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19 一頓飯的差距 香港疫情下的街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竹33度高溫,餐廳外站滿等待入內用餐的客人,我們一家也在其中。小孩在店外奔跑嬉戲,天爸滑着手機,Facebook一幕幕香港街頭荒謬畫面,讓天爸看得很心痛…香港因為抗疫,7月29日開始不允許在餐廳內用膳,街道上不能二人以上同行,街道上不能脫下口罩。無數工人冒着犯法危險,在路邊脫下口罩蹲坐街頭用餐…

raw-image

記者問政務司長,在堂食禁令下,香港人是否可以在路邊用餐呢?官員答說可以回辦公室,或者到郊野公園用餐。這回答比何不食肉糜更過份,莫非人人都有辦公室?地盤工人、快遞從業員、送貨員、清潔工人…他們可以怎麼辦?

一位朋友買了一個便當,找到天橋樓梯處坐下,與一位清潔工叔叔相距不遠。二人聊起,清潔工叔叔是典型手停口停基層市民,住劏房,夫妻二人收入僅僅夠開支,生活艱難。朋友細問之下,原來他的公司都要解僱員工,人手減少,清潔工叔叔一天做十幾個鐘。疫情之下,他最怕失去工作,已經懶理是否會被感染,他雖然對政府防疫不力有不滿,但他自覺人微言輕,有工開有瓦遮頭已經好滿足。

raw-image

香港政府從來沒有正視過低下階層的尊嚴,公廁清潔工人,要在公廁內用餐已不是新聞,但政府只管把職務外判,無視自己應當管理的責任。

很多苦力辛苦半天,只求在中午時有瓦遮頭,吃一頓溫飽的午餐,喝一杯清涼的啤酒消去半肚子氣。結果他們今天沒有辦公室,也來不及去郊野公園旅遊用餐,只可以蹲坐街頭。正好這一天,天降暴雨,辛苦求兩餐的香港人,狼狽加狼狽。但香港人一向樂天,還有空整理出一些笑話:廁所在中午時間不容許上廁所,把廁格空間變身用餐空間,那大家不就有瓦遮頭了。

權貴也很可憐,他們去不了半島或四季酒店用餐,只能相約其他富豪朋友到官邸或辦公室中,由御廚為他們炮製出色香味俱全的三餐。或許他們一邊把酒言歡,一邊暢談香港是自由港,哪有可能封關…另一方面抱怨香港人太自由,讓疫情一直反覆…同一時間,就是這些權貴要求政府豁免商人及工作原因人士檢疫,讓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但千錯萬錯,權貴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錯,即使有錯,也是香港人的錯。他們自以為自己跟人民都受禁令限制,他們也是疫情的受害者。但一頓飯之間,我們看到香港人與權貴之間的距離。

我們在台灣,已經過着再平凡不過的自由生活,當全球都在慌亂抗疫期間,我們可以計劃周末旅行,安排孩子參加營隊。暑假陪伴孩子的,不是封鎖的公園與不能脫下的口罩,而是笑聲、奔跑、汗水…

raw-image

天爸與孩子用餐完畢已經快要二時,回頭一看,發現餐廳內的人潮已經散去,各人回到工作崗位之中繼續努力。空空桌椅旁的高牆,正好塗鴉着仿八九十年代香港街頭常見的九龍皇帝墨寶,那個自由的時代,那個自由的空氣,隨新殖民政府高高在上的潔癖政治,一切都一去不返了。

註1:「⋯⋯⋯⋯」的部份是收費讀者才看到的資訊喔!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不然部份收費文章就可能會錯過啊!訂閱請按我,謝謝!

註3:不管你有沒有訂閱,你都可以按以下「贊助」來支持天爸及天媽喔!謝謝!

註4:歡迎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了解更多天爸的想法喔!

