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選曲-夏日選曲-9-鮑勃.馬利-【捕捉火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集要來介紹這張專輯:牙買加雷鬼音樂指標性人物:鮑勃.馬利(Bob Marley)的經典的雷鬼音樂專輯。想聆聽精彩的完整專輯與曲目嗎?請點擊以下連結(Spotify)
雷鬼(Reggae),是牙買加代表性的音樂類型之一。不過你能想像嗎?雷鬼音樂家,叼著大麻菸,卻獲得了聯合國第三世界和平勳章;而他的生日,也被牙買加定為國定假日。
這個人,就是鮑勃.馬利(Bob Marley)。
今天要介紹的這張專輯,是錄製於1973年的Reggae音樂專輯,由鮑勃.馬利和他的Wailers樂團所錄製。
鮑勃.馬利一直堅持人類共同的信仰與價值,就是和平與愛。他就像是音樂界當中的切.格瓦拉,用生命來為貧窮與弱勢族群爭取人權。
像是這首《Slave Driver》,唱的是關於奴隸販賣與剝削的議題。
鮑勃.馬利生於苦難的環境,因此他提倡和平與愛,在當時政黨鬥爭激烈的牙買加,還一度讓他引來殺生之禍。
1976年,在牙買加大選前夕,鮑勃.馬利準備舉辦一場音樂會,讓長久敵對的政黨放下對立,而這些政黨都看中鮑勃.馬利的聲望,要求他表態立場。
但是鮑勃.馬利堅持不為任何立場黨派站台,於是在音樂會舉行的前兩天,他和他的家人受到槍手的襲擊。這場襲擊中,鮑勃.馬利只受輕傷。兩天後,他依然出現在音樂會當中,為社會傳達祈求和平的訴求。鮑勃.馬利的出現,給了窮困的人民非常大的希望與鼓舞。
兩年後,鮑勃.馬利從英國回到牙買加,再度出現在和平與愛音樂會。但這一次,敵對的兩大黨領導人在鮑勃.馬利地面前,手握著首達成了和解。
鮑勃.馬利陪伴著許多困苦、飽受貧窮與動亂的人們,幫助他們尋找希望。我們可以在這首《High Tide Or Low Tide》當中,感受鮑勃.馬利最溫暖的歌聲。

歡迎點擊追蹤來關注嵐音社最新文章,
也歡迎您點擊個人頁面中的FBIG連結,來追蹤我們不同於文字的最新影音動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贊助我們,或是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avatar-img
690會員
455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首作品,就是在夏天的旅行當中創作出來的。1880年的夏天,18歲的德布西擔任梅克夫人孩子的家教。梅克夫人就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也是最重要的贊助者。 雖然三年後,德布西獲得了作曲家夢寐以求的羅馬大獎,其創作路線更加前衛而明朗,但這套18歲就完成的鋼琴三重奏,反而有一種難得的純真。
孟克本來就不是Miles Davis固定合作的團隊成員,而Miles Davis對孟克的古怪鋼琴彈奏也很有意見。然而有時候,唱片公司的安排還是得讓爵士樂手試著溝通。 Miles Davis為什麼這麼討厭孟克?我想我們要先從基本的爵士演奏手法說起。
其實Calypso不只是加勒比海當地人用來抒發情感的音樂風格,更是批評政治的方式。在剛才我們提到的千里達與托巴哥共和國,他們在1950至60年代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Calypso歌曲是非常大的功臣之一。
Charles Mingus的複雜身世,以及無法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背景,使他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激發他成為爵士樂界當中有名的社會運動領導者之一。 《Work Song》反映了美國黑人的辛酸歷史。我們可以聽到鋼琴模仿鐵槌敲打鐵塊的聲音。而樂曲也充滿黑人靈魂音樂的元素,表現出百年來黑人階級的悲苦與無奈。
今天播放的這張專輯,是甘迺迪錄製於2003年的一張融合爵士專輯,《East Meets East》,相遇在東方。這裡所指的「東方」,是指東歐以及巴爾幹半島一帶。 充分的異國色彩,這專輯與馬友友的絲路之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是小提琴家甘乃迪充分發揮他人文精神與思想的最佳代表作品。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這首作品,就是在夏天的旅行當中創作出來的。1880年的夏天,18歲的德布西擔任梅克夫人孩子的家教。梅克夫人就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也是最重要的贊助者。 雖然三年後,德布西獲得了作曲家夢寐以求的羅馬大獎,其創作路線更加前衛而明朗,但這套18歲就完成的鋼琴三重奏,反而有一種難得的純真。
孟克本來就不是Miles Davis固定合作的團隊成員,而Miles Davis對孟克的古怪鋼琴彈奏也很有意見。然而有時候,唱片公司的安排還是得讓爵士樂手試著溝通。 Miles Davis為什麼這麼討厭孟克?我想我們要先從基本的爵士演奏手法說起。
其實Calypso不只是加勒比海當地人用來抒發情感的音樂風格,更是批評政治的方式。在剛才我們提到的千里達與托巴哥共和國,他們在1950至60年代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Calypso歌曲是非常大的功臣之一。
Charles Mingus的複雜身世,以及無法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背景,使他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激發他成為爵士樂界當中有名的社會運動領導者之一。 《Work Song》反映了美國黑人的辛酸歷史。我們可以聽到鋼琴模仿鐵槌敲打鐵塊的聲音。而樂曲也充滿黑人靈魂音樂的元素,表現出百年來黑人階級的悲苦與無奈。
今天播放的這張專輯,是甘迺迪錄製於2003年的一張融合爵士專輯,《East Meets East》,相遇在東方。這裡所指的「東方」,是指東歐以及巴爾幹半島一帶。 充分的異國色彩,這專輯與馬友友的絲路之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是小提琴家甘乃迪充分發揮他人文精神與思想的最佳代表作品。
