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選曲-夏日選曲-8-德布西-【G大調鋼琴三重奏】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本集要來介紹這張專輯: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完成於18歲夏天的作品—G大調鋼琴三重奏。想聆聽精彩的完整專輯與曲目嗎?請點擊以下連結(Spotify)

夏天,最適合在鄉村。

早晨的湖畔波光粼粼,

荷花點綴的夏天,更顯得綠意盎然。

就讓我們閉上眼睛,在音樂中來一場夏天的輕旅行吧!

曾經有音樂評論家說這首曲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應該沒有任何人能猜出這是德布西的作品吧!這是德布西才18歲就完成的作品,G大調鋼琴三重奏,節目中一開始播放的是第一樂章。

這個時期的德布西還在巴黎音樂院進修,還沒得到傳說中的羅馬大獎,而且還在摸索方向的階段,因此許多人認為這首作品並不像是德布西本人的作品。所以這套作品一直到了1982年,在德布西的學生手中發現了親筆簽名的稿子,才在1986年第一次出版。然而,距離這首作品完成已經隔了100多年之久。

雖然德布西慣用的六全音階以及某些東方音階還未大量出現,但是從作品中的輕巧與透明,已經暗示了他未來作曲的演變方向。

這首作品,就是在夏天的旅行當中創作出來的。1880年的夏天,18歲的德布西擔任梅克夫人孩子的家教。梅克夫人就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也是最重要的贊助者。

