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坐禪品第五〉淺釋0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坐禪品第五〉
原文: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淺譯: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你假使要修不動。
「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不動什麼呢?不是教你坐那兒不動,是教你動中修不動,教你在日用中不動。你遇見一切人的時候,不要盡看人的是非,不要盡分別人的善惡,你不要盡找人的過錯。
「即是自性不動」:這才是自性真正不動!你要是盡看人的是非,來分別人的善惡,找人的過錯,這就是沒能不動。你要自性不動,就是不要在人的是非、善惡、過患上用功夫。
各位「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你們歡喜做迷人呢?是歡喜做智慧人?你歡喜做迷人,你就可以隨便講他人的是非、長短。你若歡喜做智慧的人,就不要說其他人的是非、長短、好壞。
「與道違背」:你要是盡找人的是非、長短、善惡,這就與道相違背,與道不相應。
「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你再若著心、著淨,這就是障道法。
「師示眾云:善知識」:六祖大師開示大眾,又叫一聲:各位善知識。
「何名坐禪」:什麼叫做坐禪呢?
「此法門中」:坐禪這一個法門裏。
「無障無礙」:無所障礙。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對於外邊一切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
「心念不起,名為坐」:心念都不為外的境界所搖動,這就叫「坐」,不是一定坐那兒是坐。
「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你內裏邊,見到自性不搖不動,這就叫「禪」。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坐禅品第五〉
原文: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浅译: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你假使要修不动。
「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不动什么呢?不是教你坐那儿不动,是教你动中修不动,教你在日用中不动。你遇见一切人的时候,不要尽看人的是非,不要尽分别人的善恶,你不要尽找人的过错。
「即是自性不动」:这才是自性真正不动!你要是尽看人的是非,来分别人的善恶,找人的过错,这就是没能不动。你要自性不动,就是不要在人的是非、善恶、过患上用功夫。
各位「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你们欢喜做迷人呢?是欢喜做智慧人?你欢喜做迷人,你就可以随便讲他人的是非、长短。你若欢喜做智能的人,就不要说其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
「与道违背」:你要是尽找人的是非、长短、善恶,这就与道相违背,与道不相应。
「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你再若着心、着净,这就是障道法。
「师示众云:善知识」:六祖大师开示大众,又叫一声:各位善知识。
「何名坐禅」:什么叫做坐禅呢?
「此法门中」:坐禅这一个法门里。
「无障无碍」:无所障碍。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对于外边一切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
「心念不起,名为坐」:心念都不为外的境界所摇动,这就叫「坐」,不是一定坐那儿是坐。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你内里边,见到自性不摇不动,这就叫「禅」。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真正的智慧就是專心學佛,一步一步地修起。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行,且有次第地由小至大,所以家庭要先圓滿,若沒有做到家庭圓滿,就不是真修行。」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十幾年前因工作而停留在越南,家中最小的弟弟在當兵退伍後也過來在家父投資的工廠工作,後來與當地的越南華人結婚,但這一場婚姻卻為家裡帶來一場暴風雨,從此家宅不寧、噩運連連。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朋友的先生年近70歲,上個月底看到朋友心事重重,她說:「先生去健康檢查,醫生說有罹患肝癌的跡象,要做進一步檢查。」我跟朋友說:「是否要請示佛菩薩?如果有干擾或業力,佛菩薩會為您開示。」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真正的智慧就是專心學佛,一步一步地修起。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行,且有次第地由小至大,所以家庭要先圓滿,若沒有做到家庭圓滿,就不是真修行。」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十幾年前因工作而停留在越南,家中最小的弟弟在當兵退伍後也過來在家父投資的工廠工作,後來與當地的越南華人結婚,但這一場婚姻卻為家裡帶來一場暴風雨,從此家宅不寧、噩運連連。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朋友的先生年近70歲,上個月底看到朋友心事重重,她說:「先生去健康檢查,醫生說有罹患肝癌的跡象,要做進一步檢查。」我跟朋友說:「是否要請示佛菩薩?如果有干擾或業力,佛菩薩會為您開示。」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們在修行止觀的時候,一定要依著理性、理智,不要用感情。我感覺坐得很好,或者我坐的時候感覺看到放光,看到佛來了,或者感覺很舒服……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那麼感性。用感性去抓那個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這是不應該的。那不是你判斷是否入定,是否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就是明分跟住分這兩件事情。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收攝五根根本的方法是什麼?是你對外境完全沒有攀緣心。為什麼你對外境沒有攀緣心?因為你平常靜坐修止觀習慣了。習慣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夠在山林道場當中悠游自在地用功,而不會去攀緣。因為我們五根攀緣,它會養成慣性。就像一個人生病,病得越久越難醫,道理是一樣的。世間的人到處攀緣,所以就會有很多的煩惱產生出來。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我們在修行止觀的時候,一定要依著理性、理智,不要用感情。我感覺坐得很好,或者我坐的時候感覺看到放光,看到佛來了,或者感覺很舒服……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那麼感性。用感性去抓那個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這是不應該的。那不是你判斷是否入定,是否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就是明分跟住分這兩件事情。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收攝五根根本的方法是什麼?是你對外境完全沒有攀緣心。為什麼你對外境沒有攀緣心?因為你平常靜坐修止觀習慣了。習慣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夠在山林道場當中悠游自在地用功,而不會去攀緣。因為我們五根攀緣,它會養成慣性。就像一個人生病,病得越久越難醫,道理是一樣的。世間的人到處攀緣,所以就會有很多的煩惱產生出來。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