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大提琴-Vol.2-P.16-The Two Grenadier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使用帕格尼尼的妖精之舞練習過降B指法後,接著我們要來練習這首更為複雜的樂曲:舒曼的《兩個擲彈兵》,這是舒曼所做的藝術歌曲(選自Romanzen & Balladen volume II,Op.49),歌詞為德國詩人海涅(Heine)所做。歌曲描述兩個法國士兵,在拿破崙於1812年侵略俄國失敗後撤退回法國時的心境。

詩人海涅對拿破崙多少有崇拜之情,但舒曼則是崇尚民主的浪漫派作曲家,在曲終並未接續大調的輝煌,而是使用一連串較為陰柔灰暗的和聲結束。這樣的設計耐人尋味。

原曲基本上有大、小調兩段,先是小調,後是大調,而大調的旋律,就是著名的《馬賽曲》,也是現今法國國歌。

教材的樂譜刪減後較為簡潔,大調部分沒有重複:


raw-image

紅色圈圈:此為兩個降,由於這段是小調,因此是g小調
藍色圈圈:皆為降半音的1指向上擴張指法。
橘色框框:agitato是「激動地」,但仍需維持弱奏(p)
紫色框框:Più Mosso是「稍快地」,在第19小節開始,到22小節開始漸慢。
紅色框框:第二把位指法,基本上建議能用第二把位就用第二把位,以增加練習機會。

第一段的小調段落結束在最後一小節(22小節)的第三拍,而第四拍開始是第二段的大調段落:

raw-image

因為這是第四拍開始的弱起拍樂句,因此這段一樣由第四拍開始。

紅色底線:Moderato中板的意思,速度約72~90之間。與上段相同,代表了雖然轉調,但樂曲速度沒有太大變化。
紅色圈圈:轉調標示,先把先前的兩個降記號「還原」,再增加一個「升記號」,表示轉為G大調。這是我們第一次練習到標註轉調的樂曲,因此請注意這個標示。
紅色框框:附點弓法,先前的《妖精之舞》出現過大量附點弓法,若忘記如何拉奏,請記得回到上一篇複習。

藍色圈圈:注意音量上的變化,由mp(中弱)逐漸變成ff(極強),表示張力非常大。
橘色圈圈:allargando的縮寫,意指「漸慢、漸強、逐漸飽滿」,因此速度要越來越慢,音量要越來越大。

總結:

