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河野家-來島騷動(天文伊予之亂)

2023/09/20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1541年的天文伊予之亂,又稱來島騷動,根據記載,國眾們不滿當主河野通直(彈正少弼)嗣立女婿來島村上通康,共同立下盟約,擁立兒子河野通政(晴通)為主,逼迫通直讓位。史料稱通政正直而擅長武藝,恰巧同年六月,甲斐的武田晴信同樣也是放逐父親、繼任家督,這將是河野氏邁向戰國大名的第一步,看似能夠建立一番霸業,迎來久違的家族繁榮,然而這種期望很快就落空,通政僅在位一年早逝,之後的河野家便走向相反的結局。

河野父子之爭

河野父子之爭

實際上這場父子之爭並非史料描述的這麼單純,背後動機充滿謎團,為何通直會立女婿為嗣子? 依照當時的慣例幾乎是不可能的,河野通直(彈正少弼)與來島村上通康的關係為何?之後 通康的兒子,來島通總的反叛,是否跟這個事件有關? 另一方面,河野氏在這次事件之後,不但內亂重重,還捲入毛利與大友之爭,為何與大友家三代聯姻,會倒向毛利氏和大友家開戰?

由於四國缺少有影響力的英雄豪傑,加上史料稀少,關於這個家族的描述不多,只能看到許多戰役、平叛的紀錄,而沒有政治動機和關係上的描寫,因此想分享西尾和美<<戰國期的權力與婚姻>>這本書的觀點,建構出對河野家族在戰國時期的想像

應仁之亂時期

在前一篇文章有介紹河野氏在應仁之亂前的歷史,仇敵細川家為了一統四國,扶持河野分家-予州家,和本宗家爭權將近百年之久,河野宗家靠著自身武運,挺過數次滅頂之災。

寬正伊予之亂

寬正伊予之亂

隨著細川、大內忙著在京都爭霸的同時,1482年宗家-河野教通戰勝了予州家-河野通春,攻下了他們的據點湊山城。教通出家將家督讓給嫡子河野(刑部大輔)通宣

通宣有著相當彈性的外交手段,先是和世仇細川政元和解,在細川政元被暗殺後又轉支持大內義興,主要在加強了村上水軍的控制力並積極清除予州家最後的勢力。

戰國時期

河野通直( 1519~1553)

1. 平叛國眾

此時幕府正經歷兩細川之亂(永正錯亂),大內義興藉機成功上洛,和細川高國聯合在京都執掌政事,隨後於1518年辭去管領代回國鎮壓崛起的尼子家。

尼子家在出雲國崛起,勢力擴張到安藝、備後兩國的沿海地區,導致村上水軍的部分成員試圖和尼子家合作,之後河野和尼子氏建立良好的關係。

天文一〇年(一五四一)正月、能島家の兵船二〇~三〇艘が、尼子詮久の招きに応じて厳島へ出動し、厳島神社の社前で大内氏の将黒河隆尚の率いる船団と戦ったことで(野坂文書・一七一七)

1519年河野(刑部大輔)通宣死去,河野(彈正少弼)通直繼位,似乎是對河野家的外交政策不滿,又或者是對河野(彈正少弼)通直重用新興國人來島村上氏不滿,也可能是予州家通篤或是大內氏的策反,國內的有力國人紛紛起兵。

大永3年(1523)府中(今治市)鷹取山城城主正岡經貞率領一族謀反,通直派遣重見、來島等家臣團包圍堅固的鷹取山城,正岡氏最終投降,正岡經貞被交給來島村上通康關押監視。

享禄3年(1530)3月,同樣是府中的石井山城主重見通種不聽命令,村上通康受命討伐,通種逃亡至大內氏周防 (重見通種後來在嚴島之戰,擔任陶晴賢軍右翼)

2. 大內包圍網

大內氏回國後,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激起鄰近勢力的危機意識,大友、尼子、安藝武田、河野、宇都宮等氏的大內包圍網組成。

天文元年(一五三二)七月、大友義鑑は、安芸の熊谷民部少輔に書状を送ったが、このなかで大内氏討伐のため、豊前・筑前への発向の決意をのべ、武田・尼子両氏との提携からさらに海上警固を河野通直・宇都宮・村上宮内大輔に依頼している(熊谷家文書・一六六五)

1528年大內義隆繼任大內家家督,包圍網在大內氏強大的武力下節節敗退,1534年勢場原之戰,大內軍一度逼近豐後,大友靠著幕府仲介談和。1540年吉田郡山城之戰,尼子晴久率三萬大軍圍攻毛利家吉田郡山城,被大內氏陶隆房(陶晴賢)奇襲本陣敗退。同時,1541年佐東銀山城之戰,武田信實失去尼子氏援軍,安藝武田氏滅亡。

