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武田信玄,不得不從其祖父武田信繩說起。
且說甲斐國 (今山梨縣) 守護代 (代理職) 跡部氏和國人 (地方豪族) 勢力抬頭,令守護大名武田氏漸趨弱勢。信繩的父親信昌大力排斥跡部氏及驅逐國人勢力,故信繩上場時,武田家勢力已然重振。信繩不久和異母弟油川信惠爆發戰爭,甲斐國陷入一片混亂。駿河國的今川氏親與伊勢盛時欲乘機入侵甲斐,信繩決定停止內訌,一致對外,跟弟弟和解。武田家重新團結,終於擊退了伊勢盛時的入侵。
永正四年 (1507 年),武田信繩病逝,年僅 37 歲。兒子武田信虎繼位。信虎持續與地方豪族對抗。大永四年 (1524 年),介入關東地區上杉氏與北條氏 (伊勢盛時的後人) 的鬥爭,與北條氏的軍隊戰鬥。大永六年 (1526 年),破北條氏綱軍。不過,信虎與駿河國的今川氏親始終和睦。
天文四年 (1535 年),今川氏與北條氏聯手進攻甲斐國。次年,駿河國今川氏輝 (今川氏親之長子) 去世,爆發爭奪家督之位的內亂,史稱「花倉之亂」。信虎支持今川義元,對抗今川良真。義元繼任家督後,與信虎建立同盟,保持良好關係。兩家更結成姻親,義元的妻子是信虎長女定惠院。
甲斐、駿河的結盟,破壞了今川家與北條家的關係。天文十年 (1541 年) 六月,信虎前往駿河國探望女婿今川義元時,長子晴信竟發動兵變自立,對外宣稱父親實行暴政,激起人民不滿。信虎被放逐到駿河國,自此在當地居住。
關於兵變發生的原因,綜合各種線索,大概是這樣:信虎疏遠長子晴信而偏愛次男武田信繁,考慮廢嫡導致父子不和。適逢信虎養的猿猴被家臣殺死,信虎出手打家臣。晴信遂與心感不滿的家臣聯合,發動兵變。事前先徵得今川義元同意,再逐步行動。加上信虎向來為保軍費充足,課稅極重,令農民和國人眾有很大負擔,怨聲載道。兵變發生後,國內人民紛紛表示支持,今川義元也無反對,晴信順利成為甲斐國的家督,武田晴信即「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不斷對外擴張。天文十六年 (1547 年) 的小田井原之戰,其在戰後不容許敵軍投降,殺盡所有敵軍,又對人質施以酷刑,俘虜則被送入黑川金山當奴工。天文二十二年 (1553 年),信玄攻下信濃國,驅逐了信濃守護小笠原長時和村上義清等地方豪族。失去領地的他們,逃往越後國 (今新潟縣),依靠長尾景虎,景虎答應協助其奪回失地。長尾景虎即「越後之龍」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的曾祖父長尾重景,其父賴景是越後長尾氏的分家。越後守護上杉房定把越後長尾氏嫡流消滅,另立分家的賴景、重景父子為守護代。至長尾為景 (重景之孫),其已完全控制越後國。為景死,家督之位由晴景繼承。晴景體弱多病,無力平定越後豪族叛亂,弟弟長尾景虎於是臨危受命。天文十七年 (1548 年),在越後守護上杉定實介入下,晴景隱居,景虎成為兄長的養子並繼承家督,時年 19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