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之森

2020/06/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9年1月,和幾個朋友一起立下新年目標,我寫了以下三項:
1. 每月發表一篇新竹地方文史介紹文。
2. 每月發表一件插畫作品。
3. 每月發表一篇讀書 / 電影心得文。
地方文史07
談到新竹公園,應該還有很多新竹人對以前那些彩色城堡心有餘悸吧!然而他在近幾年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寧靜而優美的所在,公園內的古蹟回復昔日風華。2019年動物園整修完畢之後,在發燒人潮稍略淡去的某個平日午後,我前往散步,紮紮實實的走完整座新竹公園,才發現在這裡有這麼多美麗的老樹,他的面積13公頃大約是大安森林公園的1/2,紐約中央公園更是他的30倍。但是這樣的樹林密集度,說是有一座小森林在新竹市中心也不為過。
公園的老樹林立,林間、湖畔早在1930年代便設計有日式料亭與休憩涼亭
追溯清治時期,此地被標註為枕頭山,並有一小小火車乘車處設置於山腳下…沒錯!新竹公園正是位在一個天然的小山丘,當我們走在公園裡面上下坡的小徑,都是自然之物,非人工造景。清治時期,山坡位竹塹城牆外,海拔55公尺,在高處便可以俯瞰竹塹城,風水好視野佳因此成為埋葬先人的福地。直到日本人統治台灣,拆除城牆,重新做都市規劃,將墓地移出,於1916年開始興建新竹公園,直到1921開放使用,這個小山丘成為了市民休憩遊玩之處,擁有森林公園、體育場、游泳池、人工湖─麗池、湖畔料亭,以及兒童樂園。這樣的城市脈絡推演,可以想像到人口增加,城市範圍擴大,使得墓地向外移到十八尖山以外。原本幽靜的原始山丘,成了城市人踏青、郊遊的重要景點。
1931年新竹台中大地震,讓新竹地區受到嚴重的破壞,許多山中的名剎古廟都損壞嚴重,市區的建築物和地面更是一片狼藉,為了預防災害發生,新竹州廳便於新竹公園內設置了氣象觀測站,以蒐集地震、氣候的觀察資料。1935年市民陸續捐獻增設動物園,1936年迎接日本皇太子巡查,又建『新竹州自治會館』(現新竹玻璃工藝館),作為接待、商談的休閒俱樂部,周邊有遊園地,加上麗池開放划船,湖畔又可休憩聚餐,逐漸成為文人、高官、商人必遊之地,更是日治時期新竹城中最時髦高雅的聚會場所。翻開日治時期新竹州的老地圖,新竹公園主要為休憩用的遊園地,分為三個部分:『兒童遊園地』、『大森林公園』、『運動場』。公園周邊還是農地與零星的街區,其所屬的行政區是花園町,以前工作的地點『鐵道藝術村』地址正是花園街64號,而周邊公園里都和『花園町』這個命名有關。
1895年的攻台地圖上,竹塹城牆東南邊為舊火車站,而枕頭山就是現在的新竹公園。
1920年日治時期的新竹都市計畫,新竹公園已出現在地圖上。
1936年,都市計畫完成,拆除城牆、公園建設完畢,可以看見完整的新竹公園用地與周邊道路皆已完成建設,與現今的新竹市道路相去不遠。
新竹公園鳥瞰圖。遠方的山為十八尖山,山腳下的賽馬場就是竹中、竹商一帶。
日治結束後,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因為新竹機場的戰略地位仍然重要,當時的新竹地圖是完全看不到機場區周邊的描繪。而枕頭山是新竹市區內地勢較高的位置,收發電磁波較不受干擾,因而將中國廣播公司新竹播音站,設置在新竹公園的陵線區,但卻因為播音站的訊號干擾,導致氣象站的資料蒐集受到影響而遷移至竹北後,其建築失去功能而逐漸閒置。後來新竹市區蓬勃發展、高樓林立,電磁訊號越來越密集之後,中廣播音站也遷走,該棟建築物也荒廢於林中。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一段時間,走進新竹公園總會看見幾處無人使用的古老房舍。
1950年代,原本位在市中心大成街的新竹孔廟,因為縣政府籌措辦學經費而將部分房舍拆除,將地賣給商家,使得殘存的廟區寧靜不復以往,後來由民間團體發起遷廟活動,因此將孔廟完整拆除後移至新竹公園綠地,以原材料重新組裝。在此同期,過去所謂『新竹州自治會館』改由憲兵使用,料亭區則成為空軍眷村,由軍眷增建混住,為了讓進駐的官兵有良好的士氣,在公園綠地中又建了空軍工程聯隊禮堂,作為休閒娛樂空間。這就是為什麼原本定位為城市之森的新竹公園內,在現代卻有各式各樣看似毫不相干的建築物:動物園、體育場、聯誼會館 (玻璃工藝館)、湖畔料亭、氣象站、播音站、孔廟、禮堂,以及各式各樣的儒家祭祀碑、軍官紀念碑。歷史更迭,主政者對於此地的規劃不一,因此這塊原本的城市綠地,卻成為擁擠市區中唯一還空著、好用的空地,大家通通一起搬進來,形成有趣的大雜燴。
1986年代的新竹街道圖,可見新竹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此時正是動物園與兒童樂園參觀人潮最高的時期,氣象站標明為觀測所,孔廟也在此時早已搬入新竹公園,孔廟與觀測所之間的建築物就是中廣播音站,這個時期的建築配置已經趨近於現況。
2016年到2019年,經歷了三年的大整頓,將古蹟外加裝的各式各樣增建物拆除,重新整修過後讓這些古蹟重新再現,各個空間都有了新的使用方式。我想起過去做活化老空間的工作時,經營者經常會碰到的選擇:『要將古蹟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重現他當時的功能,該做什麼用就做什麼用?』還是『要在原本的建築物中,經營其他的活動,讓他擁有新的功能呢?』。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思考邏輯,一個保存舊記憶,一個創造新記憶。然而我始終選擇後者。
一個建築物在不同的時代裡,面對的人群不同,社會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空間裡產生各個時代所需要的活動,是再自然不過。以前的俱樂部會館,到某個時間點變推廣玻璃工藝的陳列室;曾經的空軍禮堂,走過辛苦歲月後成為自由樂團的發表天地;浪漫的日式料亭一度幫助逃難而來的軍隊,艱苦的比鄰而居,當人們富裕之後,又能恢復昔日風采成為咖啡店、書店、賣店…過去的播音站搖身一變與動物園相關的昆蟲館、氣象站成為文創授權的實驗店、孔廟門前廣場不再祭祀,但卻是孩子們的戲水天地…時代需要什麼,建築就能給予什麼。因此古蹟代表建築物曾經產生的各種珍貴的社會活動,時間拉長在他身體裡面來去的人們與交流總會有各式各樣的變化,倘若永遠靜靜保持某個年代的模樣,那就真的只是一張遺照,永遠的死掉了。
新竹動物園內的古蹟噴水池。
照片來源:
食尚玩家 https://supertaste.tvbs.com.tw/travel/311472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hsinchu.aspx
最後,如果不怕眼睛雷,可以看看公園入口處的變化歷史....
(防爆區)
左:整修前 ,右:整修後
    散文集
    散文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