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01 武漢肺炎下的台港澳實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疫情漸漸嚴峻的農曆新年前後,我們一家連橫出事,要不斷進出醫院,口罩短缺下也只能無可奈何地硬撐着。在同一段時間,不管是台灣、香港抑或澳門,都推出不同的防疫措施,不外乎都是減少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停課停班等等…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環境中,最能看到事物的光明與陰暗。

raw-image

自從踏入2020年,天爸身體突然出現狀況,左眼更一度伴隨腰痛而失去視力,雖然失去視力只是短短的一兩分鐘,但那種面對健康威脅與恐懼是前所未有的,當然馬上進院檢查,幸無大礙。同一天晚上,天一跌倒站不起來,送院後發現骨頭有一點裂開…再過了一星期,天爸感染A型流感,並傳染給大天二…結果大天二高燒不退,整個年三十與年初一,我們一家就在醫院中度過。電視上報的是武漢肺炎情況、是台灣政府應對口罩措施公佈;FB中是香港政府無力應對疫情的慌亂,與及澳門政府有效與全民抗疫…

(⋯⋯⋯⋯一張圖片)

在面對疫情時,台灣與澳門政府的公開透明、反應快速,所有香港人都同聲讚好,香港人曾經慘受SARS之苦,299人因此死亡,至今傷口仍未痊癒,所以香港人非常期望香港政府有台灣或澳門政府一半能力。可惜香港政府無意防疫,更大開關門歡迎中國遊客來港醫病,香港人只能自救,醫護被逼以罷工力求封關及確保醫療資源充足;連醫護都裝備不足,何況民間?嚴寒冷冬中,老人家午夜開始在街上排隊,期望日出之後能買到台幣近千元一盒的口罩,但往往只因慢了一步,辛苦排隊的結果還是無功而返…消毒藥水、清潔用品、米、廁紙、衛生巾…一切一切都成為政府既不封關又無意防疫下的搶購品,然後政府反過來指責香港人。天下之間只有香港人犯錯,香港政府永遠不會做錯,經歷半年的抗爭後,香港政府仍未懂得反思己過!

澳門人口密度之高,與中國往返之頻密,又不乏自湖北到澳門工作的人…理應澳門的疫情會一發不可收拾,但澳門政府反應之快不輸台灣,更重要是當政府呼籲不要外出時,澳門人真的不外出、不拜年、不聚餐,安份地留在家中。當賭場也關門,連同公務員也是Home Office、公園及行山路徑也封閉後,差不多大半個澳門停止運作,天爸所有澳門朋友都非常乖留在家中,互相交流在家中的親子心得…

(⋯⋯⋯⋯一張圖片)

(⋯⋯⋯⋯一張圖片)

(⋯⋯⋯⋯一張圖片)

raw-image

香港政府同樣呼籲避免聚會及外出,但結果呢?香港警務處長在此刻不戴口罩,與一群藝人相擁吃喝玩樂;60名警員聚餐結果成為傳播武漢肺炎的現場…至於一般香港人沒有不上班的自由。正因為政府防疫失當,現今已經引發結業潮停薪潮…偏偏此刻的香港人想自救防疫,是要用金錢買回口罩與清潔用品的,手停不只口停,更連健康也要賠上。

(⋯⋯⋯⋯一張圖片)

台灣政府反應快,連橫封鎖中港此等疫區的遊客,香港人雖然受影響,但是沒有任何抱怨,更是羨慕台灣人的政府如此果敢。卻可惜,就是幾個自私的香港人不顧居家檢疫的要求,令香港人聲譽大大受損;同時幾位因為封關而不能來台繼續學業的同學抱怨,結果又惹來台灣朋友的反感。我們當然明白同學的無奈,很想幫助他們,但更明白防疫陣線必須堅守,也只好請大家共度此刻時艱。學校或許可以想想辦法,讓這些港生影響減少。問題解決了,衝突自然就會消失,台港兩地觀感才能正向發展。

有一位香港人來台旅遊時救了一位墮河女士,好人好事也獲當時民眾讚好,但這位旅客感慨即使再多香港人的好人好事,再多與台灣人站在同一陣線,認同台灣做法,好像也無補於事,很怕香港人自此難容於台灣人的心中。或許等到疫情好轉,彼此友善的門才能再次打開吧。

註1:「⋯⋯⋯⋯」的部份是收費讀者才看到的資訊喔!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不然部份收費文章就可能會錯過啊!訂閱請按我,謝謝!