註5:如果你會粵語,歡迎到《親子・生活・去台灣》,天爸不時會有粵語影片發佈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三個仔女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9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5/01/20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2024/12/23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當香港剛剛經歷完第五波COVID-19疫情, Omicron病毒在社區大型爆發,超過100萬人染疫,約有9000宗死亡。經過四個月的折磨後,據知至今已經形成群體免疫,社會逐步回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但不是正常生活,新香港不可能正常生活)。當香港疫情見到𥌓光時,台灣才剛剛開始進入爆發期。
Thumbnail
疫情來襲,比想像中來得急速可怕,最可怕不是會殺人的病毒,而是影響每一個人的「防疫生活」。因為防疫,小孩要留在家中;因為防疫,家人也得留在家裡工作⋯⋯當然還有更多可怕的防疫情況,但如果有留意全球的防疫慘況,其實台灣在很多地方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Thumbnail
疫情來襲,比想像中來得急速可怕,最可怕不是會殺人的病毒,而是影響每一個人的「防疫生活」。因為防疫,小孩要留在家中;因為防疫,家人也得留在家裡工作⋯⋯當然還有更多可怕的防疫情況,但如果有留意全球的防疫慘況,其實台灣在很多地方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Thumbnail
因為無能政府,今天迎來第一天的口罩令和禁堂食令。 口罩令規定所有人在公眾場地,不論室外及室內都必須戴口罩,豁免情況只限進食、喝水、吃藥、身體有毛病者及2歲以下小童,吹煙也不能。而禁堂食令就是所有餐廳都只準做外賣,不能在餐廳內進食,餐廳員工除外,而限聚令則縮減至2人。 在嚴令下的第一個下午,網上
Thumbnail
因為無能政府,今天迎來第一天的口罩令和禁堂食令。 口罩令規定所有人在公眾場地,不論室外及室內都必須戴口罩,豁免情況只限進食、喝水、吃藥、身體有毛病者及2歲以下小童,吹煙也不能。而禁堂食令就是所有餐廳都只準做外賣,不能在餐廳內進食,餐廳員工除外,而限聚令則縮減至2人。 在嚴令下的第一個下午,網上
Thumbnail
新竹33度高溫,餐廳外站滿等待入內用餐的客人,我們一家也在其中。小孩在店外奔跑嬉戲,天爸滑着手機,Facebook一幕幕香港街頭荒謬畫面,讓天爸看得很心痛…香港因為抗疫,7月29日開始不允許在餐廳內用膳,街道上不能二人以上同行,街道上不能脫下口罩。無數工人冒着犯法危險,在路邊脫下口罩蹲坐街頭用餐…
Thumbnail
新竹33度高溫,餐廳外站滿等待入內用餐的客人,我們一家也在其中。小孩在店外奔跑嬉戲,天爸滑着手機,Facebook一幕幕香港街頭荒謬畫面,讓天爸看得很心痛…香港因為抗疫,7月29日開始不允許在餐廳內用膳,街道上不能二人以上同行,街道上不能脫下口罩。無數工人冒着犯法危險,在路邊脫下口罩蹲坐街頭用餐…
Thumbnail
宜蘭黃昏六點前後仍有日光,天爸悠閒地在羅東散步,文化工場旁是一條慢跑徑,輕裝便衣三三兩兩緩緩沿路徑往前跑,徐徐經過旁邊的極限運動場。運動場內沒有少年瘋狂反地深吸力,而是孩子們沿坡下滑,將反地深吸力的場地變成證明地深吸力的實驗室。幾個老婆婆在旁邊聊天,既輕鬆又自在。大家知道嗎,香港目前不能這樣子!
Thumbnail
宜蘭黃昏六點前後仍有日光,天爸悠閒地在羅東散步,文化工場旁是一條慢跑徑,輕裝便衣三三兩兩緩緩沿路徑往前跑,徐徐經過旁邊的極限運動場。運動場內沒有少年瘋狂反地深吸力,而是孩子們沿坡下滑,將反地深吸力的場地變成證明地深吸力的實驗室。幾個老婆婆在旁邊聊天,既輕鬆又自在。大家知道嗎,香港目前不能這樣子!
Thumbnail
在疫情漸漸嚴峻的農曆新年前後,我們一家連橫出事,要不斷進出醫院,口罩短缺下也只能無可奈何地硬撐着。在同一段時間,不管是台灣、香港抑或澳門,都推出不同的防疫措施,不外乎都是減少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停課停班等等…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環境中,最能看到事物的光明與陰暗。
Thumbnail
在疫情漸漸嚴峻的農曆新年前後,我們一家連橫出事,要不斷進出醫院,口罩短缺下也只能無可奈何地硬撐着。在同一段時間,不管是台灣、香港抑或澳門,都推出不同的防疫措施,不外乎都是減少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停課停班等等…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環境中,最能看到事物的光明與陰暗。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本該喜氣洋洋,沒想到一朝醒來回到2003年,一樣是瘟疫侵襲、一樣是巨星殞落…2003年的香港是人間煉獄,2003年的香港頓變死城,2003年的香港……我們都不想再記起。而今,雖然我們一家都在台灣,但仍然感受到香港人的痛苦與驚恐。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本該喜氣洋洋,沒想到一朝醒來回到2003年,一樣是瘟疫侵襲、一樣是巨星殞落…2003年的香港是人間煉獄,2003年的香港頓變死城,2003年的香港……我們都不想再記起。而今,雖然我們一家都在台灣,但仍然感受到香港人的痛苦與驚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