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民族主義”綁架我並不會讓我更認同台灣的任何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空心二胡

raw-image

除非是發洩情緒,不然我很少提到我關於自我認同這部分。但是如果真的要認真談這件事情,我的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說其實我在台灣生活這麼久,我從來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光是透過網路和現實的互動,我不敢說我對大陸有情懷,但是我確實是覺得台灣沒有讓我有種“家”的感覺。所以當有人要拿台灣民族主義,特別是以台獨價值觀為主的“超正統台灣人”拿民族主義要求我要認同台灣的一切,這讓我很難接受這些事情。

我曾經在臉書的“匿名文圈”看到一個貼文,內容是一個同時在大陸寫文的台灣人因為自己文章被台灣人抄襲,但是因為他在台灣沒有名氣所以只能吃啞巴蓮的事情。這篇文章一發出來就有一個網友(可能年紀很小)就對他說“你不喜歡,你就回去(大陸)阿,你不要在台灣啊”,之後這位貼文者他爆氣對這位網友說“我就是台灣人,我要回去哪裡?”

當然還不用說我已經很多次因為表明自己支持的政黨,而不被當做同伴,甚至被找理由否定我的身份,以及把我趕走的事情,甚至是對我抱持惡意就算了還抹黑我的事情。

我現在如果要評論台灣的風氣,我覺得台灣現在的狀況其實不太好,原因是因為我在十幾年前我不會遇到像這樣的道德難題,我不會因為我罵一句話可能會因為別人覺得不OK就說這整件事情全都是我的錯;不然就是一件事情的對錯,只憑一個“台灣民族主義”去歸類這件事情應不應該被重視,如果你不是台灣人就把人趕走而不解決這些事情,我不覺得這種態度對兩岸是有益的,我覺得台灣人這種態度反而讓我覺得被排斥而無法完全融入台灣這個地方的感覺。

說實話其實也不是只有這兩件事,現在很多台灣年輕人,會因為你這個人不支持台獨,哪怕彼此有共同嗜好,這個人也會很容易被孤立、排擠,以及受到敵意,認為你不支持台獨你什麼都不是,而不是像十幾年前一樣,即使我們彼此政治立場不同,只要我們有共同嗜好,我們都是好朋友。

我今天會說這些話不是我在嫌棄台灣,而是因為我永遠不可能離開台灣所以我才希望台灣能夠變好。可是在現在“台灣民族主義”日趨極端的情況下,我很難想見以後台灣還能不能像十年前一樣,有良好的言論環境,以及有老派的溫情。

之前我跟一個提倡身體意識的女權大V討論我對於她的理念的想法,我先給她我的照片,讓她能夠理解“我對我的言論是負責任的”,然後再接續我對她的想法是:“也許大部分時候我不同意她的觀點,但是我覺得每個人為提倡理念的努力,如果是抱持善意的話,還是有她的價值在”。

她跟我說她看了我留言以後就哭了,因為她其實看留言都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我們可以想見其實現在的人愈來愈刻薄,哪怕是同樣都是支持性別平權的人,可能也會因為一些世俗價值觀(例如噁心胖子)就惡言相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現在的台灣最缺乏的其實是“人的味道”而不是什麼人權之類的,當然台灣最美的,恐怕從來也不是“人”。

我知道很多人光是看到我把台灣跟大陸比較,以及我整天講大陸的東西,甚至不將大陸稱為“中國”就生氣了,但是這不影響我對於台灣的看法。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任何台灣人跟我做朋友,我人生的第一批朋友是大陸人,我們會一起上課一起玩以及一起幫忙,他們也會傾聽我訴苦,而不是像台灣人一聽到我訴苦就指責說“是你的問題”或者是說“你的問題哪叫問題?你不要自以為可憐好不好?”然後判斷一個人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把統獨優先於這件事本身,然後嘴上說自己愛台灣、愛家,到處綁架所有人都要愛台灣、支持台獨,公開叫囂支持國民黨的都是白池,然後一群台獨集體霸凌一個泛藍的;但是出國的次數比誰都還要多,還會想著要如何才能移民。這樣的人還要拿民族主義綁架我們,簡直荒唐。

因此我寫這篇,我是想讓台灣人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你拿民族主義綁架我們,我們就會認同你,因為這世界上最看重的,還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而不是主義。希望身為每個台灣人能夠互相勉勵,讓台灣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小島,而不是一個只有統獨政治的小島,這樣我們才能驕傲的說“台灣最美的地方是人”,好嗎?