河野氏這邊,天文九年(1540年)大內家臣小原隆名白井房胤的水軍進攻忽那島,隔年七月進攻大三島,大祝安舎一族死傷者眾,去信湯築城告急,通直派遣來島、得居、正岡等氏救援。

3. 來島騷動

可以看到1541年前的西國局勢基本上是朝大內家一面倒的,接著便發生前述的伊予天文之亂,詳細過程根據『予陽河野家譜』,由於通直沒有子嗣,一族中的老臣建議收納予州家的河野通政為繼承人,河野(彈正少弼)通直沒有聽從,選擇女婿來島村上通康為嗣子(養子),並安置於湯築城。

老臣無法接受,各自起草文書,簽訂盟約,前往予州家奉迎通政,並率軍包圍湯築城,城中支持通直的人很少,只有村上通康的家臣堅守防線,最後戰術耗盡,通直試圖自殺,通康阻止他的行為,背負著通直,脫困逃至來島城。

如同海上要塞的來島城

如同海上要塞的來島城

接著通政命將士圍攻來島,來島是個周圍不到兩里的小島,但後方有本土補給線支持,前方有來島海峽作為要塞,對於攻方相當不利,於是和議的聲音出現,經過雙方交談,家督由通政擔任,通康降為家臣,但允許使用河野家紋,因此事件得以解決。

以上『予陽河野家譜』這段紀錄的可信度並不能確定,目前學者的研究根據史料及花押,河野晴通通宣兄弟應當是實際父子(之後通政上洛接受將軍足利義晴賜名為晴通),這次事件主要是支持通直的附庸國眾,及支持通政的譜代老臣內部分歧。

河野父子不會事、可令和談之由、被成御内書并御下知之條、被存知其趣、無事之段可有馳走、殊連々有其拵之通、被聞召畢、猶以被遂其節由、所被仰下也、仍執達如件
天文十一年七月二日 對馬守在判
前河内守在判
大友修理大夫殿

(大友氏被幕府委託和解父子之爭的書狀,推測來島騷動時期依舊與大友氏關係良好)

4. 重新掌權

河野晴通宛行状。1542(天文11)

河野晴通宛行状。1542(天文11)

然而晴通只在位維持一年就病逝,天文十二年(1543)晴通年幼的實弟河野(左京大夫)通宣繼位並由通直(彈正少弼)作為後見(監護人),天文十年這段期間,河野當主發放的文書都是通直的名字,通宣這個名字最早是出現在天文十九年(1550),從這就可以知道權力又回到通直這一派。

『予陽河野家譜』並沒有對通宣被立為家主一事確認,同類史料「河野家譜築山本」則提到「其頃弾正通直力長男晴通父子ノ間不睦、己二及弓一町依之遠晴通、次男以通宣為家継」解釋為晴通通直排除,而不是病死。

河野通宣(1553 ~)

1. 第二次父子相爭

通直和二兒子通宣之間的權力交接是近期河野氏研究的的重點,這牽扯到河野家如何達成後來的一元化以及如何解釋河野家的外交關係從親大友(通直)變成親毛利(通宣)。

河野通宣與大友家的婚姻推測是早期通直主導

河野通宣與大友家的婚姻推測是早期通直主導

有理由相信,約在天文22年(1553)左右,存在另一場父子之爭,有一份通宣在被任命為左京大夫前,足利義輝用宗三郎的名稱要求他停止和父親彈正少弼之間爭執的文書,其中提到「鉾楯」的字眼被認為是發生了比來島騷動更激烈的對抗,後續也從湯築城的考古挖掘調查中,找到了燒焦的痕跡證明。據說通直之後在湯築城北的龍隱寺出家,元亀3年(1572)8月26日没

對父弾正少弼及鉾楯之旨、有其聞之条、以外不可然候、殊今度京都不慮様躰候問、此節閤是非之意趣、急度令和睦、成無二之覚悟勵忠功者、尤可為神妙候、為其梅仙軒下向候、猶委細信孝可申候也、
九月廿日 在判
河野宗三郎とのへ

(『臼杵稻葉家文書』所收九月二十日足利義輝御內書)

2.通直派的反抗

獨立性且頻繁作亂的山部領主-大野氏

獨立性且頻繁作亂的山部領主-大野氏

另外這段時期的國眾反抗,也與這次的權力交接有關。根據『予陽河野家譜』久萬山大除城主大野利直發起兵亂,進攻小手滝城主戒能通運(平岡房實派系),戒能方依靠弓矢、石塊防守,大野方則是試圖斷水源,知道情況的戒能方秘密撤退到位於高山的大熊山城,大野方重新包圍後發現難以攻略,在夜晚撤退,守軍出城追擊,其中大野方的劍山城主黑川通俊由於馬被射中,進退兩難而自殺,大野氏勉強逃回居城,通俊的嫡子黑川通堯則對戒能通運恨之入骨。

