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鬼才聊電影【 雙子殺手 】 實驗性質的技術展示秀

2019/10/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雙子殺手》是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動作驚悚片,由李安執導,大衛·班紐夫、達倫·萊姆克及比利·雷共同撰寫劇本。該片由威爾·史密斯、克萊夫·歐文、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與黃凱旋主演。
以下無雷:
看完電影後一時間千頭萬緒,有點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談這部電影。即便你沒有進戲院看雙子殺手,大概也知道這部片的口碑不太好,票房也不好。
先談談那明顯的出戲感好了。
過於鮮明的色調讓整部電影失去了電影感,在一般的2D+24FPS電影中,色調鮮明是沒有問題的,就像漫威前十幾部電影,調色就是電視等級的表現,但用60幀去看漫威電影呢?你會瞬間意識到「天啊這個人竟然穿著戲服」、「他的動作也太尷尬了吧」、「還要多久才演完?」
我不知道是3D的技術限制還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部片在白天的色調這麼使人出戲,船上的文戲就像是某個度假村的廣告,有些文戲則像是遊戲的過場動畫,但我相信這是可以克服的技術原因。
一些鏡頭角度也會有出戲感,就像有人瞬間點醒我「嘿這是一部影片」,這是很糟糕的感覺,而雙子殺手持續讓我來回待在這個感覺裡,但我想這也是可以克服的。
扣除動作場面,李安還是用比較傳統的方法處理文戲和剪接,但隨著拍攝經驗和回饋增多,相信會有新的拍攝理論是專門用在高幀率電影的。
就像現代的電影拍攝技術和理論是一步一步的經驗磨出來,120幀的電影該如何拍出電影感,這是值得研究的事情,在雙子殺手這部電影裡,有幾場文戲的運鏡和剪接是OK的。
隨著我漸漸熟悉60幀的速率,出戲感其實逐步減少,到最後小鎮的群鬥戲,我已經沒有任何的出戲感,取而代之的,是更流暢、更細緻的觀影體驗,接著延續到結尾的白天戲,出戲感也已經壓到非常低了。
一方面是拍攝方法和技術需要改進,另一方面,人眼是可以漸漸習慣高幀率的。假設我從小就看120幀的電影長大,要我回到24幀可能也需要不少時間。
這部戲最讓我驚豔的是動作場面,極其流暢且充滿巧思,加上威爾史密斯的敬業表現,讓我回憶起他還是動作片巨星的輝煌年代。如果這些動作場面放在不可能的任務7,全世界都會拍手叫好。
我得說,我挺喜歡這部電影的。儘管有足足80%的時間使我感到不習慣跟出戲,但我從這部電影裡,看見了一個嶄新的渺小未來。
試想,如果未來世代的小孩都是看120幀的電影長大,而那時候的電影人已經知道該怎麼拍電影才能讓3D+120幀的技術效益最大化。那會是多棒的觀影體驗?
雙子殺手這部電影不會有好的評價、好的票房,我也不會推薦給其他人(除非對方不是為了娛樂),但我看了這部電影,內心深處更加佩服李安。
李安大可以繼續拍他擅長的類型,再多拿一些獎項來增添名聲的高度,或乾脆退休,他這輩子走到哪都會是令人尊敬的藝術家。
但他選擇繼續在崗位上奮戰,花心思摸索別人不曾思考過的事情,希望在串流平台逐漸崛起的年代替戲院找到另一條出路。他是真正傑出的電影人。
就「看電影獲得娛樂」這件事情,我不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實話實說就是如此,但如果你願意承擔一些風險,去看看雙子殺手裡的動作橋段,的確會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這跟48幀的哈比人是不一樣的,雙子殺手並不只是為了多一個選擇而推出120幀,它是從分鏡、拍攝到剪輯都是基於3D+高幀率這個基礎下去思考,你看到的不是「更流暢的電影」而是「不同概念的電影」,這中間的是有差別的。
如果你已經看過雙子殺手,可以想像一下,這些令你驚豔的動作設計和技術實力,如果放在蝙蝠俠的電影,或新鋼鐵人的電影,並且整部片都是以120幀去思考運鏡和剪接,最後出來的成果會有多麼不同?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在視覺上強調聲音?從黑白片到彩色片,讓人們開始思考,怎麼拍攝才會貼近真實世界?從手工特效到CG特效,讓大家開始思考,綠幕跟實景該怎麼分配才能效果最大化?很多東西在新技術出來以前,我們不會想到。
希望未來的戲院能更新設備,讓120幀成為標準,也希望未來的電影人,能繼續鑽研這項技術,讓電影啟發我們更寬廣的視野。
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逛逛,持續更新影視消息、電影梗圖和心得閒聊
52會員
127內容數
分享我對電影的看法、分析、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