這是我們第一次練習到譜上明顯註明「轉調」的樂曲。除了轉調的指法與音準需要特別注意以外,不同調性所帶來不同的明亮色彩,也是我們需要多去感受的地方。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9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0/05/12
從長笛的原始演奏版我們可以得知,大多數沒有圓滑線的八分音符要演奏得比較斷,這是巴洛克風格的緣故。另外,雖然樂譜看起來複雜,但仍然由最簡單的曲式出發,由此分析結構,會幫助你更加有效率地練習。
Thumbnail
2020/05/12
從長笛的原始演奏版我們可以得知,大多數沒有圓滑線的八分音符要演奏得比較斷,這是巴洛克風格的緣故。另外,雖然樂譜看起來複雜,但仍然由最簡單的曲式出發,由此分析結構,會幫助你更加有效率地練習。
Thumbnail
2020/05/05
這是第一首結構較為複雜的樂曲,我們之所以將「D.C al Fine」逐字解釋,是因為未來他們可能分開出現,或與其他單字做不同排列,因此了解原本意義是很重要的。另外樂曲分為兩大段,熟練技巧的同時,也請好好感受兩段截然不同的表現語法。
Thumbnail
2020/05/05
這是第一首結構較為複雜的樂曲,我們之所以將「D.C al Fine」逐字解釋,是因為未來他們可能分開出現,或與其他單字做不同排列,因此了解原本意義是很重要的。另外樂曲分為兩大段,熟練技巧的同時,也請好好感受兩段截然不同的表現語法。
Thumbnail
2020/04/28
這是鈴木教材第一次進行較有系統的預備練習,也為了困難的《Gavotte》做了有效的訓練。雖然許多人可能聽過這首《Gavotte》,但是在憑印象拉奏以前,仍須腳踏實地,將預備練習練熟,才能通順地拉奏這首《Gavotte》。
Thumbnail
2020/04/28
這是鈴木教材第一次進行較有系統的預備練習,也為了困難的《Gavotte》做了有效的訓練。雖然許多人可能聽過這首《Gavotte》,但是在憑印象拉奏以前,仍須腳踏實地,將預備練習練熟,才能通順地拉奏這首《Gavott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第四冊開始,學習的曲目都有一定的完整度和重要性。包含兩套大提琴奏鳴曲、巴哈無伴奏組曲第一號的小步舞曲,還有改編自柴可夫斯基鋼琴曲的「悲歌」(Chanson Triste);另外,我們將學習新的譜號:次中音譜號。
Thumbnail
第四冊開始,學習的曲目都有一定的完整度和重要性。包含兩套大提琴奏鳴曲、巴哈無伴奏組曲第一號的小步舞曲,還有改編自柴可夫斯基鋼琴曲的「悲歌」(Chanson Triste);另外,我們將學習新的譜號:次中音譜號。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要來練習第二號練習曲。先前我們說過,有附上「No.」編號的,都是帶有速度指示、配有鋼琴伴奏的正式樂曲,因此請遵照上面的速度標示來拉奏。不過這不代表練習時就要用這個速度,仍要先慢慢地適應弓法指法後,再開啟節拍器,從較慢的速度慢慢練上來。
Thumbnail
接下來我們要來練習第二號練習曲。先前我們說過,有附上「No.」編號的,都是帶有速度指示、配有鋼琴伴奏的正式樂曲,因此請遵照上面的速度標示來拉奏。不過這不代表練習時就要用這個速度,仍要先慢慢地適應弓法指法後,再開啟節拍器,從較慢的速度慢慢練上來。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世界名曲往往是旋律動人、雅俗共賞的,能夠演奏這樣的世界名曲,對於學習樂器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這往往也意味著,我們要在較為複雜、困難的技巧上琢磨,無論是音準、音樂性的細膩度。希望各位能夠跨越這道牆,有天能夠愉快地拉奏這首樂曲。
Thumbnail
今天的這首G大調小步舞曲,就是貝多芬的「初稿」,原來要謄寫為管弦作品,可能因為某些因素,遲遲未見完成品,因此只剩下遺留下來的粗略鋼琴稿。 儘管如此,這首小步舞曲仍然膾炙人口,就像是「給愛麗絲」一樣。
Thumbnail
今天的這首G大調小步舞曲,就是貝多芬的「初稿」,原來要謄寫為管弦作品,可能因為某些因素,遲遲未見完成品,因此只剩下遺留下來的粗略鋼琴稿。 儘管如此,這首小步舞曲仍然膾炙人口,就像是「給愛麗絲」一樣。
Thumbnail
A-B-A曲式非常好用,雖然現在的樂曲篇幅更大,但只要善用A-B-A曲式的結構分析,就能化繁為簡,增加練習的效率。然而d小調音階與第三把位指法,仍然需要不斷練習精進,才能將這首樂曲練好。
Thumbnail
A-B-A曲式非常好用,雖然現在的樂曲篇幅更大,但只要善用A-B-A曲式的結構分析,就能化繁為簡,增加練習的效率。然而d小調音階與第三把位指法,仍然需要不斷練習精進,才能將這首樂曲練好。
Thumbnail
在複習了第二把位指法,以及學習使用泛音之後,今天要來練習第三冊第一首:舒伯特的搖籃曲。完成於1816年,但是在舒伯特死後隔年(1829年)才得以出版。
Thumbnail
在複習了第二把位指法,以及學習使用泛音之後,今天要來練習第三冊第一首:舒伯特的搖籃曲。完成於1816年,但是在舒伯特死後隔年(1829年)才得以出版。
Thumbnail
這是第一首結構較為複雜的樂曲,我們之所以將「D.C al Fine」逐字解釋,是因為未來他們可能分開出現,或與其他單字做不同排列,因此了解原本意義是很重要的。另外樂曲分為兩大段,熟練技巧的同時,也請好好感受兩段截然不同的表現語法。
Thumbnail
這是第一首結構較為複雜的樂曲,我們之所以將「D.C al Fine」逐字解釋,是因為未來他們可能分開出現,或與其他單字做不同排列,因此了解原本意義是很重要的。另外樂曲分為兩大段,熟練技巧的同時,也請好好感受兩段截然不同的表現語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