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在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跟大家說再見,在蛇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好好兌現再見的承諾。
先從農曆年前大掃除開始說起,在最後一班垃圾車來到前,天爸忙著把一件又一件隨處亂放的舊物收好。如果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保留價值的,就試著丟掉。我們一家五口,再加上兩位不時來短住的長輩,人口不少,家中的東西可想而知有幾多。每人都有自己所愛,每人都有堅持不丟棄的物品。
像天爸,小學時的學生手冊,中學時的作文本、週記、用過的錢包、已經絕跡的電話簿⋯⋯所有零零碎碎的舊物放滿一整箱。不只如此,結婚後慢慢收藏的雜誌如《飲食男女》就有九盒,疊起來可有一個人那麼高;從中學收集的漫畫與廣播劇小說佔滿書櫃;CD、VCD、DVD仍有珍藏;最多的是相簿,不管是自己小時候的,還是結婚後的,一本一本數不清。如此重要的物品,怎可以隨便丟掉呢?
當然可丟之物還是比較多,例如冰箱之中未吃完的剩飯剩菜,已經不合穿的衣服,從不同觀光工廠或活動中拿回家的紀念物⋯⋯趁主人未注意時,趕快清一清,以免歲月一下子過去,又變成被時間加持的寶物,到時候想丟也捨不得丟。
不少來過我們家的朋友,都苦勸我們斷捨離,試著學會丟棄舊物。然而那些物品,不少是源自「愛」而出現或保留。例如天媽怕家人吃不飽,所以習慣多買一點的食物;從家鄉帶回來的零食,捨不得吃,怕吃完就消失,如此一放又經年。以上種種難道不是出自一份愛嗎?「愛」要珍惜,如何丟掉呢?
以前香港的家小小的,也捨不得放手,現在在台灣住的空間變大,可收藏的地方增多,為何不好好保留?因為移民台灣,現在我們可以做到一些在香港做不到的事,為何放棄?為何棄權?
新年大家會說去舊迎新,但舊的歲月舊的時光明明就很好,何必去舊呢?只要不隨意迎新,讓舊的保持價值,不就減少了浪費?
有人說「舊情太多,新生活要好好過⋯⋯讓我將生活徹底擊破,砌一個全新的我」,然而這些好好珍藏的舊物,每一件都有一個故事,都能證明我們曾經相信的、懷念的、值得相信的曾經存在,「願我一生去到終結,無論歷盡幾許風波,我仍然能夠講一聲,我係我」。
新一年,祝大家珍惜眼前一切,爭取幸福,記住美好的時光絕非必然,不努力維繫,不努力珍惜,就會成為沒有價值之物,幸福亦會瞬間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