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疑問品第三〉淺釋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疑問品第三〉
原文: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
淺譯:
昨天晚間,說到六祖大師說,要把西方極樂世界,搬到那個地方來;我也答應今天把西方極樂世界,搬到這兒來。那麼如果一搬呢,也費了很多手續;若是很多手續,就有很多麻煩。
現在我們不要搬了,就把我們本身,變成極樂世界。西方不要向東方搬,東方也不要向西方搬,我們就地取材,在這兒,就變成極樂世界好了。
「師言」:六祖大師說。
「大眾」:說各位善知識!
「世人自色身是城」:什麼是極樂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極樂世界。你心裏淨,佛土就淨;佛土淨就是快樂。心裏淨,就沒有一切的染污法,即便在染污上,也會變成清淨,也不會被染污法所轉。所以說自己這個色身——有形相這個色身——就是個城池。
「眼耳鼻舌是門」:眼、耳、鼻、舌,就是個門,眼睛也是個門,耳朵也是個門,鼻子也是個門,舌頭也是個門,再加上這個身,這是五個門,所以說外有五門。
「內有意門」:內裏邊,你有一個意念,這意念也做為一個門,因為它有開有合。你這個意念,有的時候想,有的時候又不想了。
「心是地」:人的心,就譬如地,這個地,就是極樂世界那個黃金為地。
「性是王」:性就是一個國王,這個國王,就是阿彌陀佛。什麼是阿彌陀佛呢?你自己的性,就是阿彌陀佛。
「王居心地上」:你阿彌陀佛這個自性,也就住在你自心的裏邊。
「性在王在」:你這個性,要是明白了,你知道你自性是存在的,在這兒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也就等於這個王在這裏一樣。
「性去王無」:你性要是去了,這個王也就沒有了。你明心見性,這就是彌陀現前。
「性在身心存」:你的自性若是在你身上,你這身心,也就是存在的。
「性去身心壞」:你的自性若是走了,這個身心,也就壞了,沒有了。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疑问品第三〉
原文: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浅译:
昨天晚间,说到六祖大师说,要把西方极乐世界,搬到那个地方来;我也答应今天把西方极乐世界,搬到这儿来。那么如果一搬呢,也费了很多手续;若是很多手续,就有很多麻烦。
现在我们不要搬了,就把我们本身,变成极乐世界。西方不要向东方搬,东方也不要向西方搬,我们就地取材,在这儿,就变成极乐世界好了。
「师言」:六祖大师说。
「大众」:说各位善知识!
「世人自色身是城」:什么是极乐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里净,就没有一切的染污法,即便在染污上,也会变成清净,也不会被染污法所转。所以说自己这个色身——有形相这个色身——就是个城池。
「眼耳鼻舌是门」:眼、耳、鼻、舌,就是个门,眼睛也是个门,耳朵也是个门,鼻子也是个门,舌头也是个门,再加上这个身,这是五个门,所以说外有五门。
「内有意门」:内里边,你有一个意念,这意念也做为一个门,因为它有开有合。你这个意念,有的时候想,有的时候又不想了。
「心是地」:人的心,就譬如地,这个地,就是极乐世界那个黄金为地。
「性是王」:性就是一个国王,这个国王,就是阿弥陀佛。什么是阿弥陀佛呢?你自己的性,就是阿弥陀佛。
「王居心地上」:你阿弥陀佛这个自性,也就住在你自心的里边。
「性在王在」:你这个性,要是明白了,你知道你自性是存在的,在这儿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也就等于这个王在这里一样。
「性去王无」:你性要是去了,这个王也就没有了。你明心见性,这就是弥陀现前。
「性在身心存」:你的自性若是在你身上,你这身心,也就是存在的。
「性去身心坏」:你的自性若是走了,这个身心,也就坏了,没有了。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思不正、胡思亂想,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要思想端正,心存浩然正氣,干擾就拿你沒輒。古云:『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感謝佛菩薩的救命之恩,暗中幫忙我的小兒子和小媳婦二月底去英國度蜜月時,化解被流行病毒感染的危機!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經華節錄》:「多看《六祖壇經》,學習定慧;定,係遇到事情,可如如不動,不受到事情的影響;慧,係遇到干擾或阻礙時,能去靜心判斷與解決,不會擔驚受怕。」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思不正、胡思亂想,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要思想端正,心存浩然正氣,干擾就拿你沒輒。古云:『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感謝佛菩薩的救命之恩,暗中幫忙我的小兒子和小媳婦二月底去英國度蜜月時,化解被流行病毒感染的危機!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經華節錄》:「多看《六祖壇經》,學習定慧;定,係遇到事情,可如如不動,不受到事情的影響;慧,係遇到干擾或阻礙時,能去靜心判斷與解決,不會擔驚受怕。」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