德布西隨著梅克夫人,在瑞士、法國、義大利、莫斯科等地旅行,也和大、小提琴家合奏演出多首鋼琴三重奏,或許因此激發了德布西創作這套鋼琴三重奏。

雖然三年後,德布西獲得了作曲家夢寐以求的羅馬大獎,其創作路線更加前衛而明朗,但這套18歲就完成的鋼琴三重奏,反而有一種難得的純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701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1/06/11
這張專輯伴隨著我度過二十年歲月。二十年,人事物不知翻轉了多少回,專輯中樂曲陪伴著世人度過更多的二十年,世界不斷翻轉,有挑戰也有苦難。只要能聽著這些歌曲,無論眼前遇到什麼阻礙,都能樂觀開朗地勇往直前。
Thumbnail
2021/06/11
這張專輯伴隨著我度過二十年歲月。二十年,人事物不知翻轉了多少回,專輯中樂曲陪伴著世人度過更多的二十年,世界不斷翻轉,有挑戰也有苦難。只要能聽著這些歌曲,無論眼前遇到什麼阻礙,都能樂觀開朗地勇往直前。
Thumbnail
2020/09/02
夏天太長了,然而,再怎麼長的夏天,也有結束的時候。我個人常常在夏天要結束的時候,聆聽這張椎名林檎的《三文ゴシッ》。 這張專輯依舊沿襲著椎名林檎豐富的音樂色彩樣貌:舉凡搖滾、藍調、爵士、抒情,華麗得有如萬花筒,宛如夏日最後盛宴。
Thumbnail
2020/09/02
夏天太長了,然而,再怎麼長的夏天,也有結束的時候。我個人常常在夏天要結束的時候,聆聽這張椎名林檎的《三文ゴシッ》。 這張專輯依舊沿襲著椎名林檎豐富的音樂色彩樣貌:舉凡搖滾、藍調、爵士、抒情,華麗得有如萬花筒,宛如夏日最後盛宴。
Thumbnail
2020/08/24
《南都夜曲》,長笛與大提琴一來一往的對話,豎琴則像是涓涓溪流般,讓我們像是穿越時光隧道那樣地,想像在古早時期的夏夜乘著晚風,手拿著搖扇在街道上散步的情景。 這是一張記錄著台灣早期年代的生活音樂,經由西方作曲手法潤飾、由西方樂器精準音律所演奏,卻毫不抹煞歌曲中那亙古綿延、永存人心的情感。
Thumbnail
2020/08/24
《南都夜曲》,長笛與大提琴一來一往的對話,豎琴則像是涓涓溪流般,讓我們像是穿越時光隧道那樣地,想像在古早時期的夏夜乘著晚風,手拿著搖扇在街道上散步的情景。 這是一張記錄著台灣早期年代的生活音樂,經由西方作曲手法潤飾、由西方樂器精準音律所演奏,卻毫不抹煞歌曲中那亙古綿延、永存人心的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村上特別寫道這不是一本對喜歡古典樂人來說有幫助的書,因為裡面沒有權威的樂理比較或是論述,有的只是一個愛好者興奮的喃喃分享。但這反而更適合大眾讀者,更低的閱讀難度,完全可以當作古典樂的入門
Thumbnail
村上特別寫道這不是一本對喜歡古典樂人來說有幫助的書,因為裡面沒有權威的樂理比較或是論述,有的只是一個愛好者興奮的喃喃分享。但這反而更適合大眾讀者,更低的閱讀難度,完全可以當作古典樂的入門
Thumbnail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面藝術、音樂藝術甚至是文學領域,創作靈感的多元交錯也讓藝術呈現有了更多可能。
Thumbnail
自古以來,無論是平面藝術、音樂藝術甚至是文學領域,創作靈感的多元交錯也讓藝術呈現有了更多可能。
Thumbnail
今天選曲的是: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年)的 即興曲OP.90 Nr.3 嗯!現在2021年了,古典音樂總是要彈一些以前久遠年代的曲子,像去參訪古蹟,世界遺跡那般的朝聖。 這是一首我覺得樂譜長的像海波浪的一首,聽起來也有點像大海,和偶爾有陰雨,暴風雨。(音樂的描述總是主觀,不用太在意
Thumbnail
今天選曲的是: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年)的 即興曲OP.90 Nr.3 嗯!現在2021年了,古典音樂總是要彈一些以前久遠年代的曲子,像去參訪古蹟,世界遺跡那般的朝聖。 這是一首我覺得樂譜長的像海波浪的一首,聽起來也有點像大海,和偶爾有陰雨,暴風雨。(音樂的描述總是主觀,不用太在意
Thumbnail
台北最近開始下雨,雲沉甸甸的,像一塊嚴重起毛絮、潮濕的絨布,遠方的大山也被遮蓋,原本是藏青色和深綠色,現在像是嚴重褪了色似的。大山的前方是一支支水泥鋼筋組成的柱子,幾乎是大地色系的,柱子的上頭是個個五顏六色的鐵皮屋加蓋,在下雨的天,它啪嗒啪嗒的響。
Thumbnail