註3:不管你有沒有訂閱,你都可以按以下「贊助」來支持天爸及天媽喔!謝謝!

註4:歡迎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了解更多天爸的想法喔!

註5:如果你會粵語,歡迎到《親子・生活・去台灣》,天爸不時會有粵語影片發佈喔!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三個仔女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物極必反,今天種下的一些因,其實有不少,只是順著人為的形勢而逼出來的。
Thumbnail
物極必反,今天種下的一些因,其實有不少,只是順著人為的形勢而逼出來的。
Thumbnail
當台灣人為疫苗遲遲未到而擔憂時,天爸把香港人冷待疫苗的事告訴大家。當時大家好像不能理解,覺得只要疫苗到手,台灣就可以回到那個沒有疫情的快樂時光。但是香港人不這樣覺得,一種剛剛研發出來的疫苗,你要把它注射入身體之內,會不會太冒險了一點?至少你要知道有何風險啊!
Thumbnail
當台灣人為疫苗遲遲未到而擔憂時,天爸把香港人冷待疫苗的事告訴大家。當時大家好像不能理解,覺得只要疫苗到手,台灣就可以回到那個沒有疫情的快樂時光。但是香港人不這樣覺得,一種剛剛研發出來的疫苗,你要把它注射入身體之內,會不會太冒險了一點?至少你要知道有何風險啊!
Thumbnail
疫情來襲,比想像中來得急速可怕,最可怕不是會殺人的病毒,而是影響每一個人的「防疫生活」。因為防疫,小孩要留在家中;因為防疫,家人也得留在家裡工作⋯⋯當然還有更多可怕的防疫情況,但如果有留意全球的防疫慘況,其實台灣在很多地方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Thumbnail
疫情來襲,比想像中來得急速可怕,最可怕不是會殺人的病毒,而是影響每一個人的「防疫生活」。因為防疫,小孩要留在家中;因為防疫,家人也得留在家裡工作⋯⋯當然還有更多可怕的防疫情況,但如果有留意全球的防疫慘況,其實台灣在很多地方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新竹33度高溫,餐廳外站滿等待入內用餐的客人,我們一家也在其中。小孩在店外奔跑嬉戲,天爸滑着手機,Facebook一幕幕香港街頭荒謬畫面,讓天爸看得很心痛…香港因為抗疫,7月29日開始不允許在餐廳內用膳,街道上不能二人以上同行,街道上不能脫下口罩。無數工人冒着犯法危險,在路邊脫下口罩蹲坐街頭用餐…
Thumbnail
新竹33度高溫,餐廳外站滿等待入內用餐的客人,我們一家也在其中。小孩在店外奔跑嬉戲,天爸滑着手機,Facebook一幕幕香港街頭荒謬畫面,讓天爸看得很心痛…香港因為抗疫,7月29日開始不允許在餐廳內用膳,街道上不能二人以上同行,街道上不能脫下口罩。無數工人冒着犯法危險,在路邊脫下口罩蹲坐街頭用餐…
Thumbnail
宜蘭黃昏六點前後仍有日光,天爸悠閒地在羅東散步,文化工場旁是一條慢跑徑,輕裝便衣三三兩兩緩緩沿路徑往前跑,徐徐經過旁邊的極限運動場。運動場內沒有少年瘋狂反地深吸力,而是孩子們沿坡下滑,將反地深吸力的場地變成證明地深吸力的實驗室。幾個老婆婆在旁邊聊天,既輕鬆又自在。大家知道嗎,香港目前不能這樣子!
Thumbnail
宜蘭黃昏六點前後仍有日光,天爸悠閒地在羅東散步,文化工場旁是一條慢跑徑,輕裝便衣三三兩兩緩緩沿路徑往前跑,徐徐經過旁邊的極限運動場。運動場內沒有少年瘋狂反地深吸力,而是孩子們沿坡下滑,將反地深吸力的場地變成證明地深吸力的實驗室。幾個老婆婆在旁邊聊天,既輕鬆又自在。大家知道嗎,香港目前不能這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