林.哈瑞爾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他坦承,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很痛苦,需要花好多年才能克服。但他也更早獨立,二十多歲就已經在克里夫蘭管弦樂團演奏,並且展開職業音樂家生涯。 我們可以在拉威爾二重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慢板開頭片段,聽到林.哈瑞爾深沉的大提琴音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馬林巴木琴,這項源自非洲的樂器,擁有獨特的音色和演奏風格,一直以來都深受音樂愛好者的青睞。它的音色柔和而富有穿透力,能夠帶給人一種靈動的聽覺體驗,猶如微風拂過湖面,清新而自然。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這款優雅的樂器。 馬林巴木琴的歷史與發展 馬林巴木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非洲大陸,早期的馬林巴木琴由一
Thumbnail
以肉身為國家帶來曾經救贖的希望,這是一本主角不在其中卻又無所不在的致敬書。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每一個人生命的旅程中,都有一份使命,無論大小,它總是激勵著我們向前邁進。在我身旁,是一位很會唱梵唄的見睹師父,來自阿美族部落的出家人,是我所見過的第一位原住民僧侶。他曾在中台禪寺的盛大法會中擔任「維那領眾」,以梵唱的聲音傳達願望。 去年,他發行了個人首張佛曲專輯《我願》,將梵唄以不同的音樂風格呈現
Thumbnail
Makav 真愛是一位年輕的布農族音樂創作人,她的專輯《Treasure》既充滿流行福音元素,也融入少女情懷。文章介紹了專輯中的主要樂曲,流暢地解析每首歌曲的歌詞內容以及相應的音樂特色。
Thumbnail
舞思愛・羔露 (Usay Kawlu)新專輯《美感》結合了部落美感和流行曲風,歌曲內容與專輯設計細膩,用豐富的族語歌謠元素表達當代阿美族年輕人的生命經驗,值得聆聽。
Thumbnail
最近因講述巴布·馬利(Bob Marley)之電影《 雷鬼之父:音樂無國界 》上映,大家紛紛討論起這位牙買加音樂傳奇,而在巴布·馬利與痛哭者(Bob Marley & the Wailers )的背後,李·佩里(Lee 'Scratch' Perry)可能是你經常忽略的世界級重要推手和音樂人。
Thumbnail
我叫馬樂Madal,是一名喜歡學習文化及古調音樂的音樂人、文化人、教育人、社工人等多重身分者,阿美族的音樂是我現階段很重要的生命泉源。本篇透過分享馬樂踏入族語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從古調裡能產出非常多美妙的樂章,跟大家說說我的音樂故事。
Thumbnail
有些音樂能夠鼓舞人心,進而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從 1975 年到 1978 年,放克運動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格局,在這四年高峰期間內,百樂門與放克瘋的眾多成員就像是硬幣的正反兩面,來回交換靈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方式來彰顯黑人意識,他們承諾會用優質的歌曲 "好好對待你的耳朵"。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馬林巴木琴,這項源自非洲的樂器,擁有獨特的音色和演奏風格,一直以來都深受音樂愛好者的青睞。它的音色柔和而富有穿透力,能夠帶給人一種靈動的聽覺體驗,猶如微風拂過湖面,清新而自然。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這款優雅的樂器。 馬林巴木琴的歷史與發展 馬林巴木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非洲大陸,早期的馬林巴木琴由一
Thumbnail
以肉身為國家帶來曾經救贖的希望,這是一本主角不在其中卻又無所不在的致敬書。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每一個人生命的旅程中,都有一份使命,無論大小,它總是激勵著我們向前邁進。在我身旁,是一位很會唱梵唄的見睹師父,來自阿美族部落的出家人,是我所見過的第一位原住民僧侶。他曾在中台禪寺的盛大法會中擔任「維那領眾」,以梵唱的聲音傳達願望。 去年,他發行了個人首張佛曲專輯《我願》,將梵唄以不同的音樂風格呈現
Thumbnail
Makav 真愛是一位年輕的布農族音樂創作人,她的專輯《Treasure》既充滿流行福音元素,也融入少女情懷。文章介紹了專輯中的主要樂曲,流暢地解析每首歌曲的歌詞內容以及相應的音樂特色。
Thumbnail
舞思愛・羔露 (Usay Kawlu)新專輯《美感》結合了部落美感和流行曲風,歌曲內容與專輯設計細膩,用豐富的族語歌謠元素表達當代阿美族年輕人的生命經驗,值得聆聽。
Thumbnail
最近因講述巴布·馬利(Bob Marley)之電影《 雷鬼之父:音樂無國界 》上映,大家紛紛討論起這位牙買加音樂傳奇,而在巴布·馬利與痛哭者(Bob Marley & the Wailers )的背後,李·佩里(Lee 'Scratch' Perry)可能是你經常忽略的世界級重要推手和音樂人。
Thumbnail
我叫馬樂Madal,是一名喜歡學習文化及古調音樂的音樂人、文化人、教育人、社工人等多重身分者,阿美族的音樂是我現階段很重要的生命泉源。本篇透過分享馬樂踏入族語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從古調裡能產出非常多美妙的樂章,跟大家說說我的音樂故事。
Thumbnail
有些音樂能夠鼓舞人心,進而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從 1975 年到 1978 年,放克運動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格局,在這四年高峰期間內,百樂門與放克瘋的眾多成員就像是硬幣的正反兩面,來回交換靈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方式來彰顯黑人意識,他們承諾會用優質的歌曲 "好好對待你的耳朵"。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