是一個充滿幸福和養分的晚餐。
雖然我們都知道黑心食品氾濫,難以仰賴政府把關,也知道外食多油多鹽,而且營養不均,但是要每一餐都自己下廚,還是有難度。我認為改善飲食的第一步倒不是一定要動手做,而是要認識這些食物,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縮短自己與食物的距離,更主動去接近生產這些食物的土地。《自然好食小廚房》的作者也說,透過農貿市集接觸有機農產品,選用當地當季的食材,感覺與大自然連接,幸福的生活唾手可及。近來,我們也多了許多在地的農夫市集以及網路銷售平台,提供小農生產的農產品,直接販賣給消費者,雖然並不是全都有機耕作,但也藉此鼓勵從農者追求無毒農業,注重土地的喘息與復育,從根本的健康環境才能生長出健康的食物。全食物的概念不僅是將食物完整食用,擴大來看更是要關心食物的生長環境、我們的農業政策、從農者的尊嚴,以及土地正義,如果可以用這樣的心態食用全食物,將更有意義。
本書中食材大都可以輕易取得,穀物和豆類可以到雜糧行詢問,但還是有些沒聽過或是不知長相的食物,讓很多人覺得好像材料不齊備就沒法料理,就此打退堂鼓,降低下廚的意願,其實,只要到市場走一圈,就會有意外的靈感出現,可用其他食材替換,或是根本就省略,不要造成自己的負擔,讓下廚變得輕鬆自在,更能彰顯食物的好味道喔!
書譜:《自然好食小廚房》At Home in the Whole Food Kitchen — Celebrating the Art eating well, by Amy Chap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