想要了解我對兩岸議題;肥胖者培力以及各種沒有用的知識嗎?歡迎訂閱我的Matters,也歡迎參觀我在墻內墻外的自媒體,謝謝您。

Matters豆瓣微博Mastodon個人網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前陣子剛回了一趟台灣,結果家人住院說有個東西要家屬簽名,又緊急彈丸回了一趟4天三夜,途中雖然沒有像上次一樣的緊湊行程,卻是一趟意外的相遇與重逢之旅。過程很瑣碎,就一件件跟大家聊聊吧。
Thumbnail
前陣子剛回了一趟台灣,結果家人住院說有個東西要家屬簽名,又緊急彈丸回了一趟4天三夜,途中雖然沒有像上次一樣的緊湊行程,卻是一趟意外的相遇與重逢之旅。過程很瑣碎,就一件件跟大家聊聊吧。
Thumbnail
前天台灣地方性九合一選舉結果讓人心情不美麗 (當然,這都是個人感覺),然後 Danielson 在方格子和 FB 的童話王國粉專分享自己的感受,隨即開始招來許多藍寶的鍵盤手嘴炮,只不過他們大家每次講的點在訊息送到我眼前時我都可以猜得到要講什麼,真的是長久以來都一樣,看都不用看的論點可以不要再發了嗎?
Thumbnail
前天台灣地方性九合一選舉結果讓人心情不美麗 (當然,這都是個人感覺),然後 Danielson 在方格子和 FB 的童話王國粉專分享自己的感受,隨即開始招來許多藍寶的鍵盤手嘴炮,只不過他們大家每次講的點在訊息送到我眼前時我都可以猜得到要講什麼,真的是長久以來都一樣,看都不用看的論點可以不要再發了嗎?
Thumbnail
事情是這樣的,有為追蹤 Danielson 在 FB 童話王國丹麥的粉專,看到了這張照片就留下了以下的留言: 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變成稀有了, 那天改朝換代變成民進黨倒退黨的國旗了!☹😨😰😭😢👎👎👎🙏🙏🙏🙏🙏🙏 既然她都分享她的想法了,那我也就針對她的留言分享我個人的看法:
Thumbnail
事情是這樣的,有為追蹤 Danielson 在 FB 童話王國丹麥的粉專,看到了這張照片就留下了以下的留言: 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變成稀有了, 那天改朝換代變成民進黨倒退黨的國旗了!☹😨😰😭😢👎👎👎🙏🙏🙏🙏🙏🙏 既然她都分享她的想法了,那我也就針對她的留言分享我個人的看法:
Thumbnail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最近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的,我之前在Matters寫得一些關於兩岸的舊文,突然之間獲得很多讚,並且掛在首頁上。作為一個文章寫完就變成黑歷史的手殘作者來說,突如其來的按讚讓我覺得很驚恐,索性大家人都很善良,所以不用擔心有沒有什麼突然的罵戰就是了。 其實這些一開始沒有什麼讚的文章,突然一口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最近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的,我之前在Matters寫得一些關於兩岸的舊文,突然之間獲得很多讚,並且掛在首頁上。作為一個文章寫完就變成黑歷史的手殘作者來說,突如其來的按讚讓我覺得很驚恐,索性大家人都很善良,所以不用擔心有沒有什麼突然的罵戰就是了。 其實這些一開始沒有什麼讚的文章,突然一口
Thumbnail
因為我在現實幾乎沒有所謂的社交圈,所以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網路上的生活。 要說我的生活都在網路其實是不為過的,我和大陸的網友常常互相交換明信片,常常寫親筆信以及贈送小禮物;我常常委託大陸的朋友幫我代購大陸的東西,我也常常買台灣的特產送給大陸網友。
Thumbnail
因為我在現實幾乎沒有所謂的社交圈,所以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網路上的生活。 要說我的生活都在網路其實是不為過的,我和大陸的網友常常互相交換明信片,常常寫親筆信以及贈送小禮物;我常常委託大陸的朋友幫我代購大陸的東西,我也常常買台灣的特產送給大陸網友。
Thumbnail
除非是發洩情緒,不然我很少提到我關於自我認同這部分。但是如果真的要認真談這件事情,我的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說其實我在台灣生活這麼久,我從來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光是透過網路和現實的互動,我不敢說我對大陸有情懷,但是我確實是覺得台灣沒有讓我有種“家”的感覺。所以當有人要拿台
Thumbnail
除非是發洩情緒,不然我很少提到我關於自我認同這部分。但是如果真的要認真談這件事情,我的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說其實我在台灣生活這麼久,我從來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光是透過網路和現實的互動,我不敢說我對大陸有情懷,但是我確實是覺得台灣沒有讓我有種“家”的感覺。所以當有人要拿台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今天臨晨睡前,在豆瓣的廣播刷到這則消息,當下覺得有點嚇人。 是的,我不是用怒不可遏,而是覺得「嚇人」,好像身歷其境似的。我看到這則新聞時,我當下覺得好險我已經進入中年了,不然如果我是一個學生,我孤身一人在國外被這樣對待,真的會被嚇到自殺,因為台灣有些人縱使不爽大陸但是也不至於會真的攻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今天臨晨睡前,在豆瓣的廣播刷到這則消息,當下覺得有點嚇人。 是的,我不是用怒不可遏,而是覺得「嚇人」,好像身歷其境似的。我看到這則新聞時,我當下覺得好險我已經進入中年了,不然如果我是一個學生,我孤身一人在國外被這樣對待,真的會被嚇到自殺,因為台灣有些人縱使不爽大陸但是也不至於會真的攻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今天臨晨看到Matters的一篇文章《【私聊信箱】家人/爱人说怎么能不爱国,我该如何表明立场?》,心想這篇文章提到的問題應該是很多兩岸三地人士都會碰到的問題,因此我用自己的自身經驗表達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當然畢竟是從個人經驗談這件事情,難免會有一些主觀判斷,所以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在下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今天臨晨看到Matters的一篇文章《【私聊信箱】家人/爱人说怎么能不爱国,我该如何表明立场?》,心想這篇文章提到的問題應該是很多兩岸三地人士都會碰到的問題,因此我用自己的自身經驗表達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當然畢竟是從個人經驗談這件事情,難免會有一些主觀判斷,所以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在下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老實說,這件事情我已經在意很久了,只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我們還會互相寄明信片送禮物,所以即使我有時候會氣,但是我會為了對我好的大陸人而假裝沒這些事情。 而看到同樣玩大陸網站的台灣人被大陸人懟了,我還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導致我一直很不好意思提這件事情。所以對台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老實說,這件事情我已經在意很久了,只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我們還會互相寄明信片送禮物,所以即使我有時候會氣,但是我會為了對我好的大陸人而假裝沒這些事情。 而看到同樣玩大陸網站的台灣人被大陸人懟了,我還是因為對我友善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多,導致我一直很不好意思提這件事情。所以對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