天文22年(1553)八月,大野氏再次發兵進攻陷了平岡房實的花山城

推測是通直的鐵桿國眾

推測是通直的鐵桿國眾

天文23年(1554)九月,通宣平岡房實討伐岩伽良城主和田通興平岡房實將部隊藏匿在樹林中,派遣少數兵力前往襲擊城堡。通興的嫡子追擊城外逃跑的敵人,追趕至樹林時,埋伏的軍隊迫近,通興的嫡子在此自殺身亡,房實取得重大勝利。

和田氏的反叛在「高野山上蔵院文書」村上吉任書狀中提到:「仍和田方思外覚悟相違候て、手切被仕候」,在此之前是長期順從河野家的國人,因此推測與家主更換有關。

3. 重臣 - 來島通康 & 平岡房實

來島通康像

來島通康像

另一方面,通宣的上位,主要來自於原屬通直派的來島村上通康以及後來崛起的平岡房實支持,兩人皆屬於新興國眾,在他們的支持下成功和譜代老臣達成一元統治。其中來島村上通康的立場轉換相當奇怪,推測關鍵在於西國影響最劇烈的事件-嚴島之戰。

天文19年(1550),大內氏因為陶晴賢的叛亂而滅亡,這段期間陶氏與能島村上家之間的關係非常惡劣。根據《武家萬代三島海賊日記》的敘述,陶氏在次年冬天,派了三十艘廻船東行向將軍家進貢米時,船隊用火繩槍威脅並搶奪了能島眾的關所。得到消息的能島村上武吉非常憤怒,立即出動擊潰了陶氏船隊,沒收要上繳的米(大願寺文書・1770年)

然後在弘治元年(1555),陶氏和毛利氏在嚴島正面對決,毛利氏為了對抗陶氏的強大水軍,命令小早川隆景聯絡村上三家,景隆重臣乃美宗勝村上通康接觸,透過他來說服河野家、能島、因島(村上文書因島・1795年),村上三家表態的時間非常晚,三百艘戰船在接近決戰時刻到達。那個夜晚,毛利軍乘著霧雨渡海到嚴島,分別從海上陸上夾擊陶軍,最終陶晴賢自刎在山中。這場戰鬥讓毛利家確立中國地區的統治地位,毛利氏對三家的表現印象深刻,在日後河野家陷入困境時,毛利元就曾回應道:今自分たちの首がつながっているのは、来島のおかげである」(我們然仍然活著多虧了來島)。

毛利氏希望將強大海上武力的村上三家納入但遭到拒絕,儘管如此,毛利家依然透過婚姻聯盟,加強跟三家的合作。毛利氏將宍戶隆家的長女、小早川隆景的養女嫁給村上通康,不過通康已娶宗家河野(彈正少弼)通直的女兒,所以並沒有進入居城來島城,而是安置在湯築城住所。(西尾和美「戦国末期における毛利氏の婚姻政策と伊予」)

來島通康推測是透過毛利家的支持,重新站穩在通宣政權中的地位,這裡要來解釋一下,來島村上通康的背景,來島村上氏早在15世紀(予州家通春滅亡)那段時期就屬於河野本家一方,河野氏當主遇戰事逃跑或是引退都會前往來島城,因此推測村上通康並不單只有通直女婿這一層血緣關係,來島村上氏應該在前幾代就有聯姻關係。(「愛媛県史」一六四五。山内譲「海賊衆の成立」一前掲同「中世瀬戸内海地域史の研究」第二部第一章一一一九頁。)

結尾

來島騷動的主要影響大抵如此,貫穿了河野氏在戰國時期的前半,但這場內亂遺留下了兩個伏筆將要在後半爆發,一個是海峽對岸的大友氏,下一個伏筆則在村上通康這一脈。

結果上,河野家完成伊予十郡的統一,成為實質性的大名,平岡房實統率山部國眾,村上通康統率水軍、島眾,河野通宣統率道前、道後平原的難波眾。

然而這個新生大名似乎沒有上天眷顧,疾病、死亡找上了身,摧毀了新建立的權力結構,虎視眈眈的大友宗麟正等著報通直派的仇...

河野家國人分布-[取自 愛媛県史 古代Ⅱ・中世]

河野家國人分布-[取自 愛媛県史 古代Ⅱ・中世]

室町・戦国時代の河野氏の略系図

室町・戦国時代の河野氏の略系図

參考資料

[1]. 西尾和美 戦国期の権力と婚姻

[2]. 愛媛県史 古代Ⅱ・中世(昭和59年3月31日発行)

[3]. 山內治朋 伊予の戦国史 近年の研究動向から 愛空衛 2020夏季号-101号

[4]. 川岡 勉 中世伊予の山方領主と河野氏権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