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定慧品第四〉淺釋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定慧品第四〉
原文:
淺譯:
「師示眾云:善知識」:六祖大師又給大家講開示,叫了一聲:各位善知識。
「本來正教無有頓漸」:本來真正的佛教,沒有一個頓法,也沒有一個漸法。
「人性自有利鈍」:人的性有聰明、有愚癡的。
「迷人漸修」:迷的人,是一點一點地修成的。
「悟人頓契」:開悟的人,頓斷一切的塵勞,頓斷一切的妄想,頓斷一切的習氣、毛病。
「自識本心」:他認識自己的本心。
「自見本性」:自己見到本性。
「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明心見性成功的時候,是沒有分別的;所以立出來這麼一個頓教、漸教,只是假名而已。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我所傳頓教的法門,從釋迦牟尼佛到現在。
「先立無念為宗」:以無所念為宗。
「無相為體」:沒有相做本體。
「無住為本」:無住做基礎、做根本。
「無相者」:什麼叫無相?
「於相而離相」:就在相上,離開這個相。
「無念者」,「於念而無念」:在這個念上,你不著住到念上,不要執著。
「無住者」:什麼叫無住?
「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人的本性,對於這個世界的善和惡,好和醜。
「乃至冤之與親」:乃至於和誰有冤、有仇,和誰有親戚的關係。
「言語觸刺欺爭之時」:言語,就是說話;觸刺,就是刺激,拂逆的事情;及欺騙和爭奪之事。
「並將為空」:這些問題,都覺得沒有什麼執著,都是空的。
就「不思酬害」:酬,就是報酬;害,就是傷害。對人沒有仇恨的心,也沒有報恩的心。
「念念之中」:在每一念裏。
「不思前境」:過去的事情,就都不想,不回憶。
「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假設你總回想過去的念、現在的念和未來的念;念念就像水的波浪似的,總接連不斷。
「名為繫縛」:就像用繩子自己把自己綁上,把自己拴到一個地方,得不到自由。
「於諸法上」:於一切法的上面。
「念念不住,便即無縛也」:你在一切的法都不執著,念念不著住,這就是沒有把你綁住。
「此是以無住為本」:這就是以無所住為基本。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定慧品第四〉
原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便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浅译:
「师示众云:善知识」:六祖大师又给大家讲开示,叫了一声:各位善知识。
「本来正教无有顿渐」:本来真正的佛教,没有一个顿法,也没有一个渐法。
「人性自有利钝」:人的性有聪明、有愚痴的。
「迷人渐修」:迷的人,是一点一点地修成的。
「悟人顿契」:开悟的人,顿断一切的尘劳,顿断一切的妄想,顿断一切的习气、毛病。
「自识本心」:他认识自己的本心。
「自见本性」:自己见到本性。
「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明心见性成功的时候,是没有分别的;所以立出来这么一个顿教、渐教,只是假名而已。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我所传顿教的法门,从释迦牟尼佛到现在。
「先立无念为宗」:以无所念为宗。
「无相为体」:没有相做本体。
「无住为本」:无住做基础、做根本。
「无相者」:什么叫无相?
「于相而离相」:就在相上,离开这个相。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在这个念上,你不着住到念上,不要执着。
「无住者」:什么叫无住?
「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人的本性,对于这个世界的善和恶,好和丑。
「乃至冤之与亲」:乃至于和谁有冤、有仇,和谁有亲戚的关系。
「言语触刺欺争之时」:言语,就是说话;触刺,就是刺激,拂逆的事情;及欺骗和争夺之事。
「并将为空」:这些问题,都觉得没有什么执着,都是空的。
就「不思酬害」:酬,就是报酬;害,就是伤害。对人没有仇恨的心,也没有报恩的心。
「念念之中」:在每一念里。
「不思前境」:过去的事情,就都不想,不回忆。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假设你总回想过去的念、现在的念和未来的念;念念就像水的波浪似的,总接连不断。
「名为系缚」:就像用绳子自己把自己绑上,把自己拴到一个地方,得不到自由。
「于诸法上」:于一切法的上面。
「念念不住,便即无缚也」:你在一切的法都不执着,念念不着住,这就是没有把你绑住。
「此是以无住为本」:这就是以无所住为基本。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我們都是被眼耳鼻舌身意騙,人跟人之間是來消業的,所有的愛情、親情、友情只不過是業力的化身,所以裡外都要力求圓滿,庶免來世再墮輪迴,苦不得脫。」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精舍在公告《因果濟世集9》、《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索書事宜後,我便在第一時間請了二箱,希望能盡點心力來發送流通,讓正面臨痛苦煩惱之有緣人,能因這本善書重新扭轉命運、改變人生,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呢?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而重逢是悲歡或離合,取決於當初造下的善惡因緣。故,事情本身對或錯,都要圓滿;莫結來世怨纏,不再惡性循環,善緣歡喜隨緣,惡緣彌補懺還。」 -108.01.27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我們都是被眼耳鼻舌身意騙,人跟人之間是來消業的,所有的愛情、親情、友情只不過是業力的化身,所以裡外都要力求圓滿,庶免來世再墮輪迴,苦不得脫。」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精舍在公告《因果濟世集9》、《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索書事宜後,我便在第一時間請了二箱,希望能盡點心力來發送流通,讓正面臨痛苦煩惱之有緣人,能因這本善書重新扭轉命運、改變人生,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呢?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而重逢是悲歡或離合,取決於當初造下的善惡因緣。故,事情本身對或錯,都要圓滿;莫結來世怨纏,不再惡性循環,善緣歡喜隨緣,惡緣彌補懺還。」 -108.01.27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經文導讀:   【無為法】:離因緣造作之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經文導讀:   【無為法】:離因緣造作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