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人題目解答

篩人題目解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一篇的重點在 --- 問題1有關於邏輯與思考, 而問題2則是有關於報酬和風險, 我相信有這兩項利器在市場上便很容易討生活; 現在把參考答案獨立在這邊:

問題1:
鱷魚是兩段式6句話 --- 如果你說的是實話, 因為你不要這個小孩了, 那就給我囉! 如果你說的是謊話, 違反了先前答應我要說實話的條件, 那小孩還是歸我!
(類比鱷魚的兩段式6句回話才不會吃虧): 如果我說的是實話, 我遵守了條件, 小孩應該要還給我! 如果我說的是謊話, 也就是我沒有不要這個小孩, 那小孩不就是仍然要還我啊!

問題2:
0050跟蹤的是台灣50指數, 而台灣50指數想跟的是台股, 因此0050的報酬率目標是等同於台股; 而風險分為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其中可以透過分散投資來互相抵消的風險,稱作「非系統風險」,而無法因分散投資而消除的風險稱「系統風險」,系統風險多半與整體市場有關,並無法因為你的廣泛分散投資,就可以避開。經計算隨著投資組合中個股的數目的增加,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系統風險,也讓總風險降低. 台灣50指數存在的目的是用最少的股票組合來代表台股市場, 做出BETA趨近於1 的組合, 等於台股大盤漲跌1%, 台灣50指數也漲跌1%, 把非系統性風險降到最低

一般來講, 股票在大約12檔左右, 它的分散效果就很好了, 再增加股票檔數, 分散風險的邊際效用就會下降, 雖然效用下降但畢竟還是多少能讓風險降低; 按照 Fisher and Lorie 的研究, 大約要30檔股票左右才能稱得上是95%以上分散風險 --- 或許道瓊是30支成分股也基於此種考量

相對地, 台股大約在50檔左右時達到了BETA趨近於1的效果, 再增加股票檔數, 分散風險的效果已經很差了! 個股檔數和風險(標準差)的相關可見下圖:

個股數和風險的關係圖

個股數和風險的關係圖


avatar-img
自營家的沙龍
20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自營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下2個考古題, 是我成立的非營利(無償)的FB社團 --- 選擇權雙邊交易, 在今年(2019)初篩選成員的題目; 這個社團會每日實單展示版主的各種選擇權策略, 且直到結算有多少損益來做結!
雖然都是用 [波動率] 這三個字, 但常常可以發現大家不見得說的是同一件事! 為了避免混淆,將四種常見的價格波動率類型說明如下:
日軍南京大屠殺漫畫 最近又看了一個0206的案子, 當時對期交所的改革也有過一些評論 --- 模型(ex: BS)不是市場本身 www.optionshare.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43&extra= 0206事件前, 我一直覺得賣方為主策略的最大優點是
2018年2月6日可能受到前一晚美股下跌千點的帶動, 台指期盤中有較往日相對重的下跌, 槓桿程度過度的賣方被掃出場; 不少維持率低於25%的交易人被強制平倉砍單, 由於目前期商的做法是 --- 不論賺賠部位而整戶砍出, 可能引發了類似蝴蝶效應的結果, 讓邏輯上(2/21結算日)應該賺錢的賣買權也受傷
買賣權等距市價比值 上圖全名叫做 ---買賣權等距市價比值, 是一種挺有邏輯性的市場測溫計, 而且重點是植基於真槍實單(金錢)砸出來的權利金報價之上
十幾年前還在上班累積操作資金的時候(沒辦法! 沒有富爸爸), 從事的是資料科學(data science)相關, 也是Oracle ERP的data architect, 並受過SAP Data Warehousing 模組的訓練
以下2個考古題, 是我成立的非營利(無償)的FB社團 --- 選擇權雙邊交易, 在今年(2019)初篩選成員的題目; 這個社團會每日實單展示版主的各種選擇權策略, 且直到結算有多少損益來做結!
雖然都是用 [波動率] 這三個字, 但常常可以發現大家不見得說的是同一件事! 為了避免混淆,將四種常見的價格波動率類型說明如下:
日軍南京大屠殺漫畫 最近又看了一個0206的案子, 當時對期交所的改革也有過一些評論 --- 模型(ex: BS)不是市場本身 www.optionshare.t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43&extra= 0206事件前, 我一直覺得賣方為主策略的最大優點是
2018年2月6日可能受到前一晚美股下跌千點的帶動, 台指期盤中有較往日相對重的下跌, 槓桿程度過度的賣方被掃出場; 不少維持率低於25%的交易人被強制平倉砍單, 由於目前期商的做法是 --- 不論賺賠部位而整戶砍出, 可能引發了類似蝴蝶效應的結果, 讓邏輯上(2/21結算日)應該賺錢的賣買權也受傷
買賣權等距市價比值 上圖全名叫做 ---買賣權等距市價比值, 是一種挺有邏輯性的市場測溫計, 而且重點是植基於真槍實單(金錢)砸出來的權利金報價之上
十幾年前還在上班累積操作資金的時候(沒辦法! 沒有富爸爸), 從事的是資料科學(data science)相關, 也是Oracle ERP的data architect, 並受過SAP Data Warehousing 模組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