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復刻主打星】我只是剛好會打棒球Anthony Rendon (上)

2019/11/06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若非蘭登(Anthony Rendon)季後賽的瘋狂表現,或許今年笑捧金盃的便不會是國民隊,然而,如果不是國民在這個十月逆勢打出奇蹟的話,或許還有很多人不認識這位聯盟最低調的巨星。
連入選明星賽都會婉拒、連拿了冠軍還是一樣冷靜,他就是蘭登,說起自己的才能,他說,自己只是剛好會拿球棒、擊得中球而已;說起棒球員這個職業,他說,我和你們沒有不同,請不要以不一樣的方式對待我。
無奈這座冠軍、以及可能即將到手的MVP,都會讓他成為休賽季最炙手可熱的自由球員之一,在蘭登生涯即將邁入新階段的此時此刻,就讓我們一起回顧其看似平凡卻散發獨特光彩的棒球路吧!
來源:截自2019年3月號《美國職棒雜誌》

從容寫意

不願過度展現鋒芒的背後,通常擁有行過低谷的經歷、知道成功並非一蹴可幾,蘭登卻並非如此,與生俱來的天賦讓他並無太多沉潛的時期。
9歲那年,蘭登開始向家鄉一名教練安斯利(Willie Ansley)學習打擊,即使眼前的男孩甚至還並未發育完全,安斯利便注意其手腕不同凡響的爆發力,「你很快就可以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東西,而這些都是天生就擁有、教不來的。」說是渾然天成也不為過,一直到後來蘭登上大聯盟後有次回家時,兒時玩伴的母親突然拿出11歲那年他擊出「生涯首支滿貫砲」的影片,眾人才驚覺影片裡那自信的揮棒姿勢簡直原封不動地在多年後搬到現在這個舞台。
即使從不願多談論自己的成就,場上的成績總會自然替蘭登發聲,大一時他就成為史上首位同球季榮獲美國聯盟(Conference USA)票選的最佳球員及最佳新人,隔年甚至因《棒球美國》雜誌將其選為全美最佳球員,讓休士頓市長宣布2010年6月29日為當地的「安東尼‧蘭登日(Anthony Rendon Day)」,同年他再獲知名的迪克豪瑟Dick Howser Trophy),歷屆得獎者包括後來的隊友史特拉斯堡(Stephen Strasburg)、普萊斯(David Price)、泰雪拉(Mark Teixeira)等著名好手。
陪伴走過上述風光時期的大學教練葛拉漢(Wayne Graham)則以更好的比喻讓所有的殊榮轉換為更實際的畫面,稱子弟兵揮擊時電光石火的瞬間令他想起那親眼看過無數次的英姿:「你想看看漢克‧阿倫(Hank Aaron)的『輕彈(flick)』嗎?(蘭登的揮棒)就是了。」除此之外,他更說蘭登不只擁有一名強打者該擁有的火力,在守備上亦有出色的臂力及移動速度,如此全能的表現若要拿另一名聖殿入龕者比擬,就是費城人三壘手史密特(Mike Schmidt)。
蘭登在國民正式站穩先發位置乃因2014年齊默曼(Ryan Zimmerman)正好進入傷兵名單,事實上職業生涯也進入中後段的齊默曼一直有將這個同時肩負攻擊重任的熱角位置交棒的想法,當時看到蘭登打擊練習時,他便知道時候到了,「看著球如何被他擊出,」無論是球的旋轉幅度或是分別落在外野的三個深遠角落,這位縱橫沙場多年的前輩讚道,「真的很不一樣。」
「我觀察到投手如何應付他,而他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做出調整,」前隊友史戴曼(Craig Stammen)則說道,「沒有一種特定的方法可以讓他出局,聯盟有很多好打者,但如果你運用某種方法攻擊,就可以讓他們出局,但(蘭登)證明自己可以對付每位投手,每一隊大概只有一兩位(能對付他),有些隊伍甚至找不出一位。」
面對各方盛讚,蘭登卻永遠像置身事外,面對揮擊瞬間的爆發力、或者攻擊幾乎沒有死角的能力,他說:「我只是閉上眼睛,然後盡我所能地將球擊遠一點。」
被問起這些能力從何而來,他則只會聳聳肩、靠著休息區的欄杆、望向眼前那片藍得沒有一絲雲彩的天空:「在天上的祂吧,上帝給了我這些能力。」
這是一個一般人聽到會滿頭問號、採訪的記者會無奈苦笑的答案,只可惜,蘭登並沒有要為你擔心這麼多。
來源:截自2019年3月號《美國職棒雜誌》

絢麗不奪目

「這是屬於安東尼‧蘭登的一天!」
賽事主播激動高亢的嗓音隨著蘭登第三個打席的本日雙響砲,讓初春的華盛頓特區彷彿提前進入了熱情四溢的仲夏,只不過這個慶賀還是來得太早一點,因為接下來的三個打席蘭登不僅再敲轟、來支清壘的二壘安打……,2017年4月30日迎戰大都會一役,他正式完成6支6、3轟、10打點,這項史無前例的單場新猷。
而這幾乎是蘭登職業生涯少數躍上舞台正中央、成為鎂光燈焦點的時刻了。
其他時刻,他就像一位受雇於企業的公司員工,「稱職」扮演一名球員該有的角色、在各項數據上繳出聯盟頂尖之列的成績。來到大聯盟第一個完整賽季,他的WAR值(綜合貢獻指數)即是國民隊與國聯三壘手之首、並一舉拿下國聯得分王、銀棒獎等殊榮;隨後雖因膝傷加上被調至二壘影響表現,但健康無礙後隨即獲頒東山再起獎,證明自己一直是球隊無法或缺的支柱。
「他讓棒球看起來簡單、讓一切看起來毫不費力,如果他不是一位(如此低調)的選手,我想大家會對他有多一點討論。」國民二壘手T‧透納(Trea Turner)不禁為隊友穩定的表現打抱不平,「如果他今天撲救了一球,眾人只會平淡的反應『喔,你看他又接了一球』,因為這件事對他來說就是每天都會發生一樣,但他確實做了很多事來幫助球隊獲勝。」
穩定成為蘭登的代名詞,對於自己的貢獻也總只是淡淡地說:「我希望每一年結束時在攻擊及防守上都能有很好的表現。」沒有太多起伏的表現如同他沒有太多起伏的情緒,也使蘭登在討論度上成為可有可無、一抹近乎隱形的身影,這從當天賽後受訪就可以看出:
「你對球隊能以23:5大勝有什麼看法?」
「我當然很高興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但比賽真的有點太長了。
「你是史上第13位達成單場10打點的選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我們的投手表現出色、將失分壓在5分以內,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有贏球而已。」
「我要做什麼才能讓你談論你今天的打擊表現呢?」
「門都沒有。」
就像上述這樣的景況,關於棒球,關於自己,蘭登通常不願多說些什麼。還自稱長大的過程中從沒看過一場球賽,反而比較常看歷史頻道,「我不看棒球,比賽太長、太無聊了。」
有趣的是,出身德州的他更常談起火箭隊,或是哈登(James Harden)能不能獲選MVP這類話題。「他以為他自己在打NBA。」齊默曼總愛這樣取笑他的隊友。不能否認的是,在每個男孩成長的過程中,找到足夠數量的同儕組隊打籃球比棒球容易得多。蘭登甚至還曾開玩笑地給自己寫了一份球探報告:身材不算高大但不是個很好的運球者,比較像個手感發燙的射手,防守方面的技術則略過不提,「總之正好挺適合火箭隊的。」賽前總會在國民球場打擊籠旁邊的一座籃框練習跳投的蘭登說道,「我喜歡直接站在三分線上投籃,享受得分的感覺。」
說起籃球,蘭登總是笑顏逐開、侃侃而談,若要他談棒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家喜歡把我們供在神壇上,好像我們是更成功的人,但這一切只因為我們從事職業運動。我和你是一樣的,只是剛好知道如何打棒球,但我可能無法做其他人在做的工作、與他們一樣出色,但沒有人會讚揚這些在各自領域中表現傑出的人,只是因為我們出現在電視上,而大家對待我們的態度就不太一樣了。」

只是個普通人

從外界的眼光來看,蘭登不與媒體親近的習慣不僅令人費解、更可能一下子就被冠上「大牌」、「驕傲」等負評,但細想之後會發現「棒球」以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對球員來說也不過只是一份維生的工具、一份職業,蘭登的疑惑並非毫無道理:老師會需要天天接受採訪嗎?鑽油平台工人需要拍攝宣傳影片嗎?那麼為什麼自己需要?「你覺得我是一個棒球員,所以你覺得我比別人更棒?這沒有道理。」
務實到近乎無趣的個性與蘭登的成長背景脫不了關係,蘭登的父親瑞恩(Rene)不靠球棒而是靠球桿維生、是一名業餘撞球選手,「如果你看過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那部電影,他的人生就與劇情相去不遠。」蘭登說道。
在片中保羅紐曼(Paul Newman)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分別飾演一老一少的撞球選手,象徵兩種價值觀之間的拉扯──以這項運動獲取財富或者以球技吸引更多好手挑戰。蘭登回憶,父親常常擊敗在電視上見到的職業撞球員,若當年他可以巡迴全美、參加錦標賽,或許便擁有揚名立萬的機會,但他選擇留在休士頓、陪伴蘭登兄弟成長。
即使擁有一項頂尖的能力,代表的終究是謀生的技能而已,這是年少時期就跟在父親身旁工作就悟得的道理。蘭登小時候就為了替所處的少棒聯盟募款,在父親工作的撞球間兜售糖果、父子倆常這樣一起工作至凌晨兩點。
後來蘭登不輕易讓情緒影響比賽的能力,也源於看過父親工作的模樣,要是輕易讓情緒左右,是攸關一天收入、全家溫飽的大事。「他可以在九局下面對金布瑞爾(Craig Kimbrel)跟在後院打威浮球一樣,」國民隊打擊教練舒(Rick Schu)對處變不驚的蘭登就曾這麼形容,「他始終深信自己的能力,永遠不會驚慌失措。」
自知是父親的捨己無私,才能成就如今成為職業運動員的自己,蘭登無論卸下球衣與否都還是認為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據說休賽季回到老家時,他會和家人朋友約定,不談與棒球相關的話題。關於這點,去年7月升格父親、迎接女兒艾瑪(Emma)來臨的他又有另一點新的堅持,就是將來不會將孩子帶到休息室,他表示自己成長的記憶是在家裡的社區騎腳踏車,而現在其他球員的孩子「卻在和30歲的球員當朋友。」
不喜與媒體打交道、甚至婉拒受訪是常有之事,待在國民隊、身為國聯的三壘手,該說蘭登是幸運或不幸呢?
--待續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加入 MLB星系 Galaxias MLB 粉絲團或追蹤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mlbgalaxias/,持續接收豐富的大聯盟動態。更別忘了註冊或登錄方格子,並追蹤《MLB星系》在方格子的寫作平台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K會員
633內容數
由著名雜誌刊物《美國職棒雜誌》前編輯群共同經營,透過社群運作與運動書寫傳遞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囊括賽事、人物、趨勢、考古、科學、文化等面向的討論與寫作,以共享、交流大聯盟棒球的各種樂趣。是一個入門進階兩相宜,有專業有歡笑、有感動有淚水的優質棒球文字聚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