台北最近開始下雨,雲沉甸甸的,像一塊嚴重起毛絮、潮濕的絨布,遠方的大山也被遮蓋,原本是藏青色和深綠色,現在像是嚴重褪了色似的。大山的前方是一支支水泥鋼筋組成的柱子,幾乎是大地色系的,柱子的上頭是個個五顏六色的鐵皮屋加蓋,在下雨的天,它啪嗒啪嗒的響。
Thumbnail
貝多芬可說是最勇於開創的作曲家。雖然之前也有作曲家為鋼琴三重奏譜寫協奏曲,然而貝多芬這套作品一出爐,只能說是空前絕後。
Thumbnail
貝多芬可說是最勇於開創的作曲家。雖然之前也有作曲家為鋼琴三重奏譜寫協奏曲,然而貝多芬這套作品一出爐,只能說是空前絕後。
Thumbnail
第一小提琴那段高遠的拉奏,像是飛翔在塞納河畔上方的孤鳥,第二小提琴則像是河畔的風徐徐吹來,而大提琴則是流動的河水。這優美的片段,如果坐在塞納河畔,一邊啜飲著左岸咖啡,一邊聆聽,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第一小提琴那段高遠的拉奏,像是飛翔在塞納河畔上方的孤鳥,第二小提琴則像是河畔的風徐徐吹來,而大提琴則是流動的河水。這優美的片段,如果坐在塞納河畔,一邊啜飲著左岸咖啡,一邊聆聽,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這首作品,就是在夏天的旅行當中創作出來的。1880年的夏天,18歲的德布西擔任梅克夫人孩子的家教。梅克夫人就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也是最重要的贊助者。 雖然三年後,德布西獲得了作曲家夢寐以求的羅馬大獎,其創作路線更加前衛而明朗,但這套18歲就完成的鋼琴三重奏,反而有一種難得的純真。
Thumbnail
這首作品,就是在夏天的旅行當中創作出來的。1880年的夏天,18歲的德布西擔任梅克夫人孩子的家教。梅克夫人就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也是最重要的贊助者。 雖然三年後,德布西獲得了作曲家夢寐以求的羅馬大獎,其創作路線更加前衛而明朗,但這套18歲就完成的鋼琴三重奏,反而有一種難得的純真。
Thumbnail
或許因為舒伯特慢慢感受到死亡的逼近,這段時期完成的作品如聯篇歌曲【冬之歌】、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改編自同名藝術歌曲)等,都讓人感到一股孤寂與淒涼;但又由於舒伯特平易近人、體貼關懷人性的個性,這些作品又不時地像是濃厚的雲當中透出的一點陽光,陪伴著秋冬旅人孤獨地走下去。
Thumbnail
或許因為舒伯特慢慢感受到死亡的逼近,這段時期完成的作品如聯篇歌曲【冬之歌】、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改編自同名藝術歌曲)等,都讓人感到一股孤寂與淒涼;但又由於舒伯特平易近人、體貼關懷人性的個性,這些作品又不時地像是濃厚的雲當中透出的一點陽光,陪伴著秋冬旅人孤獨地走下去。
Thumbnail
桑貝是國際知名的漫畫/插畫家,但是他卻在新書中說:「其實,我真正的夢想,是成為音樂家。」對音樂的愛,桑貝毫不保留顯露在他的作品裡。他從70年代開始,幫《紐約客》雜誌畫封面,至今50多年的時間裡,桑貝畫了超過 166個封面,其中有許多他熱愛的主題反覆出現:海灘、自行車……而最常出現的一大主題就是音樂!
Thumbnail
桑貝是國際知名的漫畫/插畫家,但是他卻在新書中說:「其實,我真正的夢想,是成為音樂家。」對音樂的愛,桑貝毫不保留顯露在他的作品裡。他從70年代開始,幫《紐約客》雜誌畫封面,至今50多年的時間裡,桑貝畫了超過 166個封面,其中有許多他熱愛的主題反覆出現:海灘、自行車……而最常出現的一大主題就是音樂!
Thumbnail
看不清妳的臉 擬想那小狗般慧黠的眼 和著華爾滋的三拍靈轉 俏麗的剪影裡 依稀浮出黯淡的過去 按下欲言又止的風風雨雨 且傾聽指間音符流瀉如洗 短髮或者長髮 都要為妳譜出儒雅 旋律像冬日淨空的枝杈 隱藏著我們共享的密碼 若即若離最是有情 鋼琴貝斯與鼓迷幻交融 在心的唱盤上低迴不停 【後記】「給黛比的華爾
Thumbnail
看不清妳的臉 擬想那小狗般慧黠的眼 和著華爾滋的三拍靈轉 俏麗的剪影裡 依稀浮出黯淡的過去 按下欲言又止的風風雨雨 且傾聽指間音符流瀉如洗 短髮或者長髮 都要為妳譜出儒雅 旋律像冬日淨空的枝杈 隱藏著我們共享的密碼 若即若離最是有情 鋼琴貝斯與鼓迷幻交融 在心的唱盤上低迴不停 【後記】「給